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成都车展,依然透露出一种集体焦虑的情绪。
有的品牌大幅度缩减展台规模,力图降本增效。有的品牌则在产品扩张与战略收缩之间摇摆,试图找到一个更讨巧的姿态,快速跟进市场变化的趋势 。
显然,大家追求的还是怎么能 " 快速上量翻盘 "。
但更核心的问题,却没有说清:用户为何选择自己?自身又如何健康的 " 活下去 "?
解决这两个核心问题,并非是要在社交媒体上造爆款流量,也不是单纯直白的压缩经营成本。而如何从务实出发,形成自身的战略定力。显然,在整体焦虑的市场里,这种定力,反而是一种稀缺。
但这种定力,却在林肯中国显得格外的清晰。在本次成都车展的媒体群访中,林肯中国总裁贾鸣镝也表达的十分坚定:不聊 " 技术炫技 " 或 " 规模承诺 " 的这些 " 大 " 话题,而是直接点出了当下豪华品牌的生存痛点:
" 现在行业里很多动作看起来热闹,但没触及根本 。 经销商赚不到钱,再大的网络都是虚的。用户找不到‘非选你不可’的理由,再全的配置也留不住人。林肯的‘稳’,就是要避开这些虚的,只做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事。"
这种 " 稳 " 并非保守停滞,而是拒绝 " 为了动作而动作 " 的理性选择。
【别人都做加法,林肯先做减法】
" 稳是林肯在各个方面业务的主基调,现在不做过于激进冒险的事情,只做稳的事情 。不管是经销商网络的优化,还是产品定位的调整,甚至是营销举措,都要围绕‘让网络健康、让用户认可’来展开。" 贾鸣镝说。
可以说,正是这份以 " 解决根本问题 " 为核心的 " 稳 ",让林肯在豪华车市的混沌期走出了差异化路径:先不追大家都追的短期风口,而是把让经销商 " 轻装盈利 " 的渠道减负,放在首位。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当新势力仍在以 " 千店计划 " " 圈地 " 时,林肯的 " 星火燎原计划 " 却在做着减法。不去扩张,而是 " 更替优化 "。
贾鸣镝直言,林肯的渠道逻辑从一开始就不是 " 求量 ":
" 林肯现有 100 家经销商,其中 75%~80% 能正常运营,但还有 20% 多因市场波动或集团战略调整陷了进去,我们要做的是‘更替’,不是从 100 家硬冲到 130 家。"
这一逻辑的落地,体现在一组 " 减负数据 " 上。
过去开一家林肯 4S 店需投资 2000 万~3000 万,而 " 星火燎原计划 " 下的轻量化门店单店投资仅 400 万。按年底 30 家轻量化门店的目标计算,整个网络的资金负担将减少数亿元。
更关键的是运营成本的 " 瘦身 "。目前林肯中国的经销商展厅,已经从此前的数千甚至上万平方米压缩至 1000 平方米左右。这就让经销商运营成本直降 40%。而现有的 75-80 家健康经销商,今年年底前也将完成 50% 以上的轻量化改造,整体网络运营成本预计下降 30%。
" 减负不是降服务标准,是让经销商能‘轻装上阵’赚钱。" 贾鸣镝博士用实际案例佐证:8 月已开业的 8 家轻量化门店中,星辉集团旗下 5 家均实现 " 当月开业、当月盈利 ",核心秘诀是 " 零服吸收率 " 的重构。
过去林肯经销商的售后零服吸收率(售后利润覆盖运营成本的比例)仅 60%~70%,剩余 30% 需靠新车销售填补,一旦新车市场波动,压力陡增。而轻量化门店通过成本下降,零服吸收率能做到 " 大于 1",即售后利润足以覆盖整店运营成本,新车销售利润直接转化为纯收益。
