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9 月 3 日,数据标注巨头 Scale AI 一纸诉状,将前客户关系管理负责人 Eugene Ling 及其新东家——估值已达 20 亿美元的 AI 初创公司 Mercor 双双告上法庭。Scale AI 指控,Ling 在离职时不仅 " 顺走 " 了上百份机密文件,更试图 " 策反 " 其最重要的客户。
这起诉讼的背后,是数据标注巨头 Scale AI 在接受 Meta 巨额投资后,正面临谷歌、OpenAI 等核心客户 " 众叛亲离 " 的尴尬处境。
一场由信任危机引发的行业变局已然上演。
图片来源:起诉书
窃密与 " 策反 ":一场有预谋的 " 叛逃 "?
诉讼文件揭露,这场 " 叛逃 " 背后是赤裸裸的利益驱动。新锐公司 Mercor 向 Ling 开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条件:承诺支付其从引入客户项目中产生毛利润的 20% 作为提成,前提是 Ling 能为公司带来超过 500 万美元的毛利润。
Scale AI 指控,Ling 在尚未离职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利用其职务之便,为新东家 Mercor" 站台 ",向其负责的重要客户(诉讼文件中代号为 " 客户 A")进行业务推介,并试图通过邮件等渠道直接 " 挖角 "。
" 客户 A" 的身份成谜,但 Scale AI 强调,拿下这笔业务将 " 为 Mercor 带来数百万美元的价值 ",而 Mercor 之所以聘用 Ling,正是看中了他与 " 客户 A" 的紧密关系。
更让 Scale AI 震怒的是,Ling 在离职前后频繁接触竞争对手,还疯狂下载公司内部资料。诉讼文件显示,Ling 在 2025 年 6 月至 7 月离职前的几周内,一边积极寻求外部工作机会,一边与包括 Mercor 在内的竞争对手进行接触。一个关键的细节是,就在 Ling 与 Mercor 的 CEO 会面后不久,其下载公司机密文件的行为频率骤然增加。
Scale AI 称,Ling 非法下载了超过 100 份机密文件,包括敏感的客户信息、业务运营策略、项目工作产品等,悉数转移至其个人云盘中。此外,他还创建了与 Scale AI 工作内容高度相关的文件夹,为转移 Scale AI 的业务做准备。Scale AI 认为,这是有预谋的窃密行为。
图片来源:X
9 月 4 日,Scale AI 传播副总裁 Tom Channick 在 X 平台强硬表态,"Mercor 数周以来一直拖延实质性沟通,起初否认存在窃取行为,并且拒绝调离该员工。我们不允许任何人通过非法捷径来牺牲我们的业务。"
各执一词:被告方 " 隔空 " 喊冤
面对来势汹汹的指控,被告方迅速展开了 " 隔空 " 反击。
9 月 4 日,事件主角 Ling 在 LinkedIn 上公开发声:" 刚得知自己被 Scale AI 起诉了。上个月,我从 Scale AI 离职并加入 Mercor。我知道这让我以前的团队感到不满,对此我深感抱歉。"
对于窃密指控,Ling 承认自己的个人谷歌云盘中确实存有旧文件,但坚称此举并无 " 恶意 ",且在 Mercor 的工作中从未动用过这些文档。他还透露,当 Scale AI 联系他时,他曾询问是否可以删除文件,但对方要求他 " 暂时不要动 ",因此他一直在等待进一步指示。
图片来源:LinkedIn
根据其 LinkedIn 公开资料,Eugene Ling 曾在 Scale AI 任职超过三年,历任多个管理岗位,主要负责企业客户关系与战略合作,并深度维系着公司 " 最大客户 " 的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Ling 的新东家 Mercor 也摆出了划清界限的姿态。Mercor 联合创始人苏里亚 · 米德哈(Surya Midha)在一份声明中坚决否认了公司使用过任何 Scale AI 的商业机密。他承认 Ling 在个人云盘中保留了一些旧文件,但坚称 Mercor 从未访问或使用过这些资料,目前正对相关情况展开调查。
米德哈强调," 尽管 Mercor 聘用了许多曾任职于 Scale AI 的员工,但我们对 Scale AI 的任何商业秘密均无兴趣。事实上,我们正刻意以不同的模式运营业务。"
他还补充道:" 六天前,我们已与 Scale AI 取得联系,提出让 Eugene 删除这些文件,或通过其他方式解决此事,目前我们仍在等待对方的回复。"
客户流失焦虑:Scale AI 后院 " 起火 "
图片来源:Scale AI 官网
为何 Scale AI 会对一次 " 挖角 " 如此大动干戈?这背后,是其早已深陷的客户流失焦虑。
今年 6 月,Scale AI 迎来了重要转折。Meta 豪掷 143 亿美元收购 Scale AI 49% 的股份,将其估值推高至惊人的 290 亿美元。
然而,这笔交易在推高其估值的同时,也让 Scale AI 的身份变得异常 " 尴尬 "。对于谷歌、OpenAI、微软、xAI 等众多既是 Scale AI 客户又是 Meta 竞争对手的巨头而言,继续将自己最敏感的 AI 模型数据交给一个 "Meta 系 " 公司,无异于将咽喉暴露给对手。
事实证明,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多方媒体报道显示,包括 Alphabet 旗下的谷歌和 OpenAI 在内的多家核心客户,都已开始减少甚至终止与 Scale AI 的合作。有消息称,Scale AI 最大的客户谷歌正在计划终止一份价值 2 亿美元的合同,而微软、马斯克旗下的 xAI 等巨头也纷纷重新评估与 Scale AI 的合作关系。
更讽刺的是,据知情人士透露,就连其大金主 Meta 内部的 TBD Labs,也并未将宝全部押在 Scale AI 身上,而是仍在继续与 Mercor 和 Surge 等第三方数据服务商合作。而这两家,正是 Scale AI 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有消息称,Meta 内部不少研究人员直言,Scale AI 的数据质量不及竞品。
Mercor 异军突起:" 博士军团 " 的精准打击
图片来源:Mercor 官网
在 Scale AI 陷入客户信任危机的背景下,以 Mercor 为代表的新锐竞争者,迎来了绝佳的突围良机。
作为一家成立不久的新公司,Mercor 已经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迅速崛起,估值已达 20 亿美元,并成功赢得了包括 OpenAI 在内的顶级 AI 实验室的青睐。
作为诉讼案的另一方,Mercor 的崛起并非简单的规模复制,而是源于其差异化的 " 精准打击 " 策略。与 Scale AI 以规模化的数据标注工场模式起家不同,Mercor 的商业模式堪称一支 " 博士军团 ",它更倾向于直接招聘生物学、法学等垂直领域的专家,直接参与大语言模型的数据训练与标注。
这种策略的优势显而易见:一方面,专业性更强,由博士专家标注的数据,其质量远非一般的标注员可比;另一方面,客户粘性也更高,因为顶尖的大模型公司在攻克行业难题时,需要的恰恰是这种稀缺的领域知识,而不仅仅是海量的低成本数据。
正因如此,尽管规模不及 Scale AI,Mercor 却在短时间内赢得了多家重量级客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