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毓肥
三季度的蔚来,正处于全面反弹的阶段。
一方面是乐道 L90 交付过万,让蔚来公司再次冲上「蔚三万」,并且录得交付新高。
另一方面,全新的价格体系虽然引发争论,但对接下来几个月销量的势能无疑有巨大帮助。
于是疑问自然回到李斌上周面对面提到的「基本责任」:蔚来四季度到底能否盈利?如何盈利?
一个小时前,蔚来二季度财报会议刚刚结束。
上季度李斌提到,四季度希望蔚来体系达到五万的交付水平。而今年数次流出的内部讲话中,他都强调四季度「必须盈利」。
二季度蔚来的净亏损为 49.948 亿元,环比减少 26%;算上二季度蔚来逆势增长 71.2% 的交付量,以及三季度接连炸场的新车,蔚来的拐点正在到来,增长势能也在积累。
不过,除了我们已经见证的数字,还有哪些环节给予李斌和蔚来信心?四季度蔚来如何实现盈利目标?
来听听李斌的最新表态。
加速向好
先来聊聊二季度蔚来哪里在变好,哪里仍需加码。
蔚来二季度售出 72056 台新车,同比增长 25.6%,环比增长 71.2%,数量无疑逆势大涨。
不过,受乐道 L60、萤火虫等产品均价影响,其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幅度不及环比表现。
190.987 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 9%,环比增长 57.9%,环比增长幅度略微比交付量幅度低;其中汽车收入 161.361 亿元,同比增长 2.9%,环比增长 62.3%。
这体现在毛利率上,就是 10.3% 的汽车利润率表现,依然不及 2024 年同期的 12.2%。
不过另外一组数字是:净亏损上,蔚来第二季度净亏损 49.948 亿元,同比减少 1%,环比减少 26%。
这意味着蔚来的费率有明显优化。
首先,财报中提到由于交付量的提升、二手车销售成本的增加,蔚来二季度的销售成本为 171.111 亿元,同比增加 8.6%,环比上升 53.9% ——成本的提升幅度,比营收提升幅度小。
而研发费用则受「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不同开发阶段、设计和开发成本下降」,支出 30.07 亿元,同比下降 6.6%,环比下降 5.5%。
双重作用下,也就推动了亏损的加速收窄。
具体到数字上,李斌在财报中表示「从第二季度开始,我们全面的降本增效举措已开始见效。不包括组织优化费用,我们的非 GAAP 营业亏损环比改善了 30% 以上」。
最后聊聊三季度指引。
蔚来并未给出非常激进的销量指引,而是定在了 8.7-9.1 万台之间,也就是说,蔚来 9 月份预计交付 34678-38678 台。
之所以说「不算激进」,是因为李斌表示,L60 8 月的订单环比增加了 30%,以及上周的重大新闻:蔚来主品牌价格体系全面调整,ET5 租电起售价已经来到了 19 万元。
李斌在财报会议中透露,全供应链的产能预计会在四季度彻底爬坡,预计到四季度,蔚来公司不仅会突破 4 万交付大关,并且对月交付五万可以说「志在必得」。
蔚五万
如果说一季度财报会议,李斌报出「年底冲击五万月交付」目标时,舆论依然保持半信半疑,那么伴随着 L90 和 ES8 两台车先后开售,蔚来的信心和决心已经充分展现。
今晚李斌进一步细化了这个目标:四季度每个月都要冲击五万交付,也就是三个月实现 15 万的小里程碑。
蔚来公司 2024 年全年交付为 22 万辆,这意味着 2025 四季度要完成去年一年 70% 的交付成绩。
L90 刚刚拿下了 10575 的月交付,这是新势力首个完整月交付成绩的第三高,也是这个榜单里唯一一台纯电 SUV。
下一步,李斌表示将在 10 月份,把 L90 的全供应链产能拉升到 15000 台;再下一步,则是将全新 ES8 同样爬坡至全供应链 15000 台。
这意味着蔚来对这两款大三排 SUV 的交付目标,都是每月 1.5 万,合并就是 3 万,堪比 8 月份交付总量。
然而光靠这两款车,还不足以实现「蔚五万」。
上周李斌和沈斐都透露,L90 的热潮同样带动了 L60,今晚李斌再次强调,L60 8 月份的订单达到了历史最高。
不过目前,L60 的产能还是要暂时给 L90 让道,爬坡速度和产能平衡,也是李斌将供应链整体目标放在 10 月,而不是 9 月的重要原因。
