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周末画报 09-03
周轶君:核时代80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我们已经与这个世界上最具摧毁力的武器共存了八十年,幸运的是,它们仅仅被使用过两次。广岛、长崎核爆炸八十周年,更多新书出版,让人重新审视那永远改变人类世界的时代。

追溯一切的起源,1895 年到 1960 年,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头脑以及推动科学发现的实验室阶段、跨国科学合作阶段。1895 年到 1913 年的实验发现了原子核,量子力学诞生,理论物理及化学取得长足进步。基于此,詹姆斯 · 查德威克在 1932 年发现了中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核裂变和链式反应也被发现,在 " 曼哈顿计划 " 之后,那也成为冷战初期核武器和热核武器研究的基础。今年出版的《世界毁灭者》一书披露,罗伯特 · 奥本海默在 " 三位一体 " 核试验之后,声称引用了《薄伽梵歌》中的哀歌—— " 我化为死神,世界毁灭者 ",然而他的弟弟弗兰克记得,哥哥只是呼一口气说:" 成功了。"

对于日本在 1945 年已经陷入困境,原子弹轰炸是否有必要?《毁灭之雨》揭示,1945 年开展的一项民调中 85% 的美国人支持投放原子弹,15% 对于在可以投下更多原子弹之前就允许日本投降感到失望。也就是说,这项决定得到美国国内完全支持。当时的判断是,如果继续以常规武器进攻日本,会遭遇疯狂抵抗,冲绳战役已经夺去 1.2 万名美军士兵及 15 万名平民生命,加之日本在中国继续劫掠,会继续造成千万人丧生。

《核时代》作者谢尔盖 · 普洛希,是研究东欧的权威学者,曾经著有《切尔诺贝利》。他认为在核时代,恐惧是驱动各国寻求或放弃核武器,也就是如何做出 " 核选择 " 的关键因素。

回顾八十年前的原始实验室、地缘政治以及战争伦理,今天实验室已经充满日益庞大、造价高昂、定义 " 大科学 " 时代的机器。AI 会不会变成一种新的核武器?科学家的追求,地缘政治的紧张,民意为民粹裹挟。今天的世界冲突是否有再次被 " 恐惧 " 驱动的可能?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日本 原子弹 核武器 地缘政治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