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本论 09-01
《云渺》一年五季,《太奶奶》续季双破亿,短剧的尽头是系列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作者 | 尖椒

8 月 30 日,《掌生 2:嫡女国师》上线,距离首季只过去 20 天,短剧系列化正在变得更快、数量更多。

《云渺》播出四季,《十八岁太奶奶》续季热度破亿创记录,曾经的榜一《老千》《乡下真千金竟是老祖宗》《郡主十岁》《寒门小状元》都推出了续季。

据娱乐资本论统计,包括《云渺 5》《十八岁太奶奶 3》在内,还有 16 部短剧续季待播,涉及类型、题材多元,甚至看上去很难做季的言情剧《日夜妄想》也分为上下部,在结尾留下彩蛋。

对于长剧与电影来说,系列化有利于延长内容生命周期,还能用 IP 衍生周边创造更多商业价值,但目前超过三季的 IP 作品屈指可数。

短剧显然有做系列化的独特优势: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原班人马更好集齐、版权统一。百川中文创始人洛古特认为,长篇网文具有连载特征,天然适配短剧系列化。制作方格物致知甚至希望《一品布衣》能超越长剧,成为第一部拍完一部长篇网文的作品。

系列化应该如何做?为什么是在此时掀起热潮?娱乐资本论近期对话了 5 位出品方与主创,发现短剧系列化也面临着不少难题。

续季需要同时吸引新老受众,但很难像首季一样拥有明显的强情绪爽感。随着季数增加,头部演员的档期越来越难约,要想出超越观众期待的剧情创意更难创作,《云渺》系列也打算在第五季完结正传。还有日渐增长的制作成本,有短剧的续季成本比第一部增长 40 万,盈利压力陡增。

但受访者大多认为,系列化仍然是短剧精品化趋势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有可能留下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创造出内容 IP 价值,也有可能开拓出更多的商业空间。短剧系列化热潮,现在才刚刚开始。

,他们也是「娱乐资本论」2025 年采访的第454-458位采访对象  

" 榜一 " 才能有续季?系列化 2.0 热潮开启

" 短剧欠我很多第二部 "" 短国拍第二部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不少短剧最后一集的评论区,观众对续季的讨论居高不下。

其实之前已有不少短剧有意在结尾留下 " 第一季完 " 的字样,却迟迟没有下一部上线。据小娱了解,一部分是因为很多短剧开拍时原著小说没更完,拍摄时没有结尾,编剧也没有自己圆上,所以匆匆留下了 " 第一季 " 就不了了之。

影响续季开发最大的因素还是取决于第一部的热度表现,目前已播出的 7 部短剧,首季无一不是榜一爆款。

最先开启系列化热潮的《云渺》首季开播即爆,四季热力值(近似充值额)累计近 7000 万,红果总收藏量 1200 万,每一季均登上红果热播榜一并多日蝉联,如今《云渺 5》的预约量已经突破 238 万。

《十八岁太奶奶》第一季观看量破 10 亿,第二季热度更高,红果热度破亿创下历史记录,观看量破 30 亿,第三季预约量已有 458 万。

《老千》《乡下真千金竟是老祖宗》《郡主十岁,我把纨绔爹养成皇帝啦》都曾登上过红果榜一,《寒门小状元》也在开播次日登上热力榜榜一。

第二季的响应时间有快有慢。

《云渺》系列在首季播出第二天就启动了开发,先提前预定主演王小亿的档期,再赶在开拍前将剧本全部完成,保持两月一更的频率。《十八岁太奶奶》两季之间只隔了 50 天。《寒门小状元》更是只间隔 37 天就上线了,出品方山海星辰告诉小娱,第一部火了之后才决定做续季,剧本是 IP 改编,第二季虽没有完整剧本,但也有雏形,决定开发后快速完成,两部的拍摄时间很相近。

反之,《老千》是春节档热度断层的爆款,结尾也留了明显的剧情钩子,但第二季上线隔了 7 个月。

续季间隔时间,受到演员档期、剧本开发进度以及系列化热潮的影响。

暴点文化创始人元畅表示,《乡下真千金》杀青前夕,内部有讨论过第二季的可能性,但对于这样一部肩负期待的续作来说,如何推陈出新是重中之重,以美光盛世为核心的编剧团队也是在打磨了两个多月后拿出续作剧本。再加上调配两位主演的档期,一直等到 6 月才开拍,最后 8 月上线,距离第一季间隔了 5 个月。