在他看来,这种 " 减法 " 才是豪华品牌渠道的 " 抗风险根本 "。正如他所说的:" 我们要让 80%~90% 的经销商能稳定盈利,而不是靠规模冲量、靠降价换销量 。网络健康了,才能接住用户的信任。"
【用卡位的产品,做实林肯的产品力】
在这次成都车展上,林肯带来了航海家的两款新车:39.88 万的总裁版和预售 25.88 万的启航版。
而这两台车,也自然成为了林肯产品战略的关键产品。
对此,贾鸣镝也毫不避讳地指出,过去航海家的 " 短板 " 在于价格空当:" 航海家是林肯现在的核心主力产品,但过去往下接不到冒险家,因为中间有比较大的价差,往上到飞行家之间也有空当 。用户要么觉得‘够不着’,要么觉得‘没必要’,这就流失了一部分潜在用户。"
而两款新车的推出,正是为了 " 拉满航海家的战线 "。
启航版作为两驱版本,除驱动系统外,配置与四驱车型一致,25.88 万的预售价大幅缩小了与冒险家的价差,精准击中城市用户的需求:消费者日常城市用车其实不需要四驱,没必要让用户为用不上的配置买单。
" 启航版就是用入门价守住豪华底线,72 项配置不缩水,让 25 万级用户也能摸到‘纯正美式豪华’。" 贾鸣镝说。
总裁版 39.88 万的定价,则向上衔接飞行家的低配市场,将航海家的覆盖范围从 25 万延伸至 40 万。这个价格带是豪华 SUV 的‘主战场’。
在贾鸣镝看来:" 要让航海家成为这个区间的全能选手。既满足追求性价比的用户,也能接住想升级豪华体验的用户。"
更重要的是,这种卡位始终围绕林肯 " 小而精 " 的产品逻辑。
" 林肯展厅展车布局,5 台车其实是合理的。即使未来更新产品,也不会从 5 变成 8 或 10,而是在现有细分市场上深化。把每款车的‘阵地’守牢,比盲目扩产品线更有效。"
【什么是林肯的 " 全路况豪华 "?】
当越来越多中国品牌用 " 大空间、智能屏 " 定义 " 新豪华 " 时,林肯与贾鸣镝也清醒地意识到,林肯需要守住 " 别人抄不走的基因 "。
这就是 " 全路况豪华 "。他直言,过去的 " 大尺寸、静音 " 已不是高门槛。
" 电动化时代,电动车轴距天然大,没有发动机也更静音,沙发、冰箱更是能堆砌的配置。这些是林肯的‘生存基础’,但光靠这些,用户不会‘非选林肯不可’。"
所以,林肯对于 " 全路况豪华 " 也非常巧妙、明确,甚至于说很务实。
" ‘全路况’就是有路的地方都能去,不管是泥泞、沙石还是炮弹坑,它至少是路;但没有路的地方,我们不建议去。这和路虎的‘全地形’不一样。"
这种差异,本质上是用户需求的区隔。
贾鸣镝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路虎的用户抵达目的地的时候,可能裤脚还沾着泥。而林肯车主抵达时依然仪表堂堂。" 我们的用户要的是有结果的探索。" 贾鸣镝说。
这就是说;" 抵达的过程可以有挑战,但林肯的车主不能受苦、冒险。" 他补充道。
当然,这也是来自于林肯背后,福特集团的百年技术积累。
贾鸣镝说:" 领航员对比揽胜有大梁优势,极端路况通过性更强;卫士越野能力强,但舒适性远不如林肯。就像探险者能做昆仑巅峰版,飞行家同样有这个底盘实力,只是用更豪华的体验呈现。这种底盘调校、车身刚性,不是 5 年 10 年能建立的,是百年品牌的‘家底’。"
【不冒进,小而精】
今年以来,传统海外品牌的电动化开始全面提速。
在谈及新能源转型这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时,贾鸣镝并没有给出 " 全面电动化 " 的激进承诺,反而坚持 " 不拓新、只深化 " 的路径。
" 如果林肯要做新能源,是会在与现款车型同样的细分市场上,去做一个全新的新能源产品。我们不会再做更多的细分市场,产品更新一定基于现有的几个细分市场。"
