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之路丨同年入伍,一起维和,二次受阅:梦想不褪色,战友情更深
■中国军网记者 王凤祥 崔然
图为韦东江(左)和邵晓光(右)。王帆摄
每一次的并肩作战看似机缘巧合,但对邵晓光和韦东江而言,更像是命运悄然留下的伏笔,见证着他们相互支持、共赴荣光的追梦之路。
图为邵晓光。王帆摄
201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邵晓光和韦东江相识于阅兵集训点。二人来自同一支部队,同在首次亮相阅兵的维和部队方队,他们既倍感亲切,内心又充满期盼,当即约定 " 一定要作为正式受阅队员走过天安门 "。
同样的目标,激励着两颗赤诚的心并肩前行。那段日子里,他们经常面对面站军姿,观察对方动作细节,一起练习踢正步,比较踢腿速度和脚部定点定位,相互交流技巧经验。" 我俩既是彼此的镜子,同时也在暗中‘较劲’,想把动作做得更好。" 邵晓光回忆道。
头戴蓝色贝雷帽、胸佩蓝色丝巾、身着荒漠迷彩服……当年 10 月 1 日,维和部队方队首次亮相,整齐划一、气宇轩昂的队伍里有邵晓光和韦东江逐梦同行的身影。
然而,那次比肩而立并非是两人奋斗追梦的唯一交汇点。2023 年,他们的人生轨迹再次重合——作为中国第 27 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的官兵一同出国执行任务。在他们看来," 这不仅是一种缘分,更增添了共同履行使命任务的荣光。"
当时的刚果(金)安全形势复杂严峻,处处充斥着未知的危险。有一次,邵晓光和韦东江共同执行道路抢修任务时,突遭数十名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威胁阻挠,形势剑拔弩张。
" 我和韦东江坚定地站在一起,我们的左臂上有中国国旗,右臂的臂章代表联合国维和部队,我们是为正义与和平而来,所以面对这些武装分子时,我们绝不畏惧退缩。" 邵晓光至今记忆犹新。
" 战友就是可以把自己的后背托付给对方的人。" 患难与共的磨砺,超乎友谊,催生战斗力,让他们在维和期间不辱使命、一往无前。
" 每次抢修道路,总能看到当地民众向我们竖起大拇指。那一刻,我们更懂得维护世界和平的意义。" 邵晓光不禁感慨。
2025 年,邵晓光和韦东江再次相遇在阅兵训练场。既是巧合,也是必然。见面那天,他俩相视一笑,眼神中既有老友重逢的惊喜,也有对共同圆梦的期待。
" 今年,我们一个在徒步方队,一个在战旗方队。虽然不能‘肩并肩’走过天安门,但我们立下约定,在各自的方队里续写共同的梦想,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作为排面 " 基准兵 ",邵晓光一遍遍丈量步幅、校正方向,和排面队员反复磨合,确保排面整齐划一。韦东江为了领会教练传授的方法技巧,时常对着镜子一遍遍摸索实践。和 6 年前一样,他们经常分享训练感悟,互相加油打气。
" 从 2019 年第一次并肩战斗,到如今再上阅兵场,我们的梦想从未褪色,反而历经时光沉淀,愈发闪耀如初。" 他们相视一笑,笑着说道。
9 月 3 日,邵晓光步履铿锵走过天安门广场,韦东江随猎猎战旗昂首挺胸接受习主席检阅。
" 我代表我自己,也代表着你!" 二次受阅,荣光加倍!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作者:王凤祥 崔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