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 我们只聊对的 不聊贵的
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认识小鹏这个品牌,都是从 P7 开始的。2019 年上市的初代 P7,曾创下过月销近万辆的辉煌,在当时 20-30 万元纯电轿车市场中,是 Model 3、汉 EV 之外为数不多畅销的车型。如今时隔 6 年之后,全新一代小鹏 P7 终于正式上市。
指导价 21.98 到 30.18 万,全新 P7 相较上一代有哪些提升,这款车能否重现、甚至超越初代 P7 的销量呢?
全新小鹏 P7,是怎样一台车?
虽然新车名为全新 P7,但和初代 P7 相比,二者的尺寸级别、造型风格和定价区间,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过对于运动型纯电轿跑的定位,依然一脉相承。
尺寸方面,初代 P7 虽然轴距逼近 3 米,但车身长度不到 4 米 9,且车身宽度不到 1 米 9,整体是一台相对较大的 B 级中型车。而全新一代 P7,轴距正式超过 3 米,车身超过 5 米,已经成为一台 C 级中大型轿车。
从尺寸来看,全新 P7 和小鹏自家的 P7+ 是平级的,但是两者关联其实很小,不论车型定位、设计风格、车型平台还是动力总成,均有本质区别。
P7+ 采用的是和小鹏 G6 同源的扶摇架构,侧重空间、实用性,全新 P7 则
基于小鹏最新的全域 800V 高压 SiC 平台,更侧重操控、运动与性能。
小鹏 P7+
对比同价位的其它车型,全新 P7 整体尺寸超越了小米 SU7,轴距相比汉 L EV 有明显优势。另外在同等价位里,还有极氪 007 GT、Model 3 和阿维塔 06 等 B 级中型车,它们的尺寸和全新 P7 的差距就更明显了。
虽然整体尺寸比较突出,但全新 P7 的车身高度,却是竞品中最低的,做到了 1427mm。比同样侧重运动属性的小米 SU7、极氪 007 GT 等车型,都低了 20-30mm 左右。
从这也能看出,全新 P7 是一台非常注重运动感的电动轿跑,了解了这个基本定位,我们再来看看这款车都有哪些亮点和短板。
全新 P7 有哪些亮点和短板?
亮点 1:造型个性且原创
相信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样,第一次看到全新 P7 时,都感到非常意外,因为具有运动感的纯电轿跑已经有很多,但全新 P7 的造型风格,和我们熟悉的那些车型,都截然不同。
某种意义来讲,从全新 P7 上能看到一些日系跑车、美系肌肉车的影子,但是这种相似度非常低,属于真正在细节层面、不打引号的致敬,而非打着 " 致敬 " 口号的抄袭。
除了整体的造型外,全新 P7 的一些比例参数也值得关注,例如它的宽高比达到了 1.40(主流比例为 1.38),在正面具有很好的宽体低趴感。
长高比达到 3.57(主流比例为 3.52),让侧面获得了修长的低趴感;同时配合 0.52 的轮高比(主流比例 0.51),进一步凸显了运动姿态。
这里我不敢说全新 P7 的造型能符合所有人的审美,但是它确实很好地以新的方式,展现出一台极富科技感、未来感和运动感的纯电轿跑。且从网上的反馈来看,这款车的外观已经获得了普遍好评。
亮点 2:操控和通过性得到兼顾
我们知道轿跑车型为了凸显运动姿态、提升操控性能,经常会尽量把车身和重心做低,而这就直接影响到了日常驾驶的通过性。
全新 P7 在这方面实现了难得的兼顾,上面我们提到它的车身高度 1427mm,明显低于同级竞品,而这还只是标准状态下。全新 P7 标配了空气悬架,如果将空悬调到最低,其车身高度还能进一步降到极致的 1407mm,同时整车的重心高度做到了 440mm,也是同级最低。
车身、重心都很低的前提下,全新 P7 通过号称同级最薄的 800V 平台电池包,将满载状态下的电池离地间隙,做到了 142mm,空悬调高之后,这个数字还能提升到 172mm,这已经超过了 Model Y(150mm)、蔚来 ES6(145mm)等部分纯电 SUV。
从以上这些能看出,和初代 P7 相比,小鹏如今造车的技术和经验,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全新 P7 在运动属性上,比初代 P7 更纯粹,但同时也能更好地兼顾到日常的实用性。
亮点 3:全系标配 800V 平台 +5C 电芯
按照全新 P7 的定价,其主要竞品显然瞄准了同级最火的小米 SU7,而后者上市至今一年多还没有改款。所以入门版采用 400V 平台、且全系没有 5C 级别的高倍率电芯,是小米 SU7 的两大短板。
在这方面,全新 P7 全系标配了 800V 高压平台,和 5C 倍率的电芯,74.9kWh 和 92.2kWh 两个电池版本,从 10-80% 快充分别只需要 12 分钟。而小米 SU7 后驱版的快充时间,分别需要 25 和 30 分钟,差距已经非常明显。
虽然电池容量不算大,但全新 P7 小电池后驱版的工况续航已经达到 702 公里,大电池版本达到 820 公里,四驱版则为 750 公里,三个版本的续航水平,在同价位都处于领先水平。
