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09-06
IFA2025首日观察:不再堆料和画饼,场景创新成第一关键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5 年 9 月 5 日,IFA 2025(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正式开幕,作为全球三大消费电子展会之一,IFA 2025 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雷科技派出的史上最大规模海外报道团 " 雷科技 IFA25 报道团 " 已在柏林现场各就各位,对 IFA2025 进行现场、立体和一手报道。

与年初的 CES 和 MWC 不同,IFA 会展更偏重于「务实」,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不给用户「画饼」,在 IFA 上展出的各种新品基本都能在几个月内就买到量产版本。而这或许就是 IFA 能够从 1924 年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在 IFA 2025 的首日,来自全球各地的厂商们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产品和趋势呢?以下是雷科技 IFA 报道团的一些观察。

" 堆料 " 不再主流,创新和务实相得益彰

从本届 IFA 的主题「Innovation,Connectivity,Sustainability」能看出,可持续创新是此次展会的风向。虽然每一届大型展会,厂商们都把创新挂在嘴上,但有不少产品只是挂了个「创新」的名字,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实际提升,甚至还有不少产品更新一代后就没了后续。而在可持续创新上,来自国内的坦途科技旗下高端智能出行品牌 NAVEE 就相当有话语权。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走进 Hall 10.2 展厅,就能看到以智能出行生态为主题的 NAVEE 展厅,其展出的诸多展品吸引了大量科技爱好者的目光。

详细来说,本次 NAVEE 共展出了包含高端越野电动滑板车、城市通勤电动滑板车、儿童智能电动滑板车、高端电助力自行车、复古跨骑电摩和智能高尔夫球包机器人等多个系列的产品,几乎涵盖了用户日常出行的所有使用场景。

而其中最吸引雷科技的莫过于全新的 XT5 系列高端越野电动滑板车,它在用户最在意的动力、骑行平衡性、加速性、舒适性和续航表现上有了极大的提升。

例如在大家十分看重的电机方面,NAVEE XT5 Ultra 搭载了一套行业首创的双电机全轮驱动系统,其功率达到了惊人的 2200W*2。

作为对比,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电动滑板车功率还停留在 500W 上下,峰值功率也一般就在 800W 左右,高功率电机除了能带来更大的低扭和更高的极速外,还能帮助用户翻越一些高坡度的长上坡以及一些极端骑行场景,NAVEE 官方表示它们能够轻松征服 45° 的极端坡度,换句话说,哪怕是一些极为陡峭的长上坡,NAVEE XT5 Ultra 都能带你轻松抵达目的地。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而第二个吸引雷科技的点是越野,没错,NAVEE XT5 系列是市面上为数不多支持全地形越野的电动滑板车。为了让 XT5 系列能够在各种路况上稳定行驶,NAVEE 在滑板车上搭载了前后中置悬挂系统。是的你没有看错,一台电动滑板车用上了不少电动摩托车都没有的双中置悬挂系统,这套系统能极大地缓解车辆在经过大坑或障碍物时带来的颠簸感,从而给用户带来稳定且舒适的骑行体验。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然后是定位儿童市场的 K100 系列智能电动滑板车,其最大优势是拥有实时定位功能,这一点想必不少家长都能理解。如果家长担心孩子跑得太远会遇到危险的话,也可以提前在 APP 中规划一个指定区域,当定位系统监测到其已行驶出指定区域时,就会通过警报的方式回传到 APP 上。

而在行驶安全性上,NAVEE 同样为其配备了小型杠杆鼓刹制动系统,既能快速刹停,又能确保停车平稳,家长也可以在 APP 中自行设置其最高行驶速度,让孩子在玩耍过程中既能享受到电动滑板车带来的快乐,又能保证自身的安全。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此外,NAVEE 在会展上发布的 Birdie 3 系列智能高尔夫球包机器人、SP01 高端电助力自行车以及 SK01 复古跨骑电摩就不在这里一一进行讲解了。

但从其如此丰富的产品矩阵背后,我们能够看出 NAVEE 对用户需求有着精准的掌控,同时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突出的产品创新能力。其实智能出行也跟智能手机市场有些相似,很多厂商只是一味地往产品上「加料」,用高配置来拉高产品的定价,但却很少考虑到这些配置是否真实有用。

而 NAVEE 在本届 IFA 上展出的多款产品能让我们看到它们对于每一个用户群体的骑行需求和场景都是「了如指掌」,像喜欢外出游玩的用户,NAVEE 给了大功率电机和高性能减震系统,像日常通勤的用户,其则提供了卓越的续航能力,针对儿童用户,它们更是配备了一系列的定位和安全设置。NAVEE 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电动出行工具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一种为生活增添温度的存在。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而 NAVEE 对于智能出行市场的新理解也为它们带来了出色的成绩:产品遍及 60 多个国家,拓展了丰富的线上和线下渠道网络,在德国、荷兰、西班牙、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均设立了销售与服务网点;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营收实现连续两年翻倍增长。

不难看出,在本届 IFA 上展出的产品不再是一味地「堆料」,而是真正将相应技术嵌入到硬件产品中并带来实质的变化和提升,以 NAVEE 为首的智能出行厂商,也必然会带来更多出色且可靠的产品。

多场景、全生态:本届 IFA 的最大共同点?

