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九州商业观察 Author 九裘小妹
来源 l 九州商业观察
作者 l 九裘小妹
在助贷新规明确划定 24% 利率红线、行业加速合规转型的背景下,部分网贷平台仍以 " 高担保费 "" 会员费 " 等名义规避监管,将综合年化利率推至 300% 以上。而这些违规平台得以存续的关键,正指向持牌支付机构宝付支付——这家拥有央行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的企业,不仅被指为多家高利贷平台提供支付通道,还因 " 乱扣款 "" 私自扣费 " 问题引发上万用户投诉,成为网贷乱象背后的争议焦点。
利率超 400% 的平台背后,支付通道来自持牌机构
2024 年 4 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助贷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将增信服务费计入综合融资成本,明确年化利率需控制在 24% 以内,新规于 10 月 1 日正式施行。如今距合规 deadline 不足两月,多数正规助贷机构已启动利率调整,但仍有部分平台通过 " 拆分收费 " 逃避监管。
消费者王先生的遭遇颇具代表性。他在 " 雪来用 " 平台借款 4000 元,约定 15 天为一期,每期需还款 2756.44 元,30 天内需累计还款 5512.88 元。经计算,该笔借款 30 天利率达 37.8%,年化利率更是高达 453%,远超监管红线。而 " 雪来用 " 作为典型的月系融担平台,在黑猫投诉上的投诉量已超百条,问题集中在高额担保费、砍头息及暴力催收。值得注意的是,王先生及其他投诉者均指出,为 " 雪来用 " 提供支付服务的正是宝付支付," 没有支付通道,这些高利贷平台根本无法完成收款和扣费 "。
除 " 雪来用 " 外,宝付支付的合作名单中还包括 " 易花花 "" 放鑫花 "" 鹿优选 " 等多个争议平台。消费者李女士在 " 放鑫花 " 借款 13500 元,还款时被扣除 5100 元高额担保费,扣款方显示为宝付网络科技;另一位用户在 " 鹿优选 " 贷款 8200 元后,次月被第三方公司以 " 服务费 " 名义私自扣款 1266 元,而该笔交易的支付通道同样由宝付支付提供。据不完全统计,仅涉及 " 高利贷通道 " 相关的投诉,宝付支付已收到数千条。
上万用户控诉 " 莫名扣款 ",涉事方各执一词
若说为高利贷提供通道是 " 踩线 ",那 " 无告知扣费 " 则成为用户投诉的重灾区。截至 2024 年 8 月 24 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宝付支付的投诉总量已达 66 万条,其中 " 乱扣款 "" 私自扣款 " 相关投诉超万条,涉及金额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部分用户甚至遭遇多次重复扣费。
" 凌晨醒来收到扣款短信,297 元不翼而飞,我根本没操作过付款。" 消费者赵女士反映,8 月 14 日其尾号 3006 的银行卡被宝付支付扣除 297 元,商户显示为 " 深圳市云樨科技有限公司 "。她联系云樨科技客服,对方称未发起扣款;联系宝付支付客服,仅得到 " 合作商户扣款 " 的模糊回应。类似案例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和消费保平台上,涉及 " 宝付支付 + 深圳市云樨科技 " 的扣款投诉已超 50 条,用户普遍表示 " 未消费、未授权 ",却被莫名扣费。
上海钛恩科技有限公司是另一家长期与宝付支付合作的涉诉企业。多位用户表示,每月会被 " 宝付支付 - 钛恩科技 " 扣除 249 元或 300 元," 找不到扣款对应的软件,也没有会员开通记录 "。有行业人士分析,上海钛恩科技大概率通过捆绑会员的方式扣费,其合作的 " 你我贷(极融)" 等平台,此前就存在 " 贷后服务费 " 变相加价的问题,而宝付支付的支付通道,成为这类隐性收费的 " 技术支撑 "。
更令人费解的是 " 跨平台扣费 " 现象。消费者陈先生在 " 豆豆钱包 " 有借款,但 8 月 3 日并非还款日,却被宝付支付扣除 89.9 元。他联系豆豆钱包客服,对方明确表示 " 未发起扣款 ";宝付支付则称 " 是豆豆钱包指令扣款 ",双方互相推诿,陈先生至今未追回款项。" 钱是通过宝付扣走的,不管是谁发起的,他们作为支付机构都有审核责任吧?" 陈先生的质疑,道出了众多投诉用户的心声。
多次因违规被罚,母公司 IPO 两度折戟
公开资料显示,宝付支付成立于 2011 年,注册资金 8 亿元,同年获得央行颁发的互联网支付牌照,母公司为漫道金服。其官网宣称 " 签约商家超 20000 家,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 5 位,日均交易超 1200 万笔 ",合作领域覆盖消费金融、融资租赁、电商等多个行业。但光鲜的数据背后,是该公司屡禁不止的违规记录。
早在 2019 年,央视新闻就曾曝光宝付支付与关联公司新颜科技卷入 " 套路贷 " 案件,在明知合作方涉及违法犯罪的情况下,仍为其提供支付通道。2021 年 12 月,宝付支付因反洗钱不力、收单违规等问题,先后被央行上海分行开出 58 万元和 305 万元罚单,彼时 " 莫名扣款 " 问题已初现端倪。
值得关注的是,宝付支付母公司漫道金服的上市之路也充满坎坷。2017 年 5 月,漫道金服首次披露招股书冲刺 IPO,2018 年 11 月因合规问题被证监会中止审查;2019 年 5 月重启申请后,始终未更新招股书,2020 年 8 月 3 日 IPO 审查再次被终止。业内人士认为,子公司宝付支付的持续违规,或许是漫道金服上市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相关法规,持牌支付机构若将支付接口违规转接给高利贷、赌博等无资质平台,可能构成非法经营行为,此前已有支付公司因向 "714 高炮 " 平台提供服务被央行重罚。如今,宝付支付作为合法持牌机构,为何长期为高利率平台提供通道?对合作商户的资质审核是否流于形式?上万条 " 乱扣款 " 投诉背后,是否存在内部管理漏洞?针对这些问题,有媒体已向宝付支付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任何回应。
一边是助贷行业合规化的大趋势,一边是持牌支付机构的 " 顶风合作 ";一边是监管部门的罚单警示,一边是上万用户的维权无门。宝付支付的争议困局,不仅暴露了部分支付机构的合规意识缺失,也折射出网贷产业链监管的薄弱环节。随着 10 月助贷新规正式落地,这类为违规平台 " 输血 " 的支付机构,能否迎来真正的整改?用户被 " 莫名扣除 " 的款项,又何时能得到合理解决?答案仍待时间检验。
-END-
· 欢迎转发评论 ·
■投稿、咨询、转载
764885213(微信)
■声明
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
往期热文推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