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5 日,在 2025 香港交易所(HK00388,股价 433 港元,市值 5500 亿港元,以下简称港交所)未来科技峰会上,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透露,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场开局良好,现货、衍生产品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度新高,新股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图片来源:港交所
" 截至 8 月底,新股融资总额达 1345 亿港元,较 2024 年同期增长接近六倍,其中 A+H 上市模式占上半年总融资额的七成,充分体现内地与香港市场联动的强劲势头。" 她特别提到,海外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的热情明显上涨," 不少国际长线资金都积极参与了科创公司的新股认购,显示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 "。
陈翊庭首先肯定了中国科技产业的突破,她表示:" 过去一年,中国科创企业在人工智能的技术、成本效率与应用落地方面展现独特优势,标志着中国在 AI 领域已从‘跟跑’走向‘领跑’。" 同时,她指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的突破,集中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爆发力,也增强了全球投资者对投资中国的信心。
谈及企业上市后再融资情况,陈翊庭介绍,截至 8 月底再融资总额高达 3580 亿港元,是同期新股募资的两倍以上。" 随着科技板块估值显著提升,今年再融资总额中接近 40% 来自科技企业,部分高新科技企业上市后的再融资金额已远超两三年前的新股融资额,这充分体现了全球投资人对科技板块的长期看好。"
在香港市场改革举措上,陈翊庭表示,今年 5 月港交所正式推出 " 科企专线 ",为 18C 特专科技公司及 18A 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一站式上市咨询服务,由具备丰富审批经验的上市科专业团队主导,帮助申请人更好理解《上市规则》,提升沟通效率与透明度。" 同时,港交所优化上市制度,允许这类企业保密递交上市申请。
截至 8 月底,24 家 18A 生物科技公司、12 家 18C 特专科技企业的上市申请正在处理中。这些企业涵盖视觉智能、元宇宙与数字内容平台、智能驾驶、机器人等多个前沿领域,充分展现出香港市场对创新企业的强大吸引力与包容性。
此外,陈翊庭提到港交所已完成新股定价机制及公开市场要求的优化改革,新规于 8 月实施。改革一是适度放宽公众持股比例要求,二是提升机构投资者在新股定价中的参与度,从而提升新股定价的效率,增强市场定价的透明度与合理性,降低上市后股价大起大落的概率。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