美光盛世出品的《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系统满仓肉》是五一档爆款,监制艾蒙告诉小娱,看到该剧成为榜一时立马就有想法做第二部," 小说一共是 800 多章,我们还只拍到 50 多章,而且当时还在结尾写了‘第一季完’ "。但彼时系列化短剧仅有《云渺》一个案例,市场反馈不足。目前第二季刚刚杀青,预计 9 月上线,已经过了 5 个月。

今年暑期档有了《云渺 4》和《十八岁太奶奶 2》的成功先例后,短剧系列化明显变快、变多。

小娱发现," 榜一 " 已经不是开发续季的硬性门槛,系列化短剧迎来 2.0 时代。《黑月光她满口谎言》红果收藏量仅 44 万,导演曾表示," 只要第一部回本或接近回本肯定马上开拍第二季。" 现在第二季已经在招募演员,预计十月开机。

据娱乐资本论统计,目前至少有 16 部短剧公布续季规划。《荒年 2》《帝后每天互殴,看谁先死 2》已经杀青,《家里家外 2》已经开机,《一品布衣 2》在筹备中,其余也大多公布了开机时间,在红果上抢先开启预约。

独特人设、单元剧与强情绪,短剧系列化秘诀

尽管大部分短剧都有小说 IP 原著,但第二季比第一季难做是共识。

最难的是开头,短剧通常需要在一集内抛出悬念,制造强人设与强情绪,但第二季面临的问题是,核心爽感已经消耗殆尽,大多数矛盾已经解决,情节冲突不强,难以有明显的剧情钩子。

"《荒年》是种田文,剧情偏生活流,第一季开头有女主穿越作为钩子,剧情有明显的三段节奏,女主分别获得了家人、亲戚和村民的信任,挖出水渠也是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尾,第二季如何开头成为改编关键之一。" 艾蒙表示,如果按照小说来拍,女主直接开始经商,很难作为一个吸引人的开头让新观众入场。

之后,编剧用一段自然有趣的原创剧情作为开头,引出卖冰粉这条主线,通过闪回让家人对女主再生忌惮,加入村中新角色制造矛盾,尽量加强剧情冲突,并加强女主几个孩子的人设。

元畅认为,独特人设正是系列剧得以成立的基础," 比如《庆余年》《琅琊榜》《云渺》都是因为主角的人物魅力、人物宿命感强,人物调性非常独特,才能继续做第二季。" 暴点文化制作的《乡下真千金》也有类似的特点,女主是穿越到现代的古人老祖宗,用古今知识差打脸现代的反派。

除了人物魅力,单元形式也是适合开发系列的有利因素,《云渺》是单元探案,《太奶奶》则是 " 不断找回新孙子,整顿家族 " 的单元任务。

洛古特表示,单元剧可以适配观众碎片化的观看习惯,且不太影响主线剧情," 如果这个单元不喜欢还可以看下一个 "。

但《云渺》四季的剧本创作还是越来越难," 第四部我们写了一个月,最后一周还是觉得不好,又推翻重写,写完剧本到开机只剩下不到一周,对制作团队筹备来说是非常辛苦的。但也没办法,因为越往后要考虑的越多。"

洛古特回忆,原著中含有大量超自然现象,需要较大的特效量,考虑到制作成本与呈现难度,从第二季第二个单元开始几乎都是原创故事。" 悬疑案件的诡计无法重复使用,每次都得想新的创意,认识云渺的生物从家族前辈到‘神兽’大黄,也有点灵感枯竭了。"

AI 制图 by 娱乐资本论

因此,《云渺》系列或将在第五季终结," 如果第五季大爆,之后可能推出前传、番外,但正传就到这里了,一方面以后演员的档期会越来越难约,另外我们能做续集也是因为观众的支持,想让这个 IP 在最好的时候完结。"

在山海星辰看来,系列化的题材范围非常广,悬疑、探案、民俗、权谋、冒险、幻想脑洞或者贴近日常生活的轻喜剧等都适合,但核心是故事内核统一且各季互相之间有关联,比如共享故事背景或固定角色,国内的唐诡、武林外传,国外的权游、漫威系列等都是如此。

" 感觉没有完全不适合拍系列化的,主要还是看编剧的改编角度和文字功底,但多数情况下,闭合剧情,一点开放剧情的口子都不留,特别是悲剧(比如男女主都死了),就很难开新作,文字类、纯爱类也不太合适。"

因为制作周期短、系列化案例少,目前大部分系列化短剧都是等第一部播出后再判断是否做第二季,并根据市场反馈满足观众期待。

《云渺》的四季就有明显不同的基调风格," 第一部完全根据原著故事来拍,无论是悬疑感还是人设身份的期待感都很强。第一部里的角色基本都认可云渺的身份了,第二部我们想考虑新观众能看懂,因此用做付费剧的方式,更加接地气,每个单元也比较长。第三季的故事更悬一点,反转更加精妙,但是有点叫好不叫座,于是第四季又回到了第一部的风格,人物情感更加丰富。"

《十八岁太奶奶》的主创也根据观众反馈调整剧本。" 我们总是会不停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写会不会俗套了?会不会没有超出观众的期待?会不会写得太偏了,失去了这个 IP 本身的魅力?"

