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并成应邀亮相兰州市博物馆,奉上了一场主题为《兰州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再析》的学术讲座。来自文博单位、社会各界的历史文化爱好者齐聚现场,怀着对丝路文化的热忱与对兰州历史的好奇,聆听了这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学术分享。
讲座开篇,李并成从兰州的名称溯源切入,为在场听众揭开这座城市的 " 文化基因密码 ":" 兰州之名的由来,与境内的皋兰山及地域文化中对‘兰花’的推崇密不可分。皋兰山作为兰州的地理标志,见证了城市千年的兴衰变迁;而‘兰花’所象征的清幽高洁与典雅超凡,更深深融入兰州这座城市的品格与市民精神之中,塑造出今天我们生活的金城既包容开放、又坚守本心,历经岁月洗礼仍气节不移的独特气质。"
其间,李并成还结合史料记载与实地考察经历,生动讲述了兰州从古代边塞重镇到现代区域中心的演变历程以及兰州的区位优势,以 " 座中四联、襟山带河、护秦联蒙、援疆系藏 " 十六字精准概括了其战略价值。
讲座核心部分,李并成还深入解读了兰州在丝绸之路上的 " 枢纽核心 " 地位。他提出,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罕见的 " 山结 "" 水结 "" 路结 " 三位一体之地。因此,兰州不仅是丝路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更是中原文化、西域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交流互鉴的核心枢纽,历经千百年发展始终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 兰州这座城市身上的‘兰花品格’与‘枢纽担当’,既是历史的馈赠,也是当代兰州发展的精神动力。" 讲座尾声,李并成表示:" 要从兰州的丝路历史中汲取智慧,传承其包容开放、坚守本心的文化基因,让这座千年丝路名城在新时代继续发挥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作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