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 9 月 3 日讯(记者 朱欣悦)昔日有着 " 西北啤酒王 " 之称的 *ST 兰黄(兰州黄河,000929.SZ),在主营业务持续低迷、业绩连年承压的困境中,有意加大饮料市场的投入,以开辟第二条增长曲线。
9 月 3 日晚间,*ST 兰黄 ( 000929 ) 披露,拟与重庆橙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盐城丝路安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设立一家合资公司,公司名称暂定为兰州黄河(重庆)饮品有限公司。
新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 7000 万元,其中 *ST 兰黄出资 3570 万元,持股 51%,实现控股,该公司也将纳入其合并报表范围。
*ST 兰黄是一家区域性品牌啤酒、饮料生产企业,主要品牌为黄河和青海湖,主要在甘肃、青海等西北市场销售。一度被称为 " 西北啤酒王 "。
此次加码饮料赛道的决心背后,是 *ST 兰黄严峻的财务现实。
从 2022 年 -2024 年,*ST 兰黄已经连亏三年,累计亏损接近两亿元。今年上半年业绩仍未见起色,实现营业收入不足 1 亿元,同比下降约 16%;亏损超 1000 万元,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下行。
事实上,公司营收自 2013 年接近 9 亿元的高点后便一路震荡下行,至 2023 年仅实现 2 亿多元,利润也从 2013 年盈利 2500 多万元转为 2023 年亏损近 5000 万元,业绩 " 深度跳水 "。
而 " 西北啤酒王 " 之所以深陷业绩泥沼,核心原因之一便是持续多年的股东控制权缠斗。
回顾历史,*ST 兰黄是由黄河集团作为控股股东于 1993 年 12 月发起设立的。在 2006 年股改前,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黄河集团将公司控股权转让给了新盛投资,实际控制人由杨纪强变更为杨世江。此后,新盛投资持有 *ST 兰黄 21.5% 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其中,新盛工贸持有新盛投资 51% 的股权,因此成为 *ST 兰黄的间接控股股东。而新盛工贸 48.65% 的股权则被杨世江持有,使得他一度成为 *ST 兰黄的实际控制人。
股权结构的复杂性,为后续的控制权纷争埋下隐患。2008 年,为谋求 " 借壳上市 ",湖南鑫远、黄河集团与新盛工贸三方达成了一项战略性重组协议,分段签署了《合作协议书》等系列重大资产重组法律文件。2015 年,*ST 兰黄启动重大资产重组。然而,该预案在关键时刻遭到了流通股股东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能实施。2018 年,尽管重组方案再次出炉,但由于注入的资产不符合要求,未能通过风险评估会的审核,导致方案再次流产。
连续两次重组失败,彻底激化了以杨世江和谭岳鑫为代表的大股东与二股东之间的矛盾,双方围绕 *ST 兰黄的控制权展开激烈较量。期间,谭岳鑫一方的昱成投资多次提起诉讼,甚至提出解散新盛投资和新盛工贸的诉求,股东纷争愈演愈烈,进一步拖累了企业发展。
这场旷日持久的股权缠斗,直至 2024 年底才迎来终局。兰州中院准许 *ST 兰黄的间接控股股东昱成投资撤回对新盛工贸的强制清算申请。自此,谭岳鑫正式成为 *ST 兰黄新的实际控制人,昱成投资也从二股东成功转变为间接控股股东,持续多年的股东纷争终于画上句号。。
然而,股东纷争的落幕,并未立刻扭转 *ST 兰黄的颓势。在长达数年的内耗中,其错失了啤酒行业高端化转型的关键窗口期,与头部酒企的差距不断拉大,进一步陷入发展困境。
2025 年 4 月,*ST 兰黄 2024 年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均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 3 亿元,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退市风险再度升级。
啤酒营销专家方刚对蓝鲸新闻记者表示,*ST 兰黄属于区域性酒企,本身体量不大,主业副业均表现不佳,内外交困使业绩陷入低迷,目前并没有看到业绩改善点。
也有业内人士对蓝鲸新闻记者表示,随着国内啤酒市场的逐渐饱和,消费者对于啤酒的需求增长放缓,市场竞争愈发激烈。*ST 兰黄需要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中寻求增长,难度较大。
面对啤酒板块复苏乏力、退市风险高悬的严峻局面,加大饮料投入能否成为 *ST 兰黄的救命稻草尚待市场与时间的检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