要说本届 IFA 2025 最大的共同点,雷科技认为是「全生态」,无论是家电厂商、智能终端厂商还是智能出行厂商,它们都在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态。以我们熟知的 ANKER 安克创新为例,它不但在 IFA 上发布了自家的多款充电头新品,还带来了一系列与家庭用户息息相关的产品,让用户在各个领域中都能选择或购买到自己信赖的品牌。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例如在本届 IFA 展会上,ANKER 作为 IFA 官方合作充电伙伴,不但为参展人员提供了充电服务,Anker SOLIX 也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手势触控的充电桩 V1 Smart EV Charger,其搭载了 IntelliGesture™ AI 手势识别技术,还支持根据实时电价和太阳能发电的情况,以最划算的方式给车辆充电,帮用户省钱。

而另一款有意思的产品是首款个人级 3D 纹理 UV 打印机 eufyMake UV Printer E1。其最大的特性是降低了使用门槛,传统的 UV 打印机不但体积硕大,而且操作十分繁琐,不是专业人士很难打印出合适的画作,eufyMake UV Printer E1 不但解决了这两大难题,而且还能通过 Amass3D™ 技术在画布上堆叠出高达 5mm 的立体浮雕,甚至还能利用双激光和摄像头实现纳米级扫描,确保在异形表面也能正面打印,告别扭曲变形的困扰。

eufyMake UVPrinter E1 的面世可以说精准抓住了用户的痛点,让用户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产品的定义者。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此外,安克创新旗下的领域品牌声阔品牌还发布了睡眠耳机 A30,它能通过三重降噪遮鼾技术与 AI 脑波音频,有效应对睡眠场景下的噪音困扰,舒缓精神压力,提升深睡时长。关于这款产品可以期待一波雷科技后续的评测。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其实光看这几款产品的定位我们就不难看出,安克创新已经不想做用户眼中只专注于「给手机充电」的配件厂商,不只是给手机做做配角。如今的安克创新正在逐渐将自己的品牌从数码配件延伸到家庭、办公、户外、出行等多种使用场景,试图通过一个由 AI 和机器人技术驱动的硬件生态,全面渗透进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安克创新,其他中国品牌也在 IFA 2025 上引领着全球消费电子的潮流。例如以海信、TCL、长虹为首的家电企业,展出了旗下的全新旗舰产品,凭借更先进的控光技术和全新面板,树立了电视的新标杆。

电视,仍是 IFA 的明星产品

熟悉 IFA 会展的读者们应该清楚,IFA 的主角依旧是大家电产品,而在大家电产品中最受关注的,永远是电视。

而在电视市场,中国企业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遥遥领先」,年初海信所发布的 RGB-Mini LED 电视不但兼顾了 QD-Mini LED、QD-OLED 两种技术优势,还规避了控光、能耗、亮度等方面的缺点,也让海信再次成为电视行业的领军者。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在本届 IFA 2025 上,海信带来了全球最大 116 吋 RGB-Mini LED 电视 UX、RGB-Mini LED 电视新品 U7S Pro、最大可定制到 271 吋的 Micro LED 巨幕,还有全球首款 100 吋可卷曲激光影院等全场景的超大屏黑科技「狠活」产品。

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全球首款量产 RGB-Mini LED 超旗舰电视 UX,这款全球最大 116 吋的巨幕直接把液晶显示的天花板再抬一层:通过 RGB-Mini LED 发光芯片、信芯 AI 画质芯片 H7 的核心算法升级进一步解封硬件性能,实现最高 100%BT.2020 高色域、100% 色纯度、低蓝光护眼等出色表现。其内置全球首颗光色同控 AI 画质芯片 H7,支持行业量产最高的 3×10240 分区控制,以及行业最高的 108bits 控色精度。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而 RGB-Mini LED 电视新品 U7S Pro 也在 IFA 迎来全球首秀,海信通过技术攻关和产业链高效整合,把应用在 10 万元级电视 UX 上的同款技术普及到全球爆款 U7 系列上,完整继承了「高色域、高色纯、高精度控色、低蓝光护眼」的核心优势,价格却更亲民,被业界称为「最值得买的 RGB-Mini LED 电视」。

