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09-04
【寻仁迹】摩天岭下的平安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从仁怀市区出发不远,是巍巍摩天岭。鲁班街道社区山水社区的天车组,就位于摩天岭山区群山中,境内为喀斯特地貌,沟壑纵横、峭壁林立,植被丰茂。

今年刚好 50 岁的王兰,娘家在天车组平安寨脚下。尽管进城多年,有白酒生意要忙,但她还是经常要回去看看娘家人,到老屋基上转一转。

王兰出生的老屋,在父母现住的房屋左后侧,原来名叫 " 腾官屋基 ",是清末一位名叫 " 罗腾官 " 的人修建并居住。后来," 罗腾官 " 被杀,房屋被焚毁,屋基被村民重新利用,修建过新房。未出嫁时,王兰经常到 " 腾官屋基 " 后的山上去放羊、打柴,或跟同龄人在山上的石峰和寨墙间玩闹。

▲腾官屋基

山上,有座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 年)的平安寨,现仍完整保存了寨门,以及刻于中门上的寨名。" 那上面有好多房屋基础。我们在山上玩时,有人捡到过陶罐、旧碗。" 她说。

平安寨,是仁怀市境内众多清代营盘之一,也是迄今已知保存最完好的,为仁怀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新发现成果。据仁怀市文保中心调查,平安寨坐南朝北,由南、北寨门和寨墙组成,寨内面积 3500 多平方米。中部寨墙上,开有一石拱门,拱门条石匾上阴刻有 " 平安寨 " 及 " 光绪拾年 "、" 孟夏月建 " 等字。

平安寨巧妙利用了地形地貌,与现场条件有机融合,形成难以逾越的防线。高度 5 米左右的寨墙,多以碎石、条石为材料,垒砌于悬崖峭壁之上或之下,留有垛口及射击孔。寨内茂密植被下,隐约可见残存的房屋基础 5 至 6 处。当地村民称,南寨门方向还有一处可容纳千人的溶洞,可与平安寨形成互动。

▲平安寨

一般认为,这种 " 寨 " 均为营盘,多为政府倡导、团首或乡绅承办、村民参与修建,主要目的是为防御义军或匪患。这些营盘修建在村寨附近高山及险要处,平时储存有粮食和水,还有的建有房屋,与周边地形巧妙结合,或与周边村寨的营盘相互呼应。研究者认为,清末营盘修建高潮背后,是山地居民 " 不被统治的艺术 " 智慧体现,也是清末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方式之一。

关于平安寨的修建者,当地村民口碑一致——是 " 罗腾官 " 所建。多数村民说," 罗腾官 " 原是黔东南少数民族小头领。清光绪年间,为躲避战乱,他带着 200 多族人迁徙至摩天岭中的天车居住,修建了 " 腾官屋 " 和平安寨。后来,因得罪地方团首,被后者构陷聚众造反,由官府以封官为名骗至贵阳杀害,族内老少被剿杀或谴散,寨内房屋及 " 腾官屋 " 被焚毁。

▲险峻的峭壁

住在平安寨对面山脚的 93 岁老人杨仕明,讲述的 " 罗腾官 " 修建平安寨故事,则略有出入:" 罗腾官 " 是 " 波罗海 " 人。他率众来到天车时,带了 12 驮金银财宝,让石匠封藏在附近一个山洞中。平安寨修好后,他将修寨的石匠杀害 ……

今人已无法求证两个不同版本故事,更难查证 " 罗腾官 " 究竟是何许人。而我们推测,人们口口相传的 " 罗腾官 ",或许是 " 姓罗的屯官 ",因方言谐音误传为 " 腾官 "。" 姓罗的屯官 " 可能在原籍时,或为某个屯卫的头目,故称 " 屯官 ",因故迁驻摩天岭山区天车一带,渐成气候后,与本地官绅产生利益冲突。

▲寨子里残存的房屋地基

清代早期,朝廷为解决军事补给、震慑地方,仿明代屯卫制度,在西南苗疆等地区推行军事戍防与屯田政策,其中以黔东南的 " 新疆六厅 " 设置最早。清末,该政策弊端突出,引发苗疆战乱。为消除屯政弊端,清朝廷及地方对其进行了多次改革,其中包括光绪九年起试办屯垦," 凡练军驻扎之处,操防巡缉之暇,责成管带官弁,督令将附近荒地设法开垦。" 这对缓和局势产生了影响,但随着军民逐渐融合,军事屯卫制度失去存在必要,最终在清光绪二十八年裁改。

尽管,清代屯田戍边政策的主要实施区域,是在黔东南等苗疆区域及川西北地区,但摩天岭山区的平安寨,极可能与这个特殊军事戍防与屯田政策关联,并是后期改革的见证之一。

来源 酱香仁怀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平安 艺术 贵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