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09-06
小米手机30万小时测试遭群嘲?米粉直呼:解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9 月 6 日消息,今天一大早小雷就刷到了关于小米手机测试的话题热搜。关于这个话题,网友们吵得不可开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缘由。

起因是一位网络博主针对网上攻击雷军 "30 万小时手机测试 " 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认为单单只抓住 "30 万小时 " 这一点就攻击人家,明显存在逻辑漏洞。

这就好比学生迟到老师经常会说的一句话:" 你迟到一分钟,就相当于耽误了班里 38 位同学的学习时间,也就是耽误了全班 38 分钟。"同样,汽车行业测试跑 1500 万公里,自然也不可能是一辆车跑 1500 万公里。要按这么算的话,那不得跑个几十年 ......

图源:微博

其实所谓的 "30 万小时手机测试 " 是指:一款手机同时用几千台测试机,以及模拟使用场景测试了几个月,30 万小时是累计总时长。

但恶意攻击的人不会这样想,只会抓住其中漏洞,再借助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速扩散 " 谣言 ",导致不少不知情的网友被牵着鼻子走。看似有理有据,实际上凭借情绪认定事实。

对此,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也发表了说明:"30 万小时手机测试 " 本身就是行业标准说法。

的确,在做手机这方面,小米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如果要真细算下来 30 万小时测试的话,那么一台手机得经历多长时间才能真正上市啊,恐怕花都谢了十来回。

另外王化认为,隔行如隔山,有些专业化的东西不是所有人都能接触到的,也不是九年义务教育完全覆盖的。互联网能让更多人接触到自己知识面以外的信息,这是好事。但要是盲目凭借自己所认为的知识去进行一些科普,去阴阳专业产品,就不应该了。

其实关于这个测试问题,早在 2022 年的时候,小雷就有所耳闻了。当时也是闹得沸沸扬扬,主要是因为此前雷军在介绍小米手机时曾提到,小米手机都经过 30 万小时测试,以此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属实没想到,这冷饭是炒了一年又一年。

但也不得不说,能做公关部总经理的,的确有两把刷子。这次王化一句行业标准说法,直接打破了网友们的质疑声。

图源:小米官网

不过小雷认为,想要彻底消灭质疑声,怕是长路漫漫啊。

相信大家都知道,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本各行各业都逃不了被质疑。无论是手机、汽车行业,还是餐饮、服务行业,总有不同的声音和说法。正常来说,大家一起维护市场是好事,毕竟有些方面的确做得还不够。但也不乏有些人,借此来牟取自己的利益。

就拿小米来说,这两年风波不断升级。

最新一期就是这个 "30 万小时手机测试 " 了,再往前翻翻就是自研芯片、小米 SU7 高速起火事件、小米 SU7 碳纤维前舱盖质疑等。要是令小雷印象深刻的,还得是 2024 年年底那会,上万水军利用软件生成各种虚假信息传播,操控上万个社交账号发布,导致谣言四起。

而且除了小米以外,华为、比亚迪等国产品牌都曾被大面积传播谣言,一度消耗用户们的信任值。尽管后面发声辟谣,但质疑的种子早已被种下 ......

图源:网络

而且现在的互联网传播往往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情绪化的争议往往要比事实传播得更快。所以凡事都需要具备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要当了墙头草,哪边风吹哪边倒。毕竟网上信息多如牛毛,还是让子弹多飞一会。

话说,你们刷到过最离谱的谣言有哪些呢?

9 月 5 日 -9 日,世界最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 IFA2025 在柏林盛大开幕。

联想、海信、TCL、美的、长虹、海尔、时空壶、未来智能、安克、绿联、云鲸、追觅、MOVA、添可、影石 Insta360、大疆、万得厨、涂鸦、徕芬、影目、Rokid 等中国科技巨头云集柏林,向世界呈现中国 AI 硬科技的统治力。

雷科技 IFA2025 报道团已在现场就位,对 AI 硬科技的新趋势,特别是中国品牌在世界级大秀进行全程追踪报道,敬请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米手机 小米 互联网 雷军 一年又一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