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观财经 09-02
营收、毛利、净利全面下跌,婴配粉老大飞鹤有点“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出 品 | 异观财经

作 者 | 夜叉白雪

近日,中国飞鹤发布了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从披露的数据看,营收同比减少 9.4%、毛利同比减少 17.8%、净利同比减少 46%。连续四年稳居婴幼儿配方奶粉全球销量第一的飞鹤,如此业绩很难不引发市场担忧,其未来成长性堪忧。

业绩滑坡加速中

最近几年,飞鹤营收和净利润双双承压。2021 年营收增速放缓,之后连续两年营收负增长,2024 营收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速仅为 6.2%。进入 2025 年,飞鹤面临的业绩压力不断增大。

营收方面,飞鹤上半营收 91.5 亿元,同比减少 9.4%。

对比之下,伊利集团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3.4% 至 619.3 亿元。伊利表示," 婴幼儿奶粉业务已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柱 ",而根据媒体报道,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市场份额跃居全国第一。

不同概念之下,飞鹤和伊利是不同的 " 第一 "。但从侧面可以看出,伊利婴幼儿奶粉业务很可能是飞鹤的 " 劲敌 ";贝因美上半年收入 13.6 亿元,同步减少 4.4%。

如今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已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飞鹤想要守住自身的行业地位,越来越难。

净利润方面,飞鹤上半年期内净利 10.3 亿元,同比减少 46%。

相比之下,伊利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 4.4%,扣非净利提高 31.78%;贝因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44%。

值得一提的是,向来投重金在营销上的飞鹤,今年上半年营销开支同比减少近 4 亿元,这部分省下来的营销费用,是否意味着给飞鹤释放了近四成的利润呢?

飞鹤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营收结构单一。

飞鹤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幼儿配方奶粉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乳制品收入和营养补充品收入。一直以来,飞鹤的收入主要来源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销售收入,该部分收入为飞鹤贡献了超九成收入,收入依赖单一业务,抗风险能力弱,新出生人口减少导致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萎缩,重点依赖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销售收入的飞鹤已失去成长性。

其次,重营销,轻研发。

飞鹤的销售费用多年居高不下。数据显示,2020 年至 2023 年,飞鹤的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达到 52.6 亿元、67.3 亿元、65.4 亿元、67.1 亿元;而在 2024 年,飞鹤该项支出同比增加 7% 至 71.8 亿元,营销费用率略有上升。

今年上半年,飞鹤在营销方面的开支 31.7 亿元,同比减少 10.2%,营销费用率为 34.7%,略低于上年同期 35% 的费用率。

今年上半年,飞鹤包含研发费用在内的行政开支同比增长 4.7% 至 7.7 亿元,飞鹤上半年营销开支是行政开支的 4 倍之多。

2021-2023 年,中国飞鹤研发费用分别为 4.26 亿、4.93 亿和 6.11 亿,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87%、2.31% 和 3.13%,虽然研发费用有所提升,但相比销售费用,实在微不足道。

最后,产品质量遭质疑。

中国飞鹤也多次因质量问题被投诉。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 17 日,中国飞鹤投诉量高达 2635 条,而竞争对手贝因美也只有 464 条投诉信息。中国飞鹤的投诉量是贝因美的 5.7 倍,中国飞鹤的投诉量远超同行。

多位消费者表示所购买飞鹤奶粉发现异物、虚假宣传等。涉及产品包括飞鹤星飞帆、飞鹤卓睿等。消费者从飞鹤奶粉发现虫子、黑色杂质、虫子、黑色线头等。有消费者表示,在京东商城购买的飞鹤奶粉存在黑色结块,商家拖延、京东客服不处理。更有消费者孩子在吃过有异物的奶粉后身上起疹子、哭闹不止,医院检查后确诊皮炎、急性肠炎。                                           

(图片来自黑猫投诉)

食品安全无小事 , 尤其在有着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的婴配粉行业。

当然,飞鹤业绩承压也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近年来,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已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下滑,2016 年到 2024 年,我国每年出生人口分别为 1883 万人、1765 万人、1523 万人、1465 万人、1200 万人、1062 万人、956 万人、902 万人和 954 万人,虽然 2024 年去全年出生人口较 2023 年有所增长,但出生率下滑整体趋势并未改变。人口红利消退,低生育率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市场总量持续收缩是最大基本面风险。

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总体继续呈现下滑态势。根据 AC 尼尔森数据,2024 年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额下降 7.4%,销售额下降幅度有所收窄,相比较 2023 年,下降幅度收窄 2.4%。

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竞争,已从增量变存量,国内外奶粉品牌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存量竞争时代,飞鹤所在高端行业竞争加剧。飞鹤的 " 星飞帆 " 曾是国产高端奶粉的代表,但近年来,伊利金领冠、君乐宝、澳优等品牌纷纷推出高端产品,价格带与飞鹤高度重叠。同时,外资品牌如惠氏、美赞臣、A2 等通过降价促销抢占市场,飞鹤的高端溢价优势被削弱。

经济环境变化下,消费者对高端奶粉的价格承受力下降,性价比成为重要考量。竞品(尤其部分外资品牌和新锐国产品牌)的降价促销加剧了价格战压力。

飞鹤依赖的高端化和营销驱动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伊利 贝因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