李斌预计到 10 月份,乐道体系电池的产能会得到很大的缓解——上周末,宁德时代供应的乐道 85kWh 电池正式投产。
加上 L60 之后,李斌认为四季度乐道品牌要达到 2.5 万台的供应链产能——这意味着 L60 破万的目标,正式提上日程,这也会是 L60 复读之后的大考。
至于另外一位新成员萤火虫,今晚公布的最新目标,是到四季度可以实现 6000 每个月的高峰产能。
再算上全新 ES8 的 1 万,以及 NT2 平台的 1.5 万产能,蔚来体系的四季度全供应链峰值产能,将达到每月 5.6 万,略微超过交付目标。
这也意味着蔚来正在打通生产链条,确保交付目标的最底层,不会「掉链子」。
也正因如此,乐道 L80 在「蔚五万」的大目标面前,被搁置了。
李斌表示,今年内不会有交付 L80 的计划,因为产能确实不足够,至于今年发不发布,则需要研判市场之后再决定。
至于再往后走,蔚来主品牌的新车,则已经确定有两台:三排旗舰 ES9、大五座 ES7,均会在明年开启交付。
所以明年的蔚来,仍将迎来三款各具特色的中大型、大型纯电 SUV,继续冲击中国市场偏爱的市场。
最后聊聊 5566 和萤火虫,秦力洪上周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在 2026 年内推出 5566 的新车型。
今晚李斌再次强调:由于 5566 已经升级到了最新的雪松智能平台,所以产品力已经足够强大,不需要急着改款;而萤火虫品牌明年也不会有第二款车。
不过他还是留了一道小口子:像是刚刚上市的「冠军纪念版」这种小的版型,这种层面的产品更新「还是会有的」。
如何盈利?
交付和产能都挑战全新目标,蔚来的盈利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吗?
我们先从大目标来说,二季度蔚来整车毛利 10.3%,那么四季度蔚来打算实现怎样的汽车毛利,从而转化成总体盈利?
今晚公布的数字是 16-17%,这是四季度蔚来公司的整体汽车毛利率目标。
汽车毛利率提升,一方面是新款 5566 在二季度并未完全切换,比例仅为 20%,这里一部分拖累了毛利率;另一方面,接下来 L90 和 ES8 的四季度毛利目标,是达到 20%。
而再进一步,蔚来公司的整体汽车毛利率,李斌认为还是要做到 20%。
拆分开来,就是蔚来主品牌要「实现 20%,往 25% 去努力」;而乐道品牌则是维持在 15% 的基础再往上争取;萤火虫品牌则是 10%。
至于 L90 和 ES8 的定价,是不是「亏本赚吆喝」,李斌强调早在产品定义阶段,就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希望最终能给到一个「激进的定价」。
而除了赚钱更高效,花钱更高效,更是今年蔚来组织变革的重中之重。
上季度财报会议上,李斌提到今年四季度一个成本目标:
「SG&A(销售、行政和管理)费用,GAAP 准则下占销售成本的比例是 10% 左右」。
一季度蔚来这个指标是 40%,二季度则已经下降到了 23.17%。虽然对比理想二季度的 11.15%、小鹏二季度的 14.36% 仍有距离,但已经是明显收窄了。
李斌表示,三季度由于会有连串新车上市,所以市场活动费用还是会多一点,还不会达到 10% 的目标。
但由于销量显著上升,所以费率优化的速度会保持,预计最终目标会在四季度实现。
另一个花钱大头,是研发。
二季度蔚来研发投入 30 亿元,预计从三季度开始,CBU(最小业务单元)机制会帮助蔚来进一步提高研发效率,官方目标是到四季度实现 20 亿元研发投入的目标。
再往后,蔚来将稳定每季度的研发投入在平均 25 亿元人民币左右。
此外,研发带来的成本降低,李斌认为也是加速实现盈利目标的体现。
电话会议的最后他举了个例子:神玑相较于同等性能的业界方案,自研可以让单颗采购成本「降了很多,具体成本就不说细了,但真的降了很多」。
梳理再出发
进入三季度,可以明显感觉蔚来已经结束了对此前踩坑的「反思」,开始进入新的增长期。
从最直观的新品、营销,再到背后的研发、费率,蔚来都在加速。
短期内看是为了四季度盈利而加速,但最终,蔚来的任务还是如李斌所说的「活下去」,为 80 万,乃至于即将破百万的车主负责。
四季度蔚来将冲击单季度 15 万的交付里程碑,大家认为李斌的胜算有多大?评论区见。
(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