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车市 09-06
从极狐T1到银河 M9,成都车展在玩一种更新的越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最近两年在汽车圈里," 越级 " 已经成为了新车上市时的必备属性。

刨去市场内卷带来的一系列竞争,使得新产品不得不 " 越级 "," 越级 " 的流行,本质上还是因为在更加成熟的市场上,用户在变得更挑剔。

以前,买车 " 物超所值 " 属于 " 赚了 "。但现在,这已经成为基操。因为挑剔的用户,已经把 " 超额体验 " 当作了日常。

那什么才是越级?30 万的车有 100 万的配置,或许是 " 越级 "。但这种 " 越级 " 往往会被扣上 " 楞堆料 " 的帽子。况且,这类情况多数也是:体验形似而非神似。

所以,对于真正务实的用户来说," 越级 " 就是能用同级的价格,买到向上一个台阶的产品。用突破本品类的产品力,触及到更高一级且合理的价值边界。

而价值点,也聚焦在用户最关心的几个维度:空间、驾驶与配置水平。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极狐 T1 可以说是对 " 越级 " 这个概念理解的最为深刻的新车之一。同样,还有几台新车也同样具备着这样的 " 素质 "。那现在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极狐 T1:很 B 级的 A0 级】

极狐 T1 可以说是最近热度极高的一款小车。

8 月 22 日刚开始预定,2 小时订单就突破了 11068 台。能这么火,说到底是这台 A0 级小车,这次真的带来了 " 超预期 " 的产品。一方面,是很多配置做到了同级里的 " 独一份 "。另一方面,则是某些指标已经能够对标甚至超过更高一级别且更贵的车型。

所以,极狐 T1 就实质性的做到了 " 花小钱办大事 "。而且,各项产品力都让这台小车,要比认知中的 " 更大 "。

第一点,是整体设计风格。A0 级小车,通常都会走 " 可爱风 "。比如,和极狐 T1 同级的吉利星愿。但极狐 T1 显然想让自己变得 " 更成熟一些 "。整体走的是运动和科技的风格。所以,尽管其定位是轿车,但实际上从视觉上看,已经有了 SUV 的样子。

而且 0.64 轴长比,0.85 的高宽比不光是对标了 B 级车,也让这台车看着比 4337mm 的车长更大。此外,同级少有的贯穿式前大灯和 18 寸双色轮毂,也进一步提升了这种 " 大感 "。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空间表现。这是极狐 T1" 越级感 " 最强烈的部分。

2770mm 的轴距在同级别里找不到对手,这也比级别更高的奥迪 Q3 多出了 90mm。前后排距离更是达到 903mm,甚至比奔驰 GLC 还长 62mm。后排头部空间也有 981mm,1 米 85 的高个子坐进去,头部能留一拳多空隙,膝盖也碰不到前排座椅。

后备厢更不用说,常规容积就有 459L,一家五口出门放 8 个 20 寸行李箱没问题。要是去露营,把后排座椅放倒,容积能扩到 1352L,天幕、帐篷、折叠桌椅全塞进去还剩空间。并且前排座椅只需 15 秒,就能一键放平变成一台床车。

此外,极狐 T1 还有 32 处储物空间:门板上能放雨伞,副驾有隐藏挂钩挂早餐,中控台下的中空设计,放个随身小包也没问题。

第三点,是座舱的乘坐体验。同级唯一的 " 极净座舱 ",新车坐进去完全没异味,因为极狐从源头就控得严:全系标配吸附降解材料。而且内饰质感也不像几万块的车,仪表板用的是 Microcloud 纤维绒皮革,摸起来质感细腻。

座椅是云感环抱设计,贴合身体曲线,前排还带通风加热和记忆功能,家里人换着开,不用反复调座椅。

此外,就是驾驶层面。360 ° 全景影像,是其他品牌 10 万级以上车型才有的。窄路影像辅助、同级唯一的 50 米循迹倒车以及行业首搭的 " 随心转 ",让新手开车也没心理压力。

