作者:西红柿炖番茄
阿里旗下的「钉钉」作为办公软件普及率极高,可以说人尽皆知——就算自己单位没有接触,孩子上学的家校交流也会需要用到。
前几天突然听闻朋友说钉钉即将推出一款智能设备,我先是一愣:做软件的公司突然做硬件,它会做什么呢?智能音箱?录音笔还是会议麦克风?
大约一周后,还在旅途中的我收到了这款名为 DingTalk A1 的新品,但我只猜对了一半。
DingTalk 到底是什么?
大家应该都跟我一样,最好奇的问题是「DingTalk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设备从侧面开箱,呈抽屉式抽出,抽出后就看到了 DingTalk A1 ▲
设备带个皮套,形似卡片。皮套和设备左上角各有一个钉钉的 LOGO;设备右上角两个按键,其中圆形按键上有语音标志。显然,这是一台能录音的设备。
设备自带皮套,差不多一张银行卡大小,背面是个 Magsafe 的符号——也就是说,整个皮套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在 iPhone 背面 ▲
试了一下磁吸很稳,帅都甩不掉 ▲
那么安卓手机怎么办呢?
设备原装赠送了一个磁吸环,可以粘在任何设备上面,使其也拥有一个外置 Magsafe 磁吸环,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
把机器本体从皮套中抽出可以看到右侧有两个拾音 Mic,左侧一个,顶部和底部各两个,机身共计 7 个全向拾音 Mic,支持 1-10 米高清录音,能够消除 500 多种环境噪音 ▲
至此,基本可以确定它就是一台收音设备。此外,机器采用 Type-C 口充电,兼容性不错,不用担心没电。
机器超级轻薄,大约只有 3 张身份证的厚度,重量比皮套还轻。作为录音设备其便携性远超预期 ▲
最后看一眼设备生产商,是大名鼎鼎的联想,设备性能也有了基本的保障 ▲
此时我们能确认 DingTalk 是一台专业录音设备,从皮套和磁吸设计看,似乎是一台便携录音笔。但从后面的使用看,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它远不只是一台录音笔那么简单。
DingTalk 如何使用?
既然是钉钉旗下的设备,那么自然是要绑定钉钉使用的。
绑定过程非常简单,根据引导按部就班操作即可。绑定后钉钉还会赠送 10GB 的免费云空间方便实用,数据可以加密,且完全归属个人 ▲
主机正面是一块屏幕和两颗按键。屏幕上可以简单显示电量及设备状态;左侧竖长条的是录音键,右侧圆形的则是语音键 ▲
使用时:
长按 3 秒录音键开机;
短按 2 秒录音键开始或者停止录音;
长按 6 秒录音键关机;
长按语音键开启语音备忘功能。
启动录音功能后,屏幕会短暂出现「录音中」的提示,随后息屏,但红色指示灯常亮 ▲
一般设备常开,无需关机。机器待机功耗极低,长时间录音也不耗电。我在旅途中高频录音测试,也只需 3-4 天充电一次即可。
录音后语音文件会储存在设备机身上,当用户打开钉钉使用时,录音会自动同步到手机(云端)。
想要在 APP 中访问设备也很简单:
打开钉钉后,在主界面可以看到设备名称,点击后进入对话框,继续选择「设备管理」,就进入了设备界面 ▲
点开新上传的语音文件,点击生成,选择想要生成的内容类型,最终以时间命名的文件就会自动变成内容主题命名的文件,用起来丝滑流畅且智能度拉满 ▲
尤其是内容总结后的文件的自动命名功能,后期查找内容非常方便。
那么智能总结效果如何呢?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我在北海打网约车去租车时和司机的聊天内容记录。司机通过我和家人的聊天得知我要去租车,于是问了我一些关于租车的问题。
于是围绕租车相关话题我们进行了一段聊天,DingTalk A1 完整记录了对话内容,并且给出了非常完美地总结 ▲
因此这台设备的第一个功能是记录生活。
但 5 分钟时长的生活记录显然不符合大部分场景,它能够连续并总结多长时间的录音呢?
