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管理学 09-04
资治通鉴:做领导,怎么妥善安置亲戚?非常考验领导的段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公元前 170 年,汉文帝刘恒用一种极端且缺德的方式,逼死了自己的舅舅薄昭。

汉文帝是怎么做的呢?

他让朝中的大臣们都到薄昭家里,给薄昭 " 哭丧 ",逼得薄昭走投无路,最终自杀。

可以说,汉文帝的手段非常狠辣,手腕也极其高明,展现出一个既厚又黑的帝王形象。

那么,汉文帝用这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舅舅,你怎么看?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在这段故事后面,做了一段点评。

他先是引用了唐朝宰相李德裕的一段评论。

李德裕说:刘恒诛杀了自己的舅舅薄昭,这件事表面上看很果断,很贤明,但是,在大义上却不够妥当。比如,秦穆公的儿子在送别晋文公重耳(舅舅)时,情感非常真挚,像见到死去的母亲一样伤感。更何况,薄太后还健在,而她唯一的弟弟薄昭却被汉文帝逼死,这让汉文帝怎么对得起自己的母亲薄太后呢?

司马光则认为:法律是天下的公器,只有公正执法,法律才能畅行无阻,人们才不会仗势犯法。薄昭虽然一向被称为忠厚长者,但汉文帝并没有给他安排师傅教导,反而还给了他兵权。薄昭因为有了权势,变得骄横,甚至敢擅杀汉文帝的使者,这不就自以为有权势吗,不就是觉得汉文帝不会处置他吗?如果赦免薄昭的罪行,那和汉成帝、汉哀帝纵容外戚又有什么区别呢?

魏文帝曹丕曾经称赞刘恒的美德,但如果对刘恒处理薄昭这件事,却是另一种态度。在这件事上,曹丕是这样评价的:对于舅父,皇帝只能让他们安享富贵,不应该赋予他们干预政事的权力。否则,一旦他们犯法,就不得不依法惩处。

曹丕这番话其实是在讽刺汉文帝对薄昭没有提前加以防范,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最终导致了舅舅被逼死的恶果,可以说,刘恒给了舅舅薄昭权势,害死了他。

可以说,曹丕的评价非常妥当、到位。

由此看来,如果想让太后安心,就应该从一开始就谨慎行事。

这是司马光对汉文帝逼死自己舅舅薄昭一事的评述,其中摘录了李德裕和曹丕的看法,也有司马光自己的观点。

这个故事其实很有意思。

一个领导如何处理与亲戚的关系,非常考验其人生智慧和领导能力。

比如说,在一个单位里,如果领导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各种亲戚都安排在自己能伸手的部门,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单位往往没有完善的制度,制度形同虚设,管理靠的不是制度,而是亲情。

这就像当初吕后主政时,她管理国家更像是在管理家族,这其实是很有问题的。

那么,这段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比如说,作为领导,如何对待自己的亲戚?

如果你的亲戚,想让你在公司给他安排一个工作,你该怎么处理?

《资治通鉴》中的这个故事,其实给了我们一些思考的空间。

这段话为我们提供了处理亲戚关系的具体方法:

一,外戚权重易骄纵。

对于亲戚,不能轻易赋予权力。

一旦获得权力,他们往往会仗着血缘关系为非作歹、横行无忌,甚至成为公司的蛀虫。

这一点,我们作为领导需要特别谨慎。

二,如果不得不为亲戚安排工作,最好的办法是不赋予实权。

计算是白给亲戚发一份工资,也不让其参与公司运营、管理,这样可以避免对公司造成干扰。

切记不要将能力不足的人提拔到高位,否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三,如果确实需要让亲戚担任重要职位,那么,关键是要为其安排老师,帮助其提升专业水平、修炼内功,提高办事能力和为人处世的智慧,这样才能避免给公司带来麻烦。

你琢磨一下这个问题:亲戚找你安排工作时,应该怎么处理?

如果实在无法拒绝,至少要给他一个职位。

如果他能力不足,就不要让他真正参与工作,哪怕只是发一份工资,也不能让他在公司里随意插手。

如果他有能力、值得培养,可以为他安排一位老师或者副手,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他发挥自己的水平。

千万不要把没有能力、没有水平的人提拔到高位,这样只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汉文帝的舅舅薄昭的故事,可以说就是一个血淋淋的历史教训。你觉得是不是这样?

观看更多《资治通鉴》解读内容,欢迎订阅我的专栏,为你解读《资治通鉴》中的领导智慧和成事之道。(点账号头像,进入主页可见)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李子霄 ,《资治通鉴》实践导师,畅销书作者,自媒体专栏作家。长期解读《资治通鉴》,深耕职场管理领域多年。

著有图书《门道:读一页就有用的资治通鉴》。

线上专栏《资治通鉴:领导智慧与成事之道》《制胜谋略:资治通鉴中的成事智慧》《刘邦的启示》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