还有 L2 级驾驶辅助,早高峰堵车时能自动跟车,不用频繁踩油门刹车。7 种驾驶模式也够灵活,下雨天开 " 湿滑路面模式 ",车不容易打滑," 自适应模式 " 还能根据你的开车习惯自动调整,开着特别顺手。

续航和安全也没短板。425km 的续航,一周通勤下来基本不用充电,周末去近郊露营来回也够。冬天开电车最怕续航缩水,极狐 T1 搭载同级领先热泵空调,-30 ℃的极寒天气也能正常工作,还能省 15% 的电,比同级别车多跑 30 来公里。

电池用的是极光电池,PPB 级安全标准,比行业常见的标准严格 1000 倍。电池包还有 10 层防护,高速碰撞下电芯也不会变形。充电也快,30% 到 80% 只要 16 分钟,服务区稍微休息一会,就又能续上 200 公里。

而这么一圈盘下来,就会发现,结合极狐 T1 目前 6.88-9.38 万的预售价,确实已经做到了全方位的 " 越级 "。而这种 " 越级 ",也让极狐 T1 的整体价值力,触及到了更高一级的车型。

【MG4:再平权一把】

不可否认,现在极狐 T1 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在成都车展上市的 MG4。

这两台车在价格带、目标客群、续航水平和配置上都高度重合。而且 MG4 的打法非常直给:限时补贴价 6.58 万,把 430 公里级续航车型拉到了 7 万内,9 万多就能上到 530 公里。而 9.98 万甚至能买到现在业内第一个量产版的半固态电池车型。

在空间上,MG4 走的也是 " 小车大空间 " 的 " 越级 " 路线。93.8% 得房率、" 三层立体后备厢 "、1.87㎡大床房的 MG4 塑造空间越级的关键词。也由此强调了,两厢车对装载灵活性和多场景可塑性的新理解。

空间舒适性方面,MG4 具有全景天幕带电动遮阳帘,以及防晒玻璃和后排隐私玻璃,带来了同级里排在前列的防晒水准。30 处储物空间、亲肤材质、还有后排纯平地面,也都让其舒适性在同级中有着一席之地。

不过,极狐 T1 相比 MG4 会在细节上考虑的更多。前者有着同级最大的 2.34㎡天幕与全开式电动遮阳帘,露营或者强光通勤时,体验感也会更好一些。而且在储物空间的数量,以及场景适配性上,极狐 T1 倒也能胜任更多的用车场景。

再来看看与日常驾驶相关的层面。

首先,从智能和安全配置上看,MG4 搭载 OPPO 智行手车互联系统,兼容华为、苹果、安卓主流手机系统,配合高通 8155 芯片,车机操作流畅度较同价位搭载低阶芯片的车型有优势。14 项主动安全配置包含后向自动紧急制动、开门碰撞预警等功能,覆盖了日常驾驶中的多数安全场景。

其次,是动力和续航水准。这确实也是 MG4 在同级中所具备优势,且能够到更高一级车型的价值点。120kW 确实是同级同价位中的最强动力,远高于另一个同级热门吉利星愿。而续航,437 公里和 530 公里两种版本,也足以在同级里拿下榜一。甚至,对于那些紧凑级纯电 SUV 来说,这也是一个能打的数据。

所以说,MG4 能在市场构建出强竞争力的核心,就在于拿价格做前置的基础上,把空间、续航这两项硬指标做到了 " 越级 "。而极狐 T1 则更加注重在家用场景下,提升在细节上的质感呈现。当然,无论是 MG4 还是极狐 T1,这两台的进入市场,实际上也都在推动着纯电小型车在产品力上,已经进入到了全新阶段。

【荣威 M7 DMH:主要拼的就是续航】

成都车展上,9.78 万起售的荣威 M7 DMH,直接把 " 中大型混动 " 拉进十万级的讨论区间。

这台车的 " 里子 " 非常硬:同级最大容量电池、高能量密度电芯与进阶热管理带来 CLTC 160km 纯电。而满电满油综合实测突破 2143km,以及 2.57L/100km 综合油耗,也都拿出了 " 本不该在这个价位所应该有的水平 "。

