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公司中报出炉,险资 " 长钱 " 投资业绩及部分持仓浮出水面。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新华保险半年报披露了鸿鹄基金的部分经营情况。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鸿鹄基金一期 ")总资产达到 571.12 亿元,净资产 556.84 亿元,其中综合收益总额为 56.84 亿元。
截至 2025 年 3 月初,鸿鹄基金一期 500 亿元已全部投资落地,目前位列伊利股份(600887.SH)、陕西煤业(601225.SH)、中国电信(601728.SH)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二季度末对这 3 家公司的持股市值合计达 120.4 亿元。
此外,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 " 鸿鹄基金二期 ")也在上半年新进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神华(601088.SH)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1 号(以下简称 " 鸿鹄基金三期 1 号 ")也于今年 7 月入股中国石化(600028.SH)。
对于背后的建仓逻辑,新华保险表示,鸿鹄基金二期贯彻长期投资理念,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的方式以获得稳健股息收益,三期基金投资范围聚焦中证 A500 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 A+H 股。
" 随着长期资金入市比例提升,险资系私募将成为业内持有 A 股规模最大的私募机构之一 " 业内人士表示,险资私募需要缴纳红利税,但可享受额外的风险因子折扣,降低资本占用与偿付能力消耗,私募正逐步成为险资加仓的重要渠道。
鸿鹄基金一期成绩单亮相:实现综合收益 56.84 亿元,上半年增持伊利股份、陕西煤业
为培育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推动解决保险公司 " 长钱短配 " 问题,2024 年 3 月,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共同设立总规模 500 亿元的鸿鹄基金一期正式启动。
据国寿集团旗下资产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 2025 年 3 月初,鸿鹄基金一期 500 亿元已全部投资落地,实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良好业绩表现。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日新华保险发布的半年报披露了鸿鹄基金一期的部分经营情况。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鸿鹄志远总资产达到 571.12 亿元,净资产 556.84 亿元,其中综合收益总额为 56.84 亿元。
作为重大合营企业,新华保险采用权益法核算,在鸿鹄基金中按 50% 的持股比例享有 278.42 亿元的净资产份额,鸿鹄基金当期营业收入为 12.03 亿元,净利润达 9.68 亿元。
" 鸿鹄基金一期结转的资产增值为 56.84 亿元,但还有相当部分未全部兑现资产的浮盈还在账上,其实际盈利情况更高。" 新华资产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持仓方面,目前鸿鹄基金一期位列伊利股份、陕西煤业、中国电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具体来看,鸿鹄基金一期均在上半年增持了伊利股份和陕西煤业。
截至二季度末,鸿鹄基金一期持有伊利股份 1.53 亿股,持股比例从入股之初的 1.88% 升至 2.42%,在伊利股份前十大股东中排名第 7 位;持有陕西煤业 1.16 亿股 , 持股比例从初始 1.04% 升至 1.2%,是陕西煤业第五大股东。截至二季度末,持有中国电信 7.62 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 0.83%。
" 标的属性来看,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及中国电信均具备较强的中长期盈利能力及稳定的股息水平,符合险资价值投资及长期投资需要。" 中华联合保险集团研究所首席保险研究员邱剑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Wind 数据显示,过去 10 年,伊利股份、陕西煤业、中国电信股息率均值分别为 2.69%、5.03% 和 4.84%。
在邱剑看来,随着利率中枢下行和非标资产到期,高分红股票对相关资产有一定的替代能力,其预计未来险企将进一步增持具有稳健分红、高资本增值、高 ROE 属性的资产,以匹配保险业资产端长期稳定的需求。
鸿鹄基金持续加码红利股配置:二期新进持仓中国石油、中国神华,三期入股中国石化
在鸿鹄基金一期 500 亿投资落地的同时,鸿鹄基金二、三期入市步调紧锣密鼓。
" 截至今年年中,鸿鹄基金一期已经完成建仓任务,并取得良好收益。二季度末,二期已经做了主体建仓,基本完成建仓工作。三期从 7 月初开始启动,目前进展非常顺利 " 新华资产总裁陈一江近日在新华保险中期业绩会上透露。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上市公司近期披露的半年报中,鸿鹄基金二期出现在了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截至二季度末,鸿鹄二期基金持有中国石油 2.17 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 0.12%,在中国石油的前十大股东中排名第 7 位。此外,鸿鹄二期基金还在二季度新进成为中国神华的第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 5220.6131 万股,占流通 A 股比例 0.26%。
此外,中国石化近日公告显示,鸿鹄基金三期 1 号持有 3.05 亿股,占中国石化总股本的比例为 0.25%,在前十大股东中排名第 7 位。
对于背后的建仓逻辑,新华保险表示,鸿鹄基金二期贯彻长期投资理念,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的方式以获得稳健股息收益,公司会将鸿鹄志远二期作为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以上持仓其本质是险企对 " 高分红 + 强现金流 " 资产的价值发掘,能源板块龙头股的资源稀缺优势及高股息特性,是险资配置的核心逻辑。
一家头部保险资管公司首席风险官对财联社记者介绍:" 过去 10 年,以红利指数为代表的高分红资产呈现出明显的资本开支下降。在经过 2012-2013 年的资本开支高峰后,与中小成长相比,以中国神华为代表的高股息公司当前处于低投入、高产出阶段,这对险资而言意味着稳稳的收益率。"
以中国神华为例,2007-2015 年内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5114 亿元,资本开支为 3481 亿元,也就是赚的钱里要拿出来 68% 来给公司用做资本开支。
2007-2015 年的中国神华,8 年期间回报率 -16%(股息 + 股价增长),同期全 A 的收益率 281%;而 2015-2022 年,8 年回报率是 140%,同期全 A 的收益率为 13% 。
2016-2022 年的现金净额是 6140 亿元,资本开支累计 1625 亿元,约 26% 的收入拿来资本开支,留下 74% 的在手现金。2023 — 2024 年,中国神华分红比例分别为 75.2%、76.5%。截至 9 月 1 日收盘,其 A 股股息率为 8.6%。
险资 " 私募 " 成保险公司重要加仓渠道,红利资产 " 安全垫 " 属性凸显
目前,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已从鸿鹄基金一期的 500 亿元扩展到 2220 亿元,险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正成为保险公司重要的加仓渠道。展望后市,多位券商首席策略师普遍认为,随着长期资金入市比例提升,A 股市场有望走出更具可持续性的慢牛格局。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 , 作为试点标杆,鸿鹄基金 1-3 期规模已达 925 亿元,距离千亿目标仅一步之遥,目前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批复的 2220 亿基金已经相继成立对应的私募开始运作。
一家保险资管公司权益投资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险资私募需要缴纳红利税,但可享受额外的风险因子折扣,降低资本占用与偿付能力消耗,叠加长周期考核政策加持,或驱动险资增配安全垫属性较强的红利资产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