除了超大屏天团,海信还带了显示器大圣 G9、艺术电视、大白闺蜜机等人气产品,覆盖电竞、家居等多元场景,把「全品类显示布局」的实力秀得明明白白。

除了海信,TCL 也在 IFA 2025 上带来了一众新品,凭借全球领先的大屏显示和 QD-Mini LED 技术、AI 科技及全品类智能终端产品和解决方案,正式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例如行业首款第四代液晶电视 Q10L Pro,其就搭载了万象分区控光技术、全新的绚彩 XDR 与量子点 Pro 2025 技术,让电视画面不但足够亮而且色彩也出众;内置的 TSR 自研 AI 画质芯片和伏羲大模型能根据不同内容类型、画面特征和观看习惯进行实时画质优化,比如看电影会增强暗部细节,看球赛则提升运动清晰度。也就是说,TCL Q10L Pro 理论上可以真正做到「你看得越多,它越懂你」。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再比如 TCL 还将 QD-Mini LED 显示技术用在了超宽显示器上,本届 IFA 展会上展出的 QD-Mini LED 电竞显示器 57U9,其不但拥有准 8K (7680x2160)分辨率、120Hz 刷新率,还拥有不少 Mini LED 电视都难以企及的 2304 分区背光。

超高分区 Mini LED 背光技术的应用,更是让 57U9 在对比度方面达到了 100 万 :1,让黑色更加纯粹,亮部更加耀眼,从而带来极为沉浸的视觉体验,成为不少专业人士的「称手兵器」。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另外在空调和冰洗领域,TCL 也发布了主打 AI 睡眠功能的 TCL 小蓝翼 C7 新风空调、AI 超级筒洗烘一体机、冰麒麟磁鲜冰箱等等等等。

更有意思的是,TCL 还展出了大量手机、平板电脑、儿童手表、AR 眼镜等各种智能终端产品,让用户们明白 TCL 不仅仅是在电视领域发光发热,在电竞、手机、平板电脑、VR 设备等领域中也有它们的身影。

老牌家电厂商长虹,本次也在 IFA 会展上带来了特别有意思的熊猫主题全家桶。其中长虹 AI 电视搭载拟人化智能体「熊猫小白」,在大模型集群、算力集群、AI 集群、感知集群的强大支撑下,让其具备思维能力、记忆力和自我学习持续进化的能力。用户可以通过该智能体一键「进入」熊猫乐园,并将四川竹林生态浓缩于交互系统和内容之中,足见长虹的用心程度。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这也凸显了长虹的两个发展维度:一是国际化,二是将中国文化融入到产品当中,从而构建起完整的品牌价值。

别忘了,除了中国厂商,三星也是电视领域的佼佼者。三星带来了自家首款 Micro RGB LED 背光电视,其使用了三星自研的 Micro RGBLED 技术,在面板的背面精细地排列了可独立控制、单颗尺寸小于 100 微米的红、绿、蓝三色 LED 芯片,此外电视还采用了 Micro RGB AI 引擎,通过 AI 技术可优化画质与音效。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虽然从参数来看,三星 Micro RGB LED 背光电视对比起国产厂商不算亮眼,但三星作为老牌厂商,在面板和色彩方面的调校完全不输国产厂商。

不过让雷科技有些意外的是,LG 在本届 IFA 上的重点从电视转变成了定制电器,LG 表示它们将针对欧洲的住房结构提供各种量身定做的家电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各家电。它们的目标是在 2030 年前将欧洲市场销售额提升 10 倍以上,并成为该市场中排名前五的品牌。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从年初海信「一枝独秀」到 IFA 2025 上「群芳争艳」,我们不难看出 RGB-Mini LED 的广阔前景,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赛道,可以进一步增加技术多样性,降低成本,为产品推广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一次的显示技术革新浪潮,是由我们中国引领的,这意味着未来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的规则,将由中国企业主导重新书写。

而从中国家电品牌成为 IFA 主力军的背后,也体现出中国企业从「出口贸易」向「本土化运营」的战略转变。例如目前,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家电企业已经在欧洲实现研发、制造、营销一体化,同时,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意大利建立基地以及智能家电研究院等,TCL 在波兰的工厂产能得到大幅提升等等。

可以肯定的是,来自中国的企业,将会在未来继续领跑欧洲市场。

个人设备再更新,AI 依旧是主旋律

IFA 的多元化趋势在不断提升,除了上述提到的产品外,AI 智能终端也是本届 IFA 上的明星级产品。但不同于我们传统印象中的 AI 服务,IFA 上的 AI 元素更多体现在具体的 AI 概念产品上,比如基于 AI 的翻译耳机、基于 AI 的全屋智能系统,以及大家熟悉的 AI 手机与 AI PC。

