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先生 09-06
阿根廷,靠中国续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这段时间,简中互联网有关于阿根廷的新闻报道并不多,最近一次还是总统米莱的妹妹卷入了医疗贿赂丑闻。

老实说,这事在国内的影响力,还不如梅西以 38 岁高龄,在世预赛上演梅开二度来得大。

如此现状,与米莱两年前刚上任时掀起的舆论风暴,简直判若云泥。

有人说,是因为米莱改革真的成功了,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

毕竟这位被誉为 " 全世界最疯狂总统 " 的经济学教授,曾发誓要用一把电锯,摧毁阿根廷一切不合理的旧制度:

炸掉央行,因为阿根廷的比索 " 连肥料都不如 ";要全面美元化,取消绝大多数政府部门和福利;甚至对器官交易和武器买卖合法化持开放态度。

问题是,对于一个沉疴半个多世纪的国家下这么猛的药,真的有用吗?

质疑声在阿根廷国内不绝于耳,不过大多是中老年人、新移民,与他们相比,年轻人则要包容得多。

因为从他们出生开始,这个国家的经济就在下滑,货币不断贬值,阿根廷的年轻人已对旧体系彻底失望,渴望改变,哪怕这意味着豪赌,于是把选票投给米莱。

如果只看数据,奇迹似乎真的发生了。

米莱刚接手阿根廷时,扑面而来是满目疮痍的废墟:年通货膨胀率高达 211.4%,连续十年财政赤字,比索兑美元的汇率在一年内贬值了近 78%,本国货币比索 " 连肥料都不如 "。

他急忙挥舞着 " 电锯 ",要对国家进行一场大型外科手术。

上任伊始,他启动了称为 " 休克疗法 " 的改革,核心内容包括将比索一次性贬值 54%,大幅削减公共支出,取消外汇管制,推动国企私有化。

另外还将联邦政府部门从 26 个暴力压缩至 9 个,裁撤了三万五千名公务员,公共工程项目全面叫停,能源补贴大幅削减,对地方的财政拨款直接腰斩。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经济数据确实变得好看了——

单月通胀率从 2023 年底 25.5% 的峰值,断崖式下跌至 2025 年 7 月的 1.9%;

更不可思议的是,阿根廷在 2024 年实现了 14 年来首次财政盈余,外汇储备从负值回升至 200 亿美元,国家风险指数从近 2000 点跌至 700 点。

经济也开始反弹,2025 年第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 5.8%,第二季度更是达到了 7.6%,一跃成为西半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这一系列数据,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忍不住称赞其 " 财政与货币政策表现坚实 ",并批准了新的援助,米莱的支持者们更是欢呼雀跃,大呼 " 经济奇迹 "。

人们不禁怀疑:原来 " 休克疗法 " 真的有用啊?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三十多年前那场著名的失败案例。

当时叶利钦政府同样采纳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的休克疗法,试图一夜之间从计划经济跳入市场经济。

结局我们都知道:价格全面放开后,物价在短暂稳定后失控飙升 65 倍;财政紧缩导致企业大规模倒闭,失业潮席卷全国。

而最致命的 " 私有化 ",则演变成一场精心策划的金融洗劫。

金融财团仅仅付出几千万美元代价,就买下了前苏联价值 10 万亿旧卢布的优质国有资产;民众手里的企业债券一夜之间变成废纸,毕生积蓄化为乌有;俄罗斯 GDP 直接减半,国库被洗劫一空。

叶氏改革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只有 " 休克 ",没有 " 疗法 "。

休克疗法的关键在于外部输血,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维持存活状态。当年俄罗斯轻信西方的援助承诺,最后等来的只有抽血的针管。

米莱显然吸取了教训,在他的疗法中,输血管接得异常牢固。

阿根廷的血液来源有两个,一根主动脉接向美国和世界银行,米莱靠着向西方纳投名状,换取了 IMF 和世界银行数百亿美元的低息贷款。

另一个来源,则让全世界大跌眼镜——中国。

要知道竞选时,米莱曾声色俱厉叫嚣着 " 你愿意和刺客做交易吗?",还扬言当选后与中国断绝关系。

但上任不到一年,口风便改为 " 中国是阿根廷的伟大贸易伙伴 "" 中阿两国是长期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关系 "。

这都是同一个人说的。

因为米莱政府发现,阿根廷的外汇储备有 20% 依赖于人民币互换协议,而农产品出口的生命线更牢牢攥在东大手中。

前总统马克里也曾警告他:" 断绝与华关系等于经济自杀 "。于是从 2024 年 4 月起,米莱的态度发生 180 度的大转弯,公开承诺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高度重视中阿关系 "。

前倨后恭变换之灵活,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但只要能从中方搞到钱,面子算什么?