配合 " 零自燃保障 " 与 " 三电终身质保 ",也把 " 长续航 + 低能耗 + 全生命周期踏实 " 做到了同级中的顶流。其背后的技术底座,是全栈自研的 DMH 6.0 超级混动:

48.1% 行业最高指示热效率的混动发动机、行业唯一发动机自主控制、首创 21 合 1 管理 PICU 与油电统管,AI 能量管理按路况智能分配油电资源,从 " 堆电池 " 跨到 " 算系统 " 的效率范式。

但 M7 DMH 并非 " 只卷参数 "。

设计上,是劳斯莱斯设计师约瑟夫 · 卡班操刀,直瀑式前脸与大气比例呈现出明显越级的豪华观感;同级唯一荣耀迎宾光毯、近 5 米车长与 2820mm 轴距,以及乳胶感慕斯舒压座椅这种细节,也把 " 面子 " 与 " 里子 " 缝合在每次上车的体感之中。

所以,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和极狐 T1 有了一种 " 隔空联动感 ":尽管定位和技术路径不同,但都在续航和设计层面,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并且,都在尽力让更舒适、更踏实,变得更加日常。

【吉利银河 M9:很会越级的旗舰】

尽管银河 M9 定位于自身体系内的旗舰,看似和 " 越级 " 并不沾边。但已经下探到 20 万以内的起售价,却明摆着这次要在市场中,打一手对更高价位和更高定位产品的 " 越级牌 "。

银河 M9 的 " 越级 " 重心,就压在了在同价位中,配置体验的全面升级。

六座布局、" 满配 " 座舱与高阶辅助的组合,都让其具备了参与更高一级市场竞争的价值储备。

前排 30 英寸一体屏 +12.66 英寸仪表的 " 可同屏共用 " 中控视觉方案,后排吊顶 17.3 英寸 3K 娱乐屏配合 27 扬声器 Flyme Sound 音响,以及冷暖箱、多模式按摩与更高阶的座椅电动化,直接把 " 旗舰级豪华的感知点 " 堆在用户伸手可及处的价位里。

而在智能辅助驾驶层面,M9 搭载的是千里浩瀚 H5 驾驶辅助方案,双 Orin X 芯片带来 508 TOPS 的计算通量,落地即用的驾驶辅助,覆盖更多通勤与旅途场景。这就意味着银河 M9,是用用 " 更强的可感知配置 " 取代 " 抽象的豪华名词 ",并且把旗舰体验的门槛继续下探。

而门槛的下探,本质上就是产品越级的体现。

所以,这一套的产品价值观,就和极狐 T1 的配置观形成了呼应。极狐 T1 在 A0 级里引入可编程的座舱,这就是 " 能被反复感知 " 的好用配置。同样,银河 M9 在更亲民的预算力,也在尽力把豪华感塑造的更高。因此,就算这台车定位不同,但也都是同样把更好的体验,变得更常见。也就让这两台车,有着关于 " 越级 " 的共同理解。

【总结】

如果说 " 越级 " 曾经是发布会上的修辞,今年成都车展更像是从噱头变得更加务实的转折点。

极狐 T1 用 " 设计 + 空间 + 续航 + 驾驶 + 配置 " 的体验全面升级,把 A0 级做出 B 级体感。MG4 以 " 低价格 + 半固态 + 高续航 " 在做技术平权。而荣威 M7 DMH 也把 " 真长续航 + 真低能耗 " 与 " 豪华美学 " 做成了同一件事。银河 M9 则把旗舰配置的门槛继续下探。

而这也恰恰体现出真正的越级,再也不是无端的堆料,而是让 " 越级 " 后的产品力,让用户觉得 " 每一处都对我,真有用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成都车展 奔驰glc suv 轮毂 轴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