亮点 4: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全面升级
在新势力品牌中,智能化一直是小鹏吸引客户的一个标签,到了全新 P7 上面,不管是硬件配置还是软件系统,这款车的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都有了大幅度的升级。
辅助驾驶层面,全新 P7 依然坚持视觉方案,虽然没有激光雷达,但智驾硬件采用了小鹏自研的图灵 AI 芯片,有效算力总计高达 2250 TOPS,远超目前业内各价位车型的算力水平。
另外,全新 P7 辅助驾驶的软件系统,也升级了本地部署的 VLA+VLM 模型,能够更流畅地应对更复杂的场景,也具备了离线可用的能力。
车机方面,全新 P7 也用上了图灵 AI 芯片,搭配一颗 8295P 芯片,人机交互的功能和体验进一步提升。其中控屏采用了三轴装配,在交互时能执行 " 点头 "、" 摇头 " 等拟人化的动作,车机体验也变得更加灵动。
除此之外,小鹏 G7 首发的和华为合作的 " 追光全景 "AR-HUD 抬头显示,也配在了全新 P7 上,等效显示面积达到了 87 英寸,显示效果和功能性,相较传统 HUD 的体验有明显提升。
亮点 5:核心配置全系标配
全新 P7 一共推出了 4 个版本,但差异主要体现在电池容量、电机数量,以及车门形态上,功能配置方面,各个版本的差异很小。
作为一台侧重运动的车型,全新 P7 在涉及到操控、动态表现方面的配置,算是入门即拉满。CDC 电磁悬架和空气悬架,都是直接标配,同时拉风的电动尾翼,也是全系限时赠送,4 个版本默认的轮胎规格也完全相同,都是前 245/45 R20、后 275/40 R20 的组合。
除此之外,城区和高速的 NOA、电动掀背尾门、87 英寸 AR-HUD、前排的座椅加热、通风和按摩、座舱内 23 扬声器 + 车外 2 扬声器等等,也都是全系标配。为数不多的差异,就是四驱版多出了全车的电吸门。
总之,为了操控考虑全新 P7 的小伙伴,基本不会因为配置而纠结。以上就是全新 P7 最核心的亮点,可以看出它的产品力已经非常优秀,但和竞品对比的话,它也存在一些相对较弱的方面。
动力性能不够极致
动力总成方面,全新 P7 分后驱(367 马力)和四驱(593 马力)两个版本,0-100km/h 加速成绩分别为 5.8/5.4 秒和 3.7 秒,这个水平对于日常家用绰绰有余,但是对于一台侧重运动的轿跑而言,还是不够极致。
例如小米 SU7 和比亚迪汉 L EV,两款车四驱版的官方 0-100km/h 加速成绩,都做到了 2.7 秒,就连极氪 007 GT 的顶配四驱版,0-100km/h 也做到了 2.95 秒。
而在极速方面,全新 P7 全系都是 230km/h,超过了小米 SU7 的后驱版(210km/h),但明显不及 SU7 四驱版(265km/h),和汉 L EV 的 270km/h 差距也更大。
当然,这些都是纸面参数,全新 P7 更侧重的是操控感受和弯道性能,论实际感受的话,孰强孰弱就不是纸面参数那么简单了。
乘坐、储物空间一般
虽然车身尺寸比初代 P7 大了一圈,但空间却不是全新 P7 的核心卖点。
全新 P7
小鹏 P7+
极氪 007 GT
全新 P7 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是偏陡的,而且无法进行角度调节,所以这款车后排的乘坐体验,和自家侧重家用场景的 P7+ 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而在舒适性配置方面,全新 P7 后排座椅只有加热功能,价位更低的 P7+,则在后排全系标配了加热、通风和按摩,这也是全新 P7 在舒适性方面的妥协。
最后是储物空间,虽然采用了掀背尾门,全新
P7 后备箱的容积并不大,纵深和垂向空间比较一般。同时,其前备箱的容积也不算大,只能放置一些较小的物件。
全新 P7 适合谁?
能挑战小米 SU7 吗?
聊完全新 P7 的优缺点可以发现,这是一台明确侧重操控、运动属性的车型。适不适合买,关键就看后排是否需要经常坐人,要兼顾后排舒适性、和整体的储物实用性。
如果是家庭用户,小鹏 P7+ 显然要比全新 P7 更适合,而如果不需要太多考虑后排体验、且能看中全新 P7 设计风格的话,这款车就是一台产品力和性价比都极强的纯电轿跑。
全新 P7 最直接的竞品,就是小米 SU7,两者相比,全新 P7 在电压平台、快充速度、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都有着突出优势。即便是空间和舒适性方面,相较小米 SU7 的话,全新 P7 也是占优的。
当然,小米 SU7 已经是一年多前上市的产品,因为销量过于火爆,厂商至今没有进行改款升级。而刚刚上市的全新 P7,可以说是迄今对小米 SU7 最具威胁的竞品。随着竞争压力的提升,全新 P7 或许也能促使小米加快更新迭代的速度。
对于全新小鹏 P7 这款车,小伙伴们觉得如何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