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医养数十载
守护百姓半辈子
——记医养事业的暖心人石仲雄同志
作者:杨振平、苏 波
在陕西省府谷县,石仲雄同志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深耕当地医养事业数十载,从基层医院的普通医生,到县医院的管理者,再到养老机构的创办人,始终以踏实笃行的作风,为老百姓纾解看病养老之忧,被大家誉称为 " 医养事业的暖心人 "。
石仲雄同志 1952 年生于府谷县高石崖西山村一个农民家庭。黄土高原的质朴滋养了他勤奋好学、踏实本分的品格。1968 年中学毕业后,他了解到当地百姓缺医少药,便怀揣 " 为乡亲祛病解忧 " 的初心,主动到高石崖医院求职。凭着诚恳的态度和灵活的应变方式他如愿入职,自此踏上了边学习边实践的从医之路。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1971 年石仲雄同志以优异成绩考入绥德卫生学校,开启三年系统学医时光。在校期间,他潜心钻研理论、苦练医疗技能,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1974 年卫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正在筹建中的老高川医院,一直到 1979 年。在老高川医院工作的五年时间里,他既是接诊看病的 " 多面手 " 医生,又参与医院药房、门诊楼、病房及职工宿舍的设计和建设。依照其合理的构想和周全的考量,他为医院节省了不少建设资金,能力与担当初露锋芒。
1979 年,石仲雄同志调任孤山医院。经过不断地临床历练,他的医疗技术日渐精湛,处置复杂疑难病症的能力不断增强,其专业能力和突出表现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认可。
1984 年石仲雄同志调入府谷县人民医院,投身于新医院的建设和改革工作。在此期间,他务实肯干,处事能力果断,工作成绩凸显,于 1987 年担任了放射科主任,1991 年起先后担任了副书记和副院长,1997 年被提拔为县医院院长。在担任院长的十年间,他千方百计推动医院的全面发展:一是制定了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充分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将人才培养列为头等大事,推动大批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技术骨干成长成才,为提升医疗质量注入了新动能;三是扩大服务范围,不仅满足本县患者需求,还吸引山西保德、河曲等周边县市患者前来就诊;四是改善了医院的整体环境,扩充了医疗设施,增添了病床数量,优化了内部管理,成功通过了 " 二级甲等医院 " 的省级复审,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五是成功举办了 50 年院庆活动,将医院的各项工作推向新高度。在他的带领下,县医院多次被评为省市县 " 先进集体 ",他本人于 2000 年被省卫生厅授予 " 优秀院长 "。
退休后,石仲雄同志服务百姓的初心从未改变。2010 年,为方便群众看病,他自筹资金创办民营天化医院。从门诊楼、病房及办公用房的规划,到诊疗仪器、病房设施的配备,从药品的严格筛选,到聘请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他都亲力亲为。经过十多年运营,天化医院如今已发展为拥有 120 名医护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占七成)、102 张病床的医疗机构,接诊患者逐年增多,治愈率稳步提升,社会声誉越来越好,石仲雄同志也多次获市、县主管部门表彰奖励。
随着时代发展,石仲雄同志敏锐察觉到当地养老需求剧增,于是拓宽思路,于 2019 年 7 月创办府谷县天化老年护理院。他将数十年医疗管理经验融入养老服务,创新打造 " 医养结合 " 模式。现在,护理院设有床位 150 张,入住老人 126 位,配备陪护人员 50 名。在这里,老人既能享受专业医疗护理,又能吃上营养饭菜,还能参与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其乐融融,吃住无忧,真正实现了 " 老人安心、儿女放心 ",有效缓解了众多家庭的养老压力。2023 年他被国家卫生部健康委员会评为 " 全国养老服务先进个人 "。
如今,年过七旬的石仲雄同志依旧精神抖擞。每天,他仍穿梭在天化医院与老年护理院之间,用半辈子积累的经验与热忱,为百姓解决健康养老难题。从医养事业新人到深耕多年的 " 老手 ",从医院管理者到养老新模式探索者,身份几经转变,但他服务家乡、为民谋福的初心始终未变。这数十载的坚守与奉献,在府谷医疗养老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来源 / 府谷文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