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Svalbard 岛(北极)这片充满未知的大陆之上,自然生物和风景的多样性为喜欢摄影的人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拍摄环境。而且不管是极昼还是极夜都还是很能让大多数爱好摄影的人激动万分。比如我这次拍摄到的北极燕鸥,它永远生活在白天;我们(中国)的夏天它待在北极,而一到冬天,它就会马不停蹄地飞去南极。在北极,这些我们平常生活中见不到的生物,都在不经意中等待着我们去遇见和发现。于是我带上富士 X-H2S+XF150-600mmF5.6-8 R LM OIS WR 以及富士 X-T5+XF18-55mm f/2.8-4 R LM OIS,去记录我眼中丰富、神秘,静谧又辽阔的北极。
焦距 :55mm 光圈 :f/5.6 ISO 感光度 :250
曝光时间 :1/2200s 曝光补偿 :-0.7EV 白平衡 : 自动
Svalbard 群岛
焦距 :150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320
曝光时间 :1/1250s 曝光补偿 :-0.3EV 白平衡 : 自动
鸟崖 Svalbard 群岛
我认为海豹长得又滑稽又可爱,我这次也拍摄到了海豹,有髯海豹和竖琴海豹。我发现了一对竖琴海豹母子,我觉得非常搞笑。
焦距 :600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200
曝光时间 :1/500s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 自动
竖琴海豹母子
这些流线型的海洋哺乳动物是冰缘地带的潜泳专家,能下潜数百米追逐鳕鱼和乌贼。当暴风雪来临,它们会躲在冰层之下,用前爪的利爪维持冰洞畅通,确保生命通道的呼吸自由。不过随着全球变暖海冰融化,海豹大的数量也在以惊人的数字量下降。
焦距 :600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500
曝光时间 :1/500s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 自动
髯海豹
在北极圈的海滩边上,一群海象正在岸边歇息。它们的体型庞大,皮肤则是百毒不侵的。我听说了这次的拍摄地点可能会有幼年的海象,于是格外的注意,我很迫切的想要去记录下我眼中特殊的各种动物,海象是其中一只。偶然间,我发现了海象幼仔,它的妈妈轻轻的把 " 手 " 塔在它的身上,用身体护住它,摆出了我认为的完美动作,这让我非常有感触、感动。
焦距 :600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640
曝光时间 :1/500s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 自动
海象母子
焦距 :600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500
曝光时间 :1/500s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 自动
海象是长着巨型獠牙的深潜者。它们用这些长牙作为冰镐爬上冰面休息,也在争夺领地时相互较量。潜入百米下的黑暗海床,它们用灵敏的触须搜寻蛤蜊,然后用强大的吸力将肉从壳中吸出。喧闹的兽群是北极生态的象征,但它们生存根基——海冰,正因气候变暖而不断消逝。
焦距 :436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400
曝光时间 :1/500s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 自动
海岸边的海象
后面我又拍到了北极夏日非常常见的北极燕鸥。在北极短暂的夏季,北极燕鸥的身影划过苔原与浮冰交错的海岸线。
这些白羽红隊的飞行家正忙碌于捕食磷虾和幼鱼,它们尖锐的鸣叫融入北极凛冽的海风之中。当极昼的阳光倾斜于冰原之上,燕鸥们已在砾石滩间筑起简易巢穴。完成北极繁殖后,这些迁徙冠军将展开史诗般的旅程—沿着地球经线直飞南极,追逐另一个夏季的海浪与阳光,成为地球上唯一每年经历两个极地夏天的生物。我也被北极燕鸥的坚持不懈所打动,它们的体型虽小,但还是会日夜不眠的飞向光芒。
焦距 :600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1250
曝光时间 :1/500s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 自动
北极燕鸥
焦距 :600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200
曝光时间 :1/500s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 自动
北极狐是我这次最想遇到的物种,我这次非常幸运,遇到了难得一见的白毛北极狐,可能是应为它们还是个幼崽,所以提前从夏毛换成了冬毛。北极狐在冬天就如同一抹流动的雪影,厚实的乳白色冬毛不仅让它与冰原融为一体,更是抵御零下 50 ℃严寒的生命铠甲。当极夜降临,有些北极狐会追随北极熊的足迹,捡食海豹残骸,在极寒的黑暗里写下冰原清道夫的生存智慧。
焦距 :600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5000
曝光时间 :1/500s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 自动
幼崽北极狐
焦距 :600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6400
曝光时间 :1/500s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 自动
暴风鹘是我见到过的比较特殊的鸟类,它们很聪明,常常借助着轮船制造的 " 挡风墙 " 去给自己减少风带来的阻力,因此你也能常常在船周围见到它们。暴风鹘还有着独特的过滤系统,它们是为数不多能够直接饮用海水的鸟类。每当我见到它们在船边飞来飞去时,我都会忍不住说一句:" 又来了!"。当然我也不讨厌它们,我很喜欢它们。
焦距 :295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3200
曝光时间 :1/500s 曝光补偿 :-0.3EV 白平衡 : 自动
暴风鹘 Svalbard
焦距 :600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160
曝光时间 :1/550s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 自动
说起北极熊,这次北极之行真的颠覆了我对它们的认知。我听说过北极熊被全球变暖所影响,但没亲眼见识过,还是不会有太多感触的,但我这次见到了饿的骨瘦如柴的北极熊。我当时先是兴奋,毕竟看到北极熊了,但后来我发现它很瘦,瘦的让我感到害怕。后来我就开始思考,思考人类对大自然带来的危害,和我们生活中不经意对大自然的摧毁。
焦距 :600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250
曝光时间 :1/500s 曝光补偿 :-0.3EV 白平衡 : 自动
瞭望远方的北极熊
我认为三趾鸥很惨,它会被北极很多动物当食物吃掉,比如北极熊和北极狐。三趾鸥的名字源于那双仅具三趾的蹼足(实则四趾,但第四趾极小),这丝毫不影响其精准俯冲捕鱼的能力。这些白翼灰背豆豆眼的海鸟用草茎和海藻在岩檐间筑起浅盘状巢穴,每当亲鸟带着半消化的玉筋鱼归巢,黄喙幼鸟便会发出急促的乞食声。有趣的是,它们会衔来紫草叶片装饰巢穴——植物中的化学物质能帮雏鸟驱除寄生虫。当秋季寒流南下,它们会追随鱼群南迁,成为连接北极与温带海洋的白色信使。
焦距 :600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1600
曝光时间 :1/500s 曝光补偿 :0EV 白平衡 : 自动
三趾鸥
这些白翼灰背豆豆眼的海鸟用草茎和海藻在岩檐间筑起浅盘状巢穴,每当亲鸟带着半消化的玉筋鱼归巢,黄喙幼鸟便会发出急促的乞食声。有趣的是,它们会衔来紫草叶片装饰巢穴——植物中的化学物质能帮雏鸟驱除寄生虫。当秋季寒流南下,它们会追随鱼群南迁,成为连接北极与温带海洋的白色信使。
焦距 :265mm 光圈 :f/8.0 ISO 感光度 :320
曝光时间 :1/500s 曝光补偿 :-0.3EV 白平衡 : 自动
三趾鸥
这次北极之行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次游玩和探索,它对我来说更多是一次对大自然保护的一次宣传,它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开始重视自然保护了。
蜂鸟网微信公众号:fengniaoweixin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