以我这几天的使用情况看,这台 DingTalk A1 记录并处理 3 小时左右的生活对话完全没有问题,一两个钟头更是不在话下 ▲
两三个小时的生活记录如果完整听完语音非常耗费精力,但如果借助设备自带的 AI 功能进行提取就高效很多。如果觉得提取的文案还是太多,不够精炼,还可以借助「分析」功能对内容进行总结:
以 AI 会议小助理为例,AI 能够分析出对话中提到的风险,可以评估对话中出现了每一个角色的发言内容,最后还会对会议内容进行总结,妥妥的效率工具 ▲
第二段内容是关于通话内容的总结。场景是我到了租车点后,对方通知我车还没送到,让我先去吃饭。于是我把行李寄存在了租车点。
通话时长 5 分钟不到,通话内容记录同样清晰完整 ▲
所以它的第二个功能是记录通话。
用它进行通话记录的优势有两个:一个是更隐蔽,另一个是方便。正常手持姿势下,只需食指盲操就能直接按到录音键并启动录音功能,这种随时录音的便利性是手机内置录音功能无法比拟的 ▲
当然了,它的最核心功能还是会议记录。
开会时把它丢在会议桌中心,借助 360 度无死角分布的全向拾音 Mic,它就是妥妥的一台会议麦克风 ▲
但它比传统的会议记录麦克风强大太多太多:它能自动将语音文件转化成文字,还能总结会议内容并对内容进行 AI 分析,公司大小会议准备一个,会议记录员可以腾出双手了。
打工人有时候下了班还得参加线上会议。参加吧,浪费时间;不参加吧,万一领导问起来对会议内容完全没了解也过不去。但有了它,一切就变得简单高效起来。
会议让 DingTalk 参加,一个小时的会议内容,1 分钟扫一眼就能掌握,堪称「牛马神器」!
另外它还支持中粤英日德法俄韩 8 种语言,能够自动识别语音内容并实时互译,无需用户切换流向 ▲
这个功能再配合 MageSafe 磁吸便携功能,可以让他在出游的时候变成一台实时翻译器,也算是工作、娱乐两不误的典范了。
在上述 8 种语言的基础上,DingTalk 还支持泰语、印尼语、西班牙语(阿根廷、墨西哥)、葡萄牙语(巴西)、越南语、芬兰语、捷克语、匈牙利语等多种语言的同声传译 ▲
不过在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需要打开钉钉 APP,使设备和手机处于蓝牙连接状态,借助手机算力实现。
此外翻译功能在观看一些外语演讲视频、教学视频时非常好用。这里我用一段拜登离职演说为例进行演示:
DingTalk A1 可以完整准确地记录整段英文内容,并且自动翻译成中文,最后还能整理总结,归纳出演讲核心主题,比起人工查阅效率高了不止一丁半点 ▲
如何评价 DingTalk A1?
设备到手一周多,主要使用场景是旅途,用来记录生活场景。我的评价是好用,非常好用,出乎意料的好用!尤其是通话录音功能,解决了我作为苹果用户多年来的一个痛点(目前支持录音但是会提示对方),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当然,钉钉发布这款新品最核心的功能还是会议记录。这部分我暂时没有实测,但是从生活记录和通话记录的出色效果来看,在安静环境中记录会议简直轻松拿捏。
AI 总结功能是它区别于传统录音笔和会议麦克风的一个重要亮点,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此外翻译功能算是它在办公和生活场景之外的另一个意外收获,在旅行中能够发挥奇效。
不过「好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便携。
超薄接近一张卡片的机身,以及 MageSafe 磁吸功能进一步加强了其工具属性。无感随身,想用的时候就能掏出来使用,这一点极为加分!更难得的是,超薄的机身下它还保持了超强的续航能力,日常使用极为方便。
在文章的最后,如果要我回答「DingTalk 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我觉得它是录音笔、是会议麦克风,同时也是翻译器,还可以是生活记录助手——至于它到底是什么,完全看用户的使用场景。
AI 总结和整理功能,以及超强的便携性是它区别于其它同类竞品的最大亮点!以几百块的售价看,我认为超值。
做有态度的评测,生产有问题的内容。我是番茄,我们下一篇再见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