当前,林肯以 FHEV(油电混动)技术为 " 过渡支点 "。
" 林肯 Z、冒险家、航海家的电混版已经很成功,福特 FHEV 技术和丰田一样强,在油耗、续航、动力上平衡得很好。这是我们巩固燃油车市场的‘利器’。"
同时,他也坦言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中国未来可能没有纯油车,会是电混、插电、增程等电驱为主的形式,所以我们也在布局这些技术,但节奏不会冒进。"
这种 " 不冒进的稳 ",也源自于福特体系的 " 用户先导 " 逻辑。
据贾鸣镝透露,林肯在启动新能源规划前,花了半年时间回答 " 灵魂三问 ":
" 福特会先问‘你的用户是谁?他为什么买你不买别人?你能提供什么不一样的?’不是先看技术多牛,而是先看用户要不要。"
" 这和‘技术先行’的思路不一样,但能避免‘为了电动而电动’的浪费。" 贾鸣镝说。
而对于目前行业内普遍的 " 光速上新 " 现象,他也表达出林肯对于稳的追求。
" 一款车研发缩到 24 个月已是极限,必须经历两次冬试、两次夏试。但凡比这短的,一定没做完完整测试。林肯不会边开发边上市,这是百年豪华品牌的责任。"
【成都,成都】
" 成都对林肯有特殊意义。"
连续两年来到成都车展,贾鸣镝也表达出成都对于林肯的重要意义。
首先,是 " 市场核心 "。
" 四川是西区重点市场,成都、重庆对整个西区影响太大 。 林肯成都的 4 家经销商现在状态都很好,这是品牌的‘区域根基’。" 贾鸣镝说。
其次,是 " 用户契合 "。
" 成都用户会享受、肯为享受花钱,甚至愿意提前消费。这和林肯的‘豪华体验’定位太契合了。而且西南多山地、多复杂路况,刚好是‘全路况豪华’的天然检验场,用户能亲身感受到林肯的稳和舒适。"
目前,这种契合,已转化为实际成果。
比如林肯 Z 的 " 一口价 " 调整,就是针对区域市场的精准动作。" 我们内部争论了两个月才定下来 。选林肯 Z 是因为它是唯一的轿车,不影响 SUV 体系,还能快速提升保有量,给经销商售后‘造血’。调整后林肯 Z 销量翻倍,林肯市占率也从年初的 1.5%~1.6% 回升到 1.8%~1.9%。" 贾鸣镝指出。
在他看来,区域深耕不是 " 撒网 ",而是 " 扎桩 "。
" 西南市场的核心是四川,我们在云南、贵州、广西的网络布局和用户开拓,都围绕成都这个‘锚点’展开。把一个区域做透,比在十个区域‘浅尝辄止’更有价值。"
【总结】:
当行业陷入 " 颠覆式创新 "+" 唯快不破 " 的集体焦虑时,林肯所坚持的 " 稳 ",始终是 " 抓核心、弃虚功 " 的战略定力。
" 稳不是不行动,是不盲目行动。经销商的盈利问题、用户的选择理由,这两个核心问题不解决,再炫的战略都是空中楼阁。" 贾鸣镝强调。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2025 年成都车展上林肯所反复强调的 " 稳 ",并不是一个吸引眼球,创造流量的故事。但如果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看,这反而是一种难得的清醒。因为林肯要做的是穿越市场的周期,一直在市场健康发展。
所以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市场里,真正的破局,往往不是什么追到风口的妙招,而是扎稳根基。毕竟, 渠道健康了,就能接住用户;产品精准了,就能留住用户;品牌清晰了,就能打动用户。
一切由此,就形成了一个能健康持久发展的闭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