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座城 09-02
云南即将消失的小镇,比昆大丽人少,现在去还来得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有些小城还在遗世独立,有些小城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了。

若是穿过人山人海的丽江古城,向西出发,车行约 60 公里,便是石鼓镇。

这座坐落于金沙江畔的千年小镇,背靠青山,面朝江水,安宁秀丽。

曾是茶马古道上的要津,亦能看到长江第一湾的气魄。

站在高处远眺,就可以看见小镇宁静另一面的壮观与恢弘。

万里长江从 " 世界屋脊 " 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巴塘县城境内进入云南,与澜沧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形成了 " 三江并流 " 的壮丽景观。

金沙江在此突然改变由北向南的走向,急转成一个 "V" 字形大弯,

自这里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长江第一湾」。

可如今、这里却像一位被时光遗忘的老人,

静静地等待着一场不可避免的告别。

是的, 这个静谧古朴的小镇,很快就要消失了。

2024 年 9 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告,

为确保金沙江中游龙盘水电站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海拔高程 2010 米以下地区及相应的回水淹没和影响区范围内,禁止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

石鼓镇的多个村村委会,正好位于这片淹没区内。

也就是说,再过几年,眼前这片美好就将沉入江底。

很悲伤,所以很多人因此来到这里,

来到本就不起眼的石鼓镇,多看一眼。

长江第一湾的,虎族之花

虽说离丽江很近,但这个小镇已然没有丽江古城的繁华与人气,是安安静静的,i 人圣地。

老人们背着背篓赶集,很祥和,或者说很沉默。

但其实往前追溯、这个小镇,光是名字,就已经风光无限。

石鼓,纳西语叫 " 拉八 "。

这个名称,出现于史籍至今,已有一千九百一十六年了。

拉八 " 的 " 拉 " 是 " 虎 "," 八 " 是花。

虎在纳西族历史上有其特殊意义,是纳西民族的崇拜物,是纳西民族的图腾。

" 拉八 " 一语,译为汉语应该为 " 虎族之花 "。

还有个解释,说是 " 虎啸之处 ",则更雄伟有魄力。

这里生活着汉、纳西、普米、傈僳、彝、藏、白、苗等民族,多元文化在这里融合共生。

因为地处山水要塞,这朵虎族之花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 " 五月渡泸 " 平定南中后,曾立鼓状石碑以镇诸夷。

元朝建立初期,这个小镇则是整个丽江的政治军事中心。

这所管辖的地区和所辐射的地域,比现在的丽江还要辽阔。

木氏土司的先祖,在这里经营生活了几十年,才把丽江路军民宣抚司迁往丽江大研镇。

如今的石鼓镇早已不复当年的光芒,但毕竟还有着长江第一湾的气势。

" 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

石鼓镇静静地守在这第一湾的山岗之上,有老者的智慧,有旁观者的清朗。

小镇依山而建,坡势迭层,错落有致。

街道不宽,均由青石板铺成。行走在安静的石板路上,时间仿佛凝固了。

镇上每逢尾数是 3、6、9 的日期还会有集市。

周围村庄的人们会来赶集,背着小背篓,缓缓走在蜿蜒的石阶上。

若你前往石鼓镇,刚好碰上赶集,那简直再好不过。

集市上的东西又新鲜又便宜,好多都是村民自家种的、做的。

菌菇也是刚从山里采来的,一年四季都有好东西。

说不上来在石鼓到底可以玩些啥,但可以肯定的是,可以完美度过两天发呆充电的,独有时光。

博主 HITT 去过之后,捋了一条 walk 路线。

石鼓很小,但石鼓又绵绵不绝,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岁月一锤敲下去,是不断地回响。

1. 首站:长江第一湾常规观景点

    从丽江出发,先到官方观景点初步感受金沙江转弯的壮阔。  

2. 进阶视角:半山野生观景台

    前往石鼓村委员会旁的半山观景台(需当地人带路),俯瞰长江第一湾与小镇屋舍交织的画面,小众且出片。  

3. 逛市集,品烟火  

    沿村委会门口马路慢行到镇中心,逢每月 "3、6、9" 赶集日可体验热闹市集;非赶集日则欣赏沿街民居的慵懒日常。  

4. 打卡 " 石年火塘 cafe"

    穿过街巷抵达这里,品尝本地特色美食或咖啡,因地势高可同时眺望小镇全景与江湾,是放松与拍照的绝佳点位。  

5. 访纪念馆,触历史

    步行至红军长征纪念馆,通过史料与旧物感受小镇的红色记忆。  

6. 终点:江边慢踱

    最后走到石鼓港江边,沿金沙江步道漫步,听江水、吹江风,以松弛感结束旅程。  

沉入江底前,来吃完凉粉吧

几乎所有特地转来石鼓的人,都不会错过这里的鸡豆凉粉。

也称为石鼓凉粉。

鸡豆是一种豆类,产于高海拔地区,产量低,口感爽利。

早在乾隆《丽江府志》中,就被称为 " 食黑豆腐 "。

每逢节假日,纳西族的村落里,每家每户都会做。

要做出一盆好的鸡豆凉粉,石鼓人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以外,还需要清冽甘醇的井水。

井水越好,凉粉越棒。

清晨,石鼓的集市上随处可以看见摊档。

加上油辣椒、酱油、酸醋,搅动起来,香气四溢。

还可以煎着吃,在炭火上慢慢煎熟。

比丽江古城更原汁原味。

石鼓的风味,也不止是一碗鸡豆凉粉。

感谢这里商业化程度不高,咖啡馆不多,

让我们更有机会去走走老街,感受生活的烟火。

这里还有道硬菜,叫做江边辣。

菜如其名,有着长江边的火气腾腾。

吃得惯就酣畅淋漓,吃不惯也能被香得垂涎三尺。

主材料很硬核,用猪的各种内脏,包括:大肠、猪肚、猪肝等;

调味到很常见,干辣椒、花椒、生姜、盐…

可以是秋天第一碗江边辣,也可以是一道春节时纳西族的硬核年菜。

集市继续行走,

土豆洋芋滋滋作响,凉虾清甜无比;

大大小小的竹编篮子,花花绿绿的草墩子;

香甜的米糕芝麻糕,好吃的饵块。

也可以登上村委会后面的野生观景台,这是博主 HITT 的亲测推荐。

自然壮美的江湾与市井烟火尽收眼底,小镇就像是滚滚长江的默默守护人。

这几年,石鼓自己其实也在转型重生。

因为有着红军渡江北上的历史,石鼓也是 " 全国 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 之一。

1936 年,在那个最艰难的时期,整整 4 天,红军们从这里渡过金沙江,而当地村民们贡献出自己的渔船,携手共济。

传为历史长河里的一页佳话。

来的人稍微多了点,但小镇依旧是静谧的,默默的。

或许,这样一个沉默秀美的小镇,一直这样安静下去,才是它真正的归宿。

但现实是,它即将沉入江底,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之前,写宜昌写三峡的时候,我想起过贾樟柯。

他说千年奉节沉水底。

这很悲伤,但得适应。但时代总是会从每个人的头顶碾压过去。

若是时间长河在这里到此为止了,那么也希望更多人可以记得,

曾经,有这样一些地方。

去云南时,看一眼。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宁静 丽江 云南 丽江古城 奔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