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09-06
《直播开国大典》:京城大派,国家气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式刚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震撼举行;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世界瞩目—— 76 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 成立之声 " 从这里发出。9 月 5 日晚,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田沁鑫执导的话剧《直播开国大典》在黄浦文化中心 · 大上海剧场上演,带领观众 " 亲临 " 历史现场。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子说,当卢海宇强忍伤痛焊接 36 个焊接点,她的心也深深被触动。" 国家话剧院以其精湛的艺术品质证明了其在舞台艺术上的探索精神——既守护历史记忆,亦拥抱舞台技术创新与现代表达手法,为主旋律戏剧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创作方向。" 在全场观众长时间热烈鼓掌后,一位资深话剧迷、中学校长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戏让上海观众再度看见了话剧舞台上的 " 京城大派,国家气象 "。

《直播开国大典》以 1949 年开国大典幕后电台广播故事为题材,将 " 谍战 "" 保密 "" 电台 " 等元素融入,共同组成这一场穿越 76 年的直播。在这个 " 打开手机就能看世界 " 的时代," 直播 " 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但 70 多年前,在设备简陋、技术匮乏的年代,有一群广播人,用超越时代的勇气和智慧,完成了这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任务——直播开国大典。1949 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技术骨干南下,与刚刚 " 改旗易帜 " 的北平广播电台汇合,为了完成一个 " 天字号任务 ",两方人马搭起一个摩擦不断的临时团队,开启一段隐秘的共处时光。与此同时,残余敌对势力也在暗中布控,试图破坏电波,距离开国大典倒计时 72 小时,一场惊心动魄的 " 电波暗战 " 悄然展开。《直播开国大典》的舞台上传递出浓浓的技术派气息。创作期间,剧组特邀广播界前辈与无线电专家担任技术顾问,一同埋首于泛黄的档案、技术手册和老广播人的回忆,只为让剧中出现的 " 波长 "" 调幅 "" 发射功率 "" 试线 "" 电平校准 " 等术语,精准锚定在 1949 年的技术语境之中。观众得以通过这些严谨复刻的 " 工作语言 ",真切触摸到广播工作者如何在技术极限的边缘,以非凡的智慧与担当,确保这个艰难的 " 天字号任务 " 得以圆满完成。

剧中,张桐饰演的卢海宇是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技术部主任,是一位有军人气质的工程师,为了完成 " 直播开国大典 " 这一重大任务,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攻坚克难。姚文旭饰演的赵英杰是无线电技术领域的翘楚。他的真实身份是潜伏在隐蔽战线上的共产党员。他不仅要完成技术攻坚,还要在暗中执行任务,设法揪出潜伏在电台内部的国民党特务。

演出过程中,舞台上搭建起一个 " 真正 " 的直播间,不同于传统的横向 " 黑匣子 " 的戏剧舞台,罕见的纵向狭长形舞台结构,拉长视觉景深,将北京前门大街的街景、广播电台的内景、重庆码头的往事,层层铺展在观众眼前。视觉总监王琛与舞美、灯光团队联手,用最简洁的装置营造出最宏大的历史感。多媒体实时摄影技术则将 " 此刻 " 和 " 过去 " 并置于一幕之中。

光线切换、镜头推进——从广播台回到重庆码头,从一次夜谈回望一段战火往事。在一次次高能反转中,让观众屏息倾听 " 来自 1949 年的声音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上海 艺术 技术顾问 抗日战争 杨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