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南 09-03
铭刻在贵州交通线上的抗战印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八十载春秋更迭,山河焕新,但我们从未忘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的重要枢纽,以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抗战胜利铸就了一条打不垮、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一条条蜿蜒的公路、一座座坚固的桥梁,承载着物资、希望与不屈的民族精神。从滇黔公路的艰险到二十四道拐的传奇,从乌江天堑的摆渡到黔桂铁路的坚守,贵州的交通脉络是抗战中不可或缺的 " 生命线 " 。

晴隆二十四道拐

" 二十四道拐 " 抗战公路遗址,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城南郊的 320 国道 2337 公里路桩处。始建于 1935 年,1936 竣工通车。全长 4 公里,有效路面宽约 6 米,山脚第 1 道拐与山顶第 24 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 350 米,垂直高度约 250 米,坡的倾角约 60 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晴隆 " 二十四道拐 " 盘山公路,是国际社会援华物资中国大后方陆路交通的重要路段,各种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后,必然要经 " 二十四道拐 " 才能运送到战时陪都 ( 重庆 ) 或抗战前线。

盘江桥

▲视频截图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西南地区的滇缅公路、滇黔公路成为了物资转运的交通要道。盘江铁索桥作为跨越北盘江的重要枢纽,成为了物资运输的关键一环,大量的援华物资由缅甸、印度经过盘江铁索桥运往前线。1941 年,日军数架轰炸机轮番投弹,炸毁了这座重要的桥梁,后在中国和美国的督促下,美军派出工程专家和工兵,从法国商人处买到钢材,半年时间内在当地军民的努力下建成了 " 盘江钢桥 "。

作为抗战时期中国与盟国战略补给线上的咽喉要道,钢桥直接而有效地支持了国内抗战,对远东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被誉为 " 抗日功勋桥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战区西南国际大通道的交通命脉,也是国内留存的最大最完整的钢桥。

川滇公路

1938 年 3 月,硝烟蔽日,随着抗日战情之急变 ……

一条用血肉凿穿的公路在川、滇、黔三省的绝壁上诞生,它就是川滇公路(也叫川滇东路)——被誉为 " 中国抗战唯一的输血管 "。

川滇公路建成后,成为连接滇缅国际运输线的主干线,为抗日战争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1941 年通过该路段运输的军需物资达 5 万吨,还有其他物资用品。

它是永恒的历史丰碑

川滇公路途经毕节路段称为赤(赤水河)杉(杉木箐)段,从四川叙永入黔,始于赤水河,折向七星关,过赫章至威宁杉木箐,进入云南宣威,全长 359 公里。大部分道路延续了原古驿道走向,这段道路逶迤起伏,穿行于崇山峻岭、沟壑交错的高寒山区。在那个落后的年代,8 万多名各族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在深山峡谷、悬崖绝壁间,战严寒、冒酷暑,披荆斩棘,开石炸岩,挖方填土,铺路架桥,历经 16 个月打通了这条救国存亡的 " 抗战生命线 "。

赤水河渡口桥墩遗址、筑路石碾子、峰岩石刻、筑路工人墓 …… 无不见证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岁月。高山深谷间,每公里就有 200 余名筑路人——他们的名字,是这条路上永恒的坐标。

▲川滇公路赤水河渡口木便桥桥礅遗址

它是奋进的时代征程

这条路,从先秦古道到川滇公路,再到国道 326 线、省道 106 线,跨越千年时空,在此聚集成一线,又从这里走向更加开放的大通道,在新时代以新使命融入新的发展格局。

1990 年,川滇公路赤杉段毕节城关至杉木箐段划入国道 326 线,赤水河至毕节城关段划入国道 321 线,国道 321 线经过几次改线,今天已划入省道 106 线。目前全线长 330 余公里,覆盖 20 余个乡镇。

近年来,随着国道 326 线、省道 106 线公路改扩建工程、路面改造工程等相继实施,无人机巡检、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等新技术应用,让这条 " 抗战生命线 " 焕发新生,成为连接大西南的交通要道。

车轮碾过八十六载春秋,昔日的碎石土路换上沥青新装,险隘已化作通途。曾经的军用要道,如今沿线农业迅速发展、旅游资源丰富、特色产业众多,已成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 " 先行官 ",这条公路正在重写它的地理定义。

▲ S106 线与叙永县交界处橙满园社区 梁继豪 / 摄

它是民族的精神血脉

川滇公路,不仅是一条路,更是一部厚重的史书,一首奋进的赞歌,一种民族的精神血脉。

战火时期,西南儿女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凝聚起川、滇、黔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强大精神动力。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承载着无数先辈的热血与梦想,书写着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 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 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 的必胜信念的伟大抗战精神。

它让历史与未来在此交汇。今天,它时刻提醒着新时代的我们要铭记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激发爱国热情;指引我们在新征程上要主动扛起责任,担当作为,发挥好西南三省大通道作用,让川滇公路在新时代展现新的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来源 贵州交通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贵州 抗日战争 美国 美军 民族精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