第二季加强了观众喜欢看的轻喜元素,网感十足,王道铁的模子舞一度成为出圈名场面,年轻太奶奶容遇与老年儿子英宝亲情线备受喜爱,第二季又重演了一遍英宝为容遇打 CAll,第一季太奶奶解决航空航天危机,第二季就实现梦想送火箭上天,整顿家族与实现自我双线并进,情节密度更强,情感浓度更高。

山海星辰自制的《早逝白月光穿十一年后,成全家福星》在登顶热播榜后很快决定做第二部,主创认为,续季的难点在于要处理好观众期待与故事连贯性,并且让没看过第一部的观众能快速理解整个故事框架和剧情期待点。

对于这一点,洛古特也有类似感知,他发现《十八岁太奶奶 2》值得学习的一点是,第二季没有完全承接第一季结尾,能让更多新观众看懂。"《云渺》第二部接着第一部时间线,回过头看意义不大,短剧的观众包容性很高,不会太在乎这一点。续季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新老观众都满意。"

短剧系列化能走多远?

对于电影、长剧来说,IP 系列化意味着获客成本低,还能通过 IP 衍生周边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但看起来更容易做系列化的短剧,还需要更多的前期规划、生态建设与商业模式的开发。

首先是筹拍滞后带来续集成本的上涨。一位制作过续季短剧的制片人告诉小娱,因为间隔时间太久,第二部成本超过百万,是第一部的 1.5 倍," 如果第一季播出后就筹备、开拍,预计成本增长不会超过 10 万。"

演员、导演以及拍摄周期是成本增长的来源。主演日薪从 7000 元涨到 1.2 万。因为第二部承载着观众期待,主创团队想做得更好,拍摄周期也从 7 天拉长至 9 天。

洛古特表示,《云渺》每一季的成本都在增长,他预计,未来短剧系列化成熟后,也许会出现两三部连拍、隔一周上线的模式,最大程度承接观众期待与播放热度。" 我们现在也在吸收《云渺》的成功经验,开发新的系列化短剧,也许会采取两部套拍的形式。"

其次,相较于系列化长剧的长期宣发,短剧 IP 还未能形成长期运营的态势。

较为有用的是红果的预约机制,规划了续季的短剧基本都会在筹备开始前开启预约。《云渺》在每一季结尾都提示观众搜索续集观看,同时红果的推荐机制会让观看过某一季的观众更有可能刷到系列化内容。但目前还未有短剧会用单独的账号沉淀用户资产,集中宣发,从《云渺》四季的数据来看,观众整体呈现为 " 漏斗型 ",第三四季的收藏量不足第一季的 1/3。

目前短剧系列化基本只有 " 续集 " 这种形式,而长剧还有前传、XX 宇宙、同一主题不同事件等多种方式。马厩制片厂即将上线的《盛夏芬德拉》是以《深情诱引》中男主大哥周晟安与大嫂白清枚的故事为主线,成为一种创新尝试。

短剧因为制作周期短、迭代快,造就了 IP 系列化的不同态势,《云渺》两个月一更,一年就能开发完五季,相较于长剧、电影来说,稳定性极高。而系列化的热潮也有可能改变当下不少短剧的创作方式,铺垫更长、线索更多、矛盾更复杂,留下系列化的 " 钩子 "。

现在越来越多短剧公司开始签约演员,短剧系列化同样也为演员培养提供机会。四季《云渺》让王小亿成为修仙大女主代言人,有了代表角色,《乡下真千金》也开发出李柯以身上 " 又老又小 " 的气质,《十八岁太奶奶》更是助力她登顶演员榜榜一。

艾蒙认为,目前来看,短剧系列化还只是短剧头部公司开发精品短剧的一种模式,从数量上来说未来很难占据主流。

但系列化仍然是有意义的,它为制作方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确定性,让演员留下更多印象深刻的角色,也最大程度承接了短剧观众的期待,进一步加强短剧精品化趋势。

话题互动:

你在期待哪部短剧的续季?

推荐阅读

国乙深空凭啥让欧美女性氪金?

伪骨科霸总立大功!

点击观看

↓↓↓

如需商务合作后台回复【商务】

如有转载需求后台回复【转载】

更多文娱产业背后的经济逻辑,来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创始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