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09-06
指尖传承非遗 童心匠制温情 新学期把宋锦冰箱贴、掐丝珐琅书签送伙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学期开始," 老 " 同学见面,在孩子们分享的假期收获中," 非遗 " 项目体验成为 " 顶流 " 话题,不少同学还带来了自己体验课程中制作的成品作为送给小伙伴的礼物。老祖宗 " 严选 " 的各种手艺,跨越百年千年,带给新时代孩子们的是惊艳过后的自豪。而且,更多的 " 非遗 " 项目进入社区,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感知了传统文化,体验了工匠精神。

" 这是我用宋锦技法做的冰箱贴,带给好朋友们做纪念。" 住在南开区海河广场社区的小学生茗茗用自己的小手工和伙伴们分享假期的欢乐。前不久,鼓楼街少工委联合区文联、区民协等单位开展了 " 宋锦焕彩进社区,巧手传艺暖民心 " 主题实践活动。

冰箱贴可以是各种新材质的,河西区太湖路街秀江园社区的小朋友们做的就是独具民族特色的 " 苗银 " 冰箱贴。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敲敲打打、拼拼贴贴中变得生动有趣,成功点燃了孩子们对这项传统工艺的好奇心。在孩子们的巧手中,银箔片上神奇地 " 生长 " 出清晰的蝴蝶、藤蔓、葫芦等各种寓意美好的图案。

为了让青少年零距离体验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天津市青少年事务社工管理服务中心组织全市青少年事务社工广泛开展 " 兴‘津’彩之夏,耀‘青’彩苍穹 " 主题活动。带着 " 非遗 " 项目走进社区,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和平区青少年事务社工于涵在香榭里社区为孩子们生动地介绍了掐丝珐琅的历史沿革及其在 " 燕京八绝 " 中的重要地位,并带领孩子们上手实践,大家将天津元素融入掐丝珐琅书签的制作中,使书签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充满了浓浓的天津味道。小书签也成了同学们新学期带给伙伴们的美丽小礼物。

滨海新区青少年事务社工张晓在汉沽街田华里社区指导青少年用染色羽毛变废为宝,制作环保点翠胸针和发卡,同学们化身 " 点翠匠人 ",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道工序。南开区万兴街兴泰路社区的孩子们在 " 感受非遗魅力,巧做仿烧蓝发簪 " 的活动中,感受着指尖创造奇迹的兴奋。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先将仿釉料与水油混合,再小心翼翼地拿起画笔,在发簪底托上细心地填充各色的釉料。一件件色彩艳丽、独具匠心的仿烧蓝发簪逐渐呈现在他们手中。

孩子们亲手做的胸针、发簪等饰品,都凝结着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和理解,他们把自己的作品送给妈妈,送给同学和老师," 非遗 " 不仅让孩子们长了知识,还学会了用行动表达爱。(记者   任悦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天津 艺术 太湖 文化自信 滨海新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