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09-02
藏书的独特意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上海文学》2025 年 8 月刊,月刊

最新一期《上海文学》期刊 " 作家讲坛 " 栏目,刊发作家、批评家和诗人宋明炜关于藏书家的文章,讨论藏书家是否行将绝迹的问题。

在书籍作为主要知识载体的年代,藏书无疑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历来受到读书人的重视。在我国古代悠久的藏书史上,读书人往往也是藏书人," 藏书 "" 读书 " 和 " 治学 " 之间呈现出三位一体的紧密关系。但随着知识、信息的载体从机械复制时代,经过数码复制时代、数码生成时代,发展到当下的短视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藏书,一个电子储存卡几乎可以存储所有的电子书籍,不仅节约、经济,而且无须搬运;纸质书成为需要大力呼吁提倡的事。

作者意识到,再过两代人,纸质书也许会成为一种古物,但藏书、读书的乐趣依然难以被取代:" 每一本书都有属于特定时间、地点、心情的气息,打开来就找回一段记忆。打开自己的藏书,正是打开自己的记忆,藏书看似混乱无序,却是人生或人间情景的呈现。" 实则,打开藏书不仅是在打开藏书家自己的记忆,大而言之甚至是在打开整个人类文明的记忆;藏书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人生或人间情景的呈现。

时代的巨轮势不可挡。作者认为,在虚拟数字网络重新定义书籍之前,那些曾经读过的书一定会在虚空浩渺的黑暗中熠熠闪光;书依然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时间位置上的体验。

郑文丰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文学 上海 书籍 短视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