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融媒体 09-06
“00后浪花白”的受阅宣言:今日,我们相会于复兴路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荣光之路丨 "00 后浪花白 " 的受阅宣言:

今日,我们相会于复兴路上

■中国军网记者 崔然 王凤祥 通讯员 黎明宇

图为陈秉康。刘馥嘉 摄

9 月 3 日凌晨,肃立在长安街上,静候祖国和人民检阅,海军方队队员陈秉康的耳中交替回响起山间虫鸣、阵阵涛声和训练口令。

从深山水兵到军校学员,再到受阅队员……来自海军某部的陈秉康用翻山越岭来形容自己的军旅人生。而阅兵训练,一度曾是他心中最难翻越的那座 " 大山 "。

方队组建初期,陈秉康本以为凭借扎实的队列素养,自己 " 铁定能受阅 ",然而却在训练中屡次被教练批评。

那天晚上,沮丧的他站在训练场上,不经意地看见远处静静矗立的大山,忽然回想起自己在幽幽深山度过的那些夜晚——

五年前,怀着对大海的向往,陈秉康报名参军,未曾想被分配至海军某陆勤单位。与大山作伴,站岗放哨,他曾无数次生出疑问:" 作为海军,却看不见大海,我的价值究竟在哪?"

也是一天深夜,他站完岗,望着深邃夜空中闪动的点点繁星,仿佛听到大海之上的战友对他说:" 谢谢你的守护。" 那一刻,19 岁的陈秉康找回了迷失的初心,创作出歌曲《星空下的心》。

" 我们向海风许愿,相约在山海相见…… " 阅兵集训点,当年写下的歌曲跃动在夜色之中,这个 "00 后浪花白 " 暗下决心:陈秉康,坚持到底,绝不轻言放弃!

" 二排 22,给我‘拔’起来!"

" 陈秉康,把腿端住了!"

" 二排 22,别探头!"

……

再次面对训练场上的批评声,陈秉康不再只会垂头丧气,而是积极想办法改进。踢腿动作不稳定、定型慢,他一方面科学调整发力方式,将腿部发力改进为胯部发力,另一方面加强腿部耐力训练,通过长距离踢正步的方式,锻炼提升腿部肌肉力量。

" 如今再遇到困难,我都会欣慰地和它打招呼,说声‘朋友,你来了’。" 这个 "00 后 " 年轻人面对记者自信地说道。

这份自信和底气,源于何处?

" 赤诚的心。" 陈秉康解释:" 我的家乡是周总理的故乡,我家就住在周恩来纪念馆对面,小学又是在新安小学就读,可以说从小就沐浴在红色文化中。"

新安小学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 " 新安旅行团 " 的母校。1935 年,在国难深重、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时任校长汪达之率领 14 名学生,组成闻名中外的 " 新安旅行团 ",从淮安出发,踏上宣传抗日救亡的征途。这期间,他们途径全国 22 个省份,行程 5 万余里,以放映抗日影片,教唱抗日歌曲,宣讲抗日主张,组织发展儿童团等形式支援抗日前线。

" 他们最大的 20 岁,最小的只有 12 岁。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心怀理想,不怕艰苦,努力为争取抗战胜利作贡献。" 再度谈及这群英雄少年的故事,陈秉康炽热的心灵迸发出熊熊火焰。

" 阅兵场就是我当下的‘战场’。踢好每一步,是献给自己的勋章,更是我们回馈给英雄的礼物。"

9 月 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隆重举行。海军方队以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写下的寄语再次在陈秉康心中浮现——

那一瞬间,所有的口号声、踢腿声都化作一句滚烫的心里话:" 如您所愿!今日,我们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作者:崔然 王凤祥 黎明宇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旅行团 黎明 海军 淮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