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9-06
红外镜头下的宇宙摇篮:Pismis 24 星团新图曝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IT 之家 9 月 6 日消息,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官网于 9 月 4 日发布博文,分享了一张新图片,展示了星团 Pismis 24 的壮观影像,该星团位于距地球 5500 光年的龙虾星云(Lobster Nebula,NGC 6357)核心区。

原图大小为 122.4 MB,点击这里直接下载 TIF 格式,原文地址可以访问这里。

这张图片由韦布空间望远镜的近红外相机(NIRCam)拍摄,在红外波段抓拍到数千颗珠宝般璀璨的恒星,并通过合成呈现了恒星形成的混沌之美。

图像中心最亮区域,是双星系统 Pismis 24-1,这个曾经被认为是已知最大质量单星的天体,现已被证实由至少两颗恒星组成,质量分别为 74 和 66 倍太阳质量,仍属于迄今发现的最大质量恒星之列。IT 之家附上相关视频如下:

虽然在此影像中无法分辨出个别恒星,但这两颗恒星都位于锯齿状橙色尖峰上方的恒星群中心,最高尖峰正指向该位置。

星团中质量最大的成员会呈现六芒星衍射斑,而数百至数千颗较小的成员星根据恒星类型和包裹它们的尘埃量,则呈现白色、黄色或红色。

这张图片被天文学家认为是恒星形成机制的可视化解读。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形成高密度区域,在质量累积至临界点时即触发恒星诞生。

新生的恒星通过核聚变点燃后,又会通过电离氢气体和产生大规模恒星风反馈作用于星云环境。这种反馈机制压缩周围尘埃,进一步促进新一代恒星形成,构成恒星诞生与星云演化的循环系统。

为帮助理解图像中的空间尺度,研究人员指出图中最长的尖峰结构从顶端至底部长达 5.4 光年,仅该尖峰顶端的宽度即可容纳超过 200 个太阳系并列排列。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图像仅覆盖 NIRCam 相机的视场范围,实际星云结构向四面八方延伸更远,暗示着还有更多恒星形成活动未被纳入镜头。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it之家 詹姆斯 核聚变 空间望远镜 龙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