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月芹
8 月 29 日," 殡葬第一股 " 福寿园(01448.HK)交出了一份让投资人惊呼 " 疑点重重 " 的中期业绩:营收减半至 6.1 亿元;在去年同期盈利超 5 亿元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亏损 2.3 亿元,利润同比大降 145%。这也是福寿园自 2013 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实际上,影响殡葬行业基本面的三项重要指标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是截至 2024 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上升至 67%,近 6 年每年有超 1000 万农村居民进入城镇;二是 60 岁以上人口超 3.1 亿;三是遗体火化率达到 58.8%(2021 年数据)。
福寿园在每年业绩报告中都陈列这三项数据的变化,认为是催生殡葬服务庞大需求的重要变量。然而,在此背景下,福寿园业绩却出现大亏。
墓地半价卖
从主营业务来看,福寿园主要提供墓园服务(含墓地销售、墓园维护)和殡仪服务等。
上半年,长期占营收八成以上的墓园服务收入从 2024 年中期的 9.1 亿元减半至 4.8 亿元,一举回到了 10 年前的水平。
尽管墓地销售有周期性,但这样大幅的下滑仍属罕见。上市 12 年来,福寿园的墓园服务收入波动上升,于 2023 年中期达到峰值的 12.87 亿元。彼时财报解释,疫情解封后的 2023 年上半年,被积累和递延的殡葬消费需求快速释放,经营性墓地销售(非公墓)服务收入同比增加了 84%。
和公墓销售、墓园维护相比,经营性墓地销售不景气才是墓园服务收入滑坡的主因。2025 年上半年,福寿园的经营性墓地销售量价齐跌,销售数量为 6253 个,同比减少 451 个,但该项收入从 8.1 亿元减半至 3.96 亿元。据财报披露,上半年,墓地平均销售单价为 5.7 万元,单价降幅达 47.5%。
墓地五折卖,自福寿园上市 12 年来从未出现过。除 2024 年中期曾微降 0.2% 外,每年的墓地平均销售单价都以超 1% 的幅度稳步涨价,2017 年中期和 2023 年中期的涨幅达到 21% 和 15%。
福寿园除了卖墓地,还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发展包括葬礼策划、遗体处理、告别仪式等殡仪服务。殡仪服务收入一般占比在 10% — 20%。2025 年上半年,殡仪服务收入下降 34% 至 1.2 亿元,客户数量下降 25% 至 2.6 万人次。
福寿园解释,上半年业绩下滑主要是各地墓园为应对整体经济环境," 期内客户的消费行为趋于谨慎 ",与此同时公司调整高、中附加值产品供给结构,增加中价位新产品等导致。
福寿园正在运营的墓园和殡仪设施覆盖全国 17 个省市,上半年除了小基数的陕西区域收入微增以外,其余区域的收益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贡献收入四成以上的上海大本营最为 " 惨烈 ",半年度收入 2.4 亿元,降幅超 54%;河南、安徽、江苏、黑龙江等区域的收入同比下降超 2000 万元。
两笔大额支出
墓地单价暴跌、销售量也在下降,这导致福寿园整体收入减少约 5 亿元,而一年间从盈利 5.1 亿元变成亏损 2.3 亿元,上半年两笔少见的大额支出也是主要变量。
第一笔是墓园资产和商誉减值计提了 2.18 亿元的损失。福寿园管理层在财报中解释,这是根据业务经营环境和经营现金流预期的改变,对山东、江西、河北、湖北等地的墓园项目,做了商誉减值和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处理。
第二笔是其他一般营运开支 2.2 亿元,同比增加了 1.45 亿元,增幅超 194%。财报称,这是维修费用和办公费用微幅上升,以及 " 部分附属公司因不同税务因素导致税务成本上升 "。
一位福寿园投资者认为,殡葬行业行情不好,叠加殡葬行业监管政策出台,墓地等固定资产出现明显市场贬值时,及时计提减值损失,可以避免在后续年度出现更大的财务冲击,因此他对福寿园计提减值 2.2 亿元表示理解,但一般经营费用大幅增加在他意料之外。福寿园自 2018 年开始披露 " 其他一般营运开支 " 这一项支出,往年半年报中,该项支出在 5000 万— 9000 万元。
收入下降和税务成本增加,墓园服务的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 54.4% 转为– 44.9%。此前,墓园服务是福寿园最赚钱的业务,上市早期的利润率在 80% 以上。
2025 年半年报多次提及业绩下滑受 " 墓穴销售服务增值税等因素 " 影响。有投资者猜测这笔 " 其他一般营运开支 " 是受多地对殡葬行业进行一次性补税影响,并非持续性支出。对此,记者致电福寿园相关部门,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此外,2025 年 4 月,民政部发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从制度层面确立了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对遗体接运、火化、骨灰存放等核心环节实行政府定价。同时,对土地使用施加了前所未有的严格限制,例如单体骨灰墓位占地面积不得超过 0.5 平方米,并大力推广和激励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近年来,多地出现 " 天价墓地 "" 墓地价格比楼价还贵 " 的舆情,有市民甚至选择买住宅楼用于骨灰存放。因此,多地出台对公墓限价、经营性墓地单位面积限制等举措。
2024 年,上海民政局曾公开回应市民需求称,为节约土地资源,减轻群众的殡葬负担,上海民政部门积极推行墓地小型化," 要求各经营性公墓丰富葬式品种,降低价格水平 "。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为了增加收入,福寿园也在尝试延长服务链条,例如推出 " 生前契约 " 服务,即客户在生前就为自己或亲人规划并预付未来的殡葬服务。2025 年上半年,福寿园累计签订生前契约约 10252 份,比去年同期减少 1671 份。
与重资产的墓园业务相比,殡仪服务和生前契约业务暂时不受墓地限价等影响,且生前契约服务能提前锁定未来的客户和收入,对冲即期墓地销售的波动性。因此,生前契约的签约量和非墓园服务的收入占比能否持续提升,被投资者视为福寿园收入结构转型、实现 " 逆风翻盘 " 的重要因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