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的人都说好看——
《十二封信》
奇幻剧,设定是用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信件,勾连起两代人的命运纠葛。
故事的开端,要从 2026 年一个神秘的红色邮筒说起。
余念的父亲余志勇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近两个月来,他总是固执地守在当地一个老厂区的废弃红色邮筒旁,嘴里念叨着 " 等信 ",不肯离开。
直到某天清晨,余志勇彻底消失,余念报警后,通过监控只看到父亲在厂区出现的背影,却找不到人。
就在余念毫无头绪时,厂区保安向她讲述了一件诡异的事:前一晚,保安亲眼看到余志勇朝邮筒里投了一封信,可转身的功夫,人就不见了,邮筒里的信也随之消失。
余念带着疑惑查看邮筒,起初里面空空如也,可当一只胖橘猫出现又消失后,邮筒里突然传出声响。
她再次打开邮筒,发现了一封署名 " 叶海棠 "、标注日期为 1991 年 9 月 3 日的信,而这竟是一封遗书。
信中叶海棠写道,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无法逃离梅湾镇,只能选择结束生命,还向 19 岁的自己告别。
更让余念震惊的是,她到派出所为父亲做失踪登记时,民警告知她,余志勇在二十年前就已死于监狱。
为了弄清父亲失踪的真相,也为了探寻叶海棠与父亲的关联,余念翻遍家中,在一个曲奇饼干盒里找到了一张署名 " 海棠 " 的明信片,字迹与那封遗书相似,还有一叠从本地去往浦水的车票。
通过查询,余念得知当年的梅湾镇如今已划归浦水,于是她动身前往浦水,在这里结识了叶海棠的儿子沈程,而沈程也在寻找自己失踪的母亲,两人的相遇,让更多关于过去的谜团逐渐浮出水面。
时间回到 1991 年的梅湾镇,彼时 19 岁的叶海棠正深陷人生的绝境。
她的家庭支离破碎,母亲因不堪家暴在她幼时离家,疼爱她的阿嬷刚刚离世,父亲叶一波嗜赌如命、暴力成性,还欠下巨额高利贷。
家暴与贫穷是她生活的常态,考上大学、离开梅湾镇是她唯一的念想。
为了维持生计,叶海棠在镇上书店兼职,同时还担任班级班长,努力在困境中保持着对生活的一丝期待。
书店老板让叶海棠策划 " 给未来的自己写封信 " 的活动,书店门前也立起了一个红漆邮筒。
正是这个邮筒,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关键。
叶海棠本想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遗书,倾诉对生活的绝望,可这封信却意外跨越时空,开启了她与唐亦寻的缘分。
唐亦寻无父无母,在福利院长大,早早跟着大哥李查东以讨债为生,后来转学进入了叶海棠所在的班级。
两人的初次交集带着些许敌意,唐亦寻曾跟着大哥去叶家讨债,叶海棠不卑不亢的态度让他印象深刻。
某天,叶海棠在邮筒里收到了一封落款为 " 阿寻 " 的信,信中满是思念与共情,可她误以为这是唐亦寻的恶作剧,还私下警告他。
不久后,这封信被班上的男生翻出并在全班朗读,即便被误会,唐亦寻还是帮叶海棠抢回了信件。
随着接触增多,唐亦寻逐渐了解到叶海棠的绝望处境:她曾因父亲抢走班费、阻断求学之路,在黑暗中挣扎许久后,提着刀想要和父亲同归于尽;她无数次被生活推向悬崖,却仍在努力寻找活下去的希望。
唐亦寻开始默默守护叶海棠:担心她被欺负,在她情绪崩溃时及时阻止她的极端行为,甚至为了保护她,甘心被对家的大哥暴揍。
叶海棠也渐渐向唐亦寻敞开心扉,两人一起坐在红色邮筒前等待跨时空来信,分享生活的苦难,把彼此当作家人般爱护。
叶海棠为唐亦寻理发、辅导功课、庆祝生日,唐亦寻教叶海棠骑自行车、给她带热腾腾的早饭、为她买裙子。
在底层生活的泥沼中,他们相互支撑,成为了彼此对抗黑暗的力量。
而那封跨越时空的信,其实是老年唐亦寻写给叶海棠的 " 迟来的情书 "。
信中,老年唐亦寻写道:" 我们都是从泥沼里爬出来的人,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我们的人生到底有多卑微……可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正是这份共情,激活了叶海棠对生活的感受,让她从失语的绝望中走出来,开始尝试回信,追问未来的命运,也让两人之间的爱恋愈发真挚动人。
然而,命运的捉弄从未停止。
年少时彼此守护的两人,因一宗命案被迫分离。
叶海棠以为唐亦寻在狱中病逝,此后每逢她以为的 " 忌日 ",都会带着约定的生日蛋糕到坟前探望,却不知每一年的这一天,唐亦寻都会在墓园的暗处深情凝望她。
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镜头丝滑转场间,两人近在咫尺却永难相见,这份跨越岁月的思念,成为了故事中最令人动容的 " 错过 "。
随着余念和沈程对真相的探寻,两条时空线的关联愈发紧密。
邮筒连接过去与未来,不仅让信件穿梭,似乎也影响着人的命运,余志勇的消失、老年叶海棠的失踪,都与这场时空交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唐亦寻和叶海棠能否通过这些跨时空的信件,改变曾经的遗憾,摆脱命运的枷锁,成为了剧集后半段最大的悬念。
《十二封信》之所以能被称为小黑马,不仅因为奇幻的时空设定,更在于它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底层人物的挣扎与坚守,让故事超越了普通青春剧的小情小爱,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意义。
剧中的叶海棠、唐亦寻,都是从生活泥沼中生长出来的 " 野草 ",他们经历家暴、贫穷、孤独,却从未放弃对 " 向阳而生 " 的渴望。
叶海棠拼尽全力想要通过考学逃离小镇,唐亦寻默默守护爱人、对抗黑暗,他们的故事,映射出无数底层年轻人在困境中挣扎成长的模样。
同时,剧集也关注到了小镇女性的命运困境。
叶海棠试图反抗父亲时,被父亲塑造成 " 精神病 " 形象,求学之路被无情阻断;
她的母亲因家暴离家,瘸腿女孩珍珠被轻视,这些女性角色的遭遇,正是现实中部分底层女性困境的缩影——她们在压抑的环境中失声,努力对抗命运却时常被现实打回原点。
而《十二封信》通过唐亦寻对叶海棠的 " 托举 ",为这些陷入绝境的女性提供了一种理想化的解法,让观众看到即便出身糟糕、深陷黑暗,只要不放弃希望,终有机会走出泥沼。
在快节奏的当下,《十二封信》没有追求轰轰烈烈的剧情冲突,而是用细水长流的叙事,将爱、救赎与宿命感融入每一个细节。
无论是唐亦寻手臂僵硬却不敢惊动靠在肩头睡着的叶海棠,还是两人在河边分享心事的温馨画面,亦或是老年唐亦寻在墓园暗处凝望的隐忍,都让情感的表达更加真挚动人。
好的青春剧不只是描绘美好的校园时光,更能通过青春的故事,传递出跨越年龄与时空的情感共鸣,给身处困境的人以力量与勇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