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9-04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方案来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9 月 4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 2025~2026 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2025~2026 年,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 7% 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 5% 以上。到 2026 年,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 41 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5 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 4000 亿元,75 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 40%,个人计算机、手机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推动电子整机高端化

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构建高质量供给体系方面,《方案》提出要推动电子整机高端化,提升产品供给水平。

其中提到,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鼓励各地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应用。同时,加快提升新一代整机装备供给能力,推动 5G/6G 关键器件、芯片、模块等技术攻关,加强 6G 技术成果储备。

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常务副总经理邹德宝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当前人工智能终端尚未出现颠覆性应用,这受制于多重因素。一是技术标准碎片化。大模型、智能体、智能芯片技术路线分散,导致软硬件兼容适配成本高。这种碎片化导致整机、模型、App(手机软件)需面向多种类芯片和操作系统开展开发适配,资源重复投入严重。二是应用场景创新不足。现有应用多为功能叠加而非范式革新。当前 AI 终端发展仍集中在对现有功能的改进,缺乏类似移动支付对消费模式的重塑力。三是用户体验断层,交互复杂度与实用性失衡。部分产品过度追求技术展示,如多模态交互设计复杂但实际利用率低,用户在使用中常遇到答非所问、操作繁琐等问题。四是产业生态割裂。终端企业与应用开发者在数据归属、商业模式上竞争激烈,形成了信息孤岛。

在邹德宝看来,结合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需求," 杀手级 " 应用在以下领域具有爆发潜力:一是沉浸式交互场景。人工智能与 AR/VR 的融合可能成为突破口。二是健康医疗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健康管理系统可能颠覆传统医疗模式。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生理指标,结合大模型进行疾病风险预测和干预建议,未来或实现 " 家庭医生 " 功能。三是工业元宇宙场景。智能终端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可实现生产全流程的实时监控与优化。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方案》提到,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强化撬动作用。

其中提到,加强 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软硬件协同等攻关力度,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各地已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强化服务器、芯片和关键模块的兼容适配。

《方案》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主要是出于哪些考虑?

对此,邹德宝表示,首先是技术适配的必要性。在性能优化需求方面,不同架构的 AI 芯片对大模型的支持存在显著差异。例如,ASIC(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在特定模型推理上能效比突出,但灵活性不足。GPU(图形处理器)虽通用性强,但训练大模型时功耗高达千瓦级。通过测试可针对芯片特性优化模型架构,例如在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上采用低秩分解技术,可将矩阵运算量减少 40%。

" 在能效比平衡方面,端侧 AI 对能耗敏感。" 邹德宝说,例如,手机端部署 10B 参数模型需将功耗控制在 500 毫瓦以内,而当前主流 SoC(系统级芯片)的 AI 算力密度仅为 20TOPS/W(衡量处理器能效的指标,指在 1 瓦功耗下处理器每秒能完成的万亿次运算)。测试可推动模型量化与芯片架构创新,使能效比提升 3~5 倍。在兼容性保障方面,国产芯片与开源框架存在适配鸿沟,通过测试可完善工具链,实现一次开发、多芯片部署。

其次是产业生态构建的必要性。邹德宝指出,测试是推动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通过与大模型的适配验证其商用价值。测试为分级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以芯片、模型适配性为核心,可提升模型响应速度,从而引导产业向高性能方向发展。另外,测试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升级。测试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通过测试优化,可以提升边缘节点的模型压缩率,同时减少推理精度损失率,进而降低边缘推理成本。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6g 制造业 芯片 医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