在 IFA 这种国际性展会上,AI 翻译产品一向比较受欢迎,而时空壶和未来智能无疑是两家值得关注的中国厂商。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时空壶推出了全新的 W4 AI 翻译耳塞,这是同类产品中首款将骨声纹传感器语音捕捉与尖端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相结合的耳塞。至于为什么是耳塞而并非主流的入耳式耳机设计,时空壶表示它内置了骨传导声纹传感器,依靠捕捉用户说话时颅骨的振动来拾取声音。再加上全新升级的 Babel OS 2.0 翻译系统,让它像人一样理解对话的语境,智能区分出发音相似但意思完全不同的词语,从而提供更流畅准确的翻译结果。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就雷科技现场的体验来看,全新形态的 W4 AI 翻译耳塞确实大幅压缩了翻译耳机的响应时间,真正做到了「无感翻译」。

未来智能也在 IFA 展台上带来了两款新品讯飞 AI 会议耳机 Pro3 与 Air2,不仅延续了此前基础的录音转写、实时翻译、摘要待办提取、智能问答等 AI 功能,更在此之上实现了创新升级—— AI 脑图生成以及根据职业定制化摘要的功能,满足了不同行业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深度问询支持多条记录及记录外的拓展提问,AI 可基于语义分析提供精准答案;离线翻译及 AI 嘴替功能进一步确保了用户在各种场景下都能与国外客户实现无障碍沟通;最新升级的 " 你好,小万 " 语音唤醒功能则无需任何手动操作便能即刻唤醒语音助理,无论是办公会议还是生活日常,有问必答。

功能层面的多项突破,让 AI 耳机真正开启从 " 录音工具 " 向 " 办公助理 " 的演进之路。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至于 AI PC 等智能设备,想必大家也再熟悉不过了:联想、宏碁、雷神、积核在 IFA 期间发布了大量的 AI 产品。其中联想发布了名为 ThinkBook VertiFlex Concept 的概念笔记本,它搭载了一块能够自由旋转的显示屏,能够在传统的横向模式和纵向模式之间自由切换;灵动 AI 电脑支架则能通过摄像头、麦克风和扬声器,提供自动面部跟踪、语音控制和人体工程学健康功能,确保用户能随时保证自己处于最佳的使用角度。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除了形态上的创新,联想也接连发布了 P1 Gen 8、P14s Gen 6、P16s Gen 4、P16 Gen 3、P16v Gen 3 六款 AIPC 设备,进一步丰富了用户 AI PC 的选择。

我们熟知的荣耀,也在 IFA 展会上展示了最新发布的荣耀 Magic V5 及平板、PC 产品,从 2016 年开始,荣耀就一直积极布局 AI 技术,从最初的让 AI 优化手机影像,到后期让 AI 彻底融入系统底层,如今的荣耀已经用 AI 技术构建起了一个全场景的智能生态。

纵观 IFA 上的 AI 硬件,大家都在试图用 AI 讲述智慧场景的故事。从整体的大趋势来看,家电行业的竞争已经从单品转向了构建生态。在背靠不断进化的大模型、生成式 AI、AGI 等技术的情况下,可以肯定的是 AI 硬件在未来还将再次迎来新变革。而未来的 AI 硬件,也会从产品的角度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写在最后

自从科隆家电展停办后,IFA 就成了中国厂商走向欧洲市场的最佳跳板,这个展会对于它们来说不仅是一次展现自己实力的机会,更是能以此去了解当地用户和市场需求的关键渠道。

这也是 IFA 的独特价值:它让我们得以在同一个舞台上,看到家电巨头、PC 厂商、新锐创业者以及跨界玩家的同场竞技,看到行业如何在不同方向上尝试回答同一个问题——用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创新?

(图片来源:雷科技 IFA 现场摄制)

虽然今天只是 IFA 2025 的第一天,但雷科技已经感受到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强大影响力,除了我们熟知的家电、数码领域外,中国企业们在智能清洁市场和智能出行市场中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未来,中国品牌在技术创新和本地化运营上仍需持续投入,以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同时,通过 IFA 这样的平台,国内企业将继续在全球科技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

9 月 5 日 -9 日,世界最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 IFA2025 在柏林盛大开幕。

联想、海信、TCL、美的、长虹、海尔、时空壶、未来智能、安克、绿联、云鲸、追觅、MOVA、添可、影石 Insta360、大疆、万得厨、涂鸦、徕芬、影目、Rokid 等中国科技巨头云集柏林,向世界呈现中国 AI 硬科技的统治力。

雷科技 IFA2025 报道团已在现场就位,对 AI 硬科技的新趋势,特别是中国品牌在世界级大秀进行全程追踪报道,敬请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电动滑板车 智能出行 ces 机器人 柏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