投桃报李,东大这边也暂时搁置了争议,和阿根廷续签总额 350 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为米莱摇摇欲坠的金融体系提供最关键的压舱石。

由于阿根廷极度渴望用任何东西换取外汇,作为顶梁柱的牛肉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最夸张的时候,阿根廷卖给中国的牛肉,价格仅为每吨 3330 美元,几乎是两年前的一半。

这种极致的实用主义,还带来了一个奇景。

凤凰网曾报道称,由于阿根廷政府无力支付华为等中企的工程尾款,索性用本国牛肉和葡萄酒来抵债。

无奈之下,华为成为中国最大的牛肉进口商之一,为了尽快处理 " 抵押物 ",还其官网商城搞起推广促销。

在供过于求下,国内高企的牛肉价格被打下来了,米莱由此在中国封圣,赢得不少网友的支持。

" 管你这那的,能让咱吃上廉价好牛肉,就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是伟大的政治家 "。

远在拉萨的牧民点着烟想了三天三夜,也想不通为什么漂洋过海的牛肉,在拉萨卖得比牦牛肉还便宜。

米莱用实用主义的方式证明,只要放下身段,中国确实是摆平通胀的良药,特朗普为此默默点了个赞。 

那么问题来了,米莱改革真的成功了吗?只能说言之尚早。

在亮眼的宏观经济数据背后,是另一幅撕裂的现实图景。

米莱上台第一年,阿根廷的贫困率一度从 41.7% 飙升至 53%,意味着超过一半国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虽然下半年回落至 38.1%,但仍高于改革前水平。

重点是最低工资的实际购买力严重缩水。

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一位靠回收废品为生的女性说,以前一万比索能买两个披萨,现在一万八都不够了。

一位在企业当门卫的中年人,曾经有能力带家人出国度假,如今却不得不卖掉汽车,因为水电油费用已经超出承受能力。

阿根廷的进口之所以崩溃,不是因为国家强大,而是民众穷得买不起任何东西了。

公共开支的锐减,更使教育和医疗系统全面亮起红灯。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这所拉美顶尖学府曾培养出 5 名诺贝尔奖得主,现在为了削减开支,不得不关闭教室的灯,教授们要在没有麦克风的情况下给 200 人上课,学生们也不用做实验,因为学校没钱了。

政府卫生预算被削减 20%,大量慢性病患者在 " 吃饭还是买药 " 之间做着艰难选择。

更令阿根廷百姓人担忧的一点,米莱的许多措施都带有竭泽而渔的意味。

例如为换取宝贵的外汇,牧场主们被迫将用来繁衍后代的母牛,甚至小牛都送进了屠宰场,2024 年,阿根廷近四分之一的母牛被宰杀,存栏量降至十年最低点。

这无疑是在透支整个国家畜牧业的未来,一些牧场主撑不下去,干脆把草原掀掉,改种三个月就能收割换钱的大豆,养牛至少需要两年才能出栏,他们真的等不起了。

还有财政盈余,来源于大幅增加税收,对于这点,百姓们表示不解,经济指标没有显著改善,税收却大幅上升,这真的不是在搜刮民脂民膏吗?

说到底,米莱的改革,无论多么大开大合,始终无法改变一个根本事实:阿根廷实际上是欧美的经济殖民地。

自上世纪 90 年代,梅内姆政府疯狂进行私有化改革后,阿根廷的经济命脉就完全掌握在外资手中。

阿根廷人辛辛苦苦产出牛肉和大豆,创造出巨额顺差,但利润大头都流向了华尔街和欧洲,百姓们就像在自家土地上给地主打长工。

米莱所做的,无非是让长工们勒紧裤腰带,再卖力点干活,以换取地主们暂缓收回土地的承诺。

一个长工国家,想要走向富强,难度堪比登天。

阿根廷人并没有对米莱这位民选总统彻底失望,毕竟国家早已病入膏肓,能带来一丝改变总是聊胜于无。

米莱明显是在用经济指标换取社会容忍度,但谁也不知道这种忍耐还能持续多久。

特别站在百姓角度,改革可以有阵痛,却不能痛到危及生命,起码工作和面包要满足吧,如果连这点都无法保证,米莱自然就得到人民的差评。

今年 8 月,米莱政府的信任指数已跌至 2.12 分(0-5 分制),较 7 月下降近 14%,创下执政以来的最低水平。

民众信任度的崩塌,是米莱遇到的一大挑战,如果加上反对派的攻讦,危险程度瞬间爆表。

米莱的 " 电锯 " 触碰了太多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眼下改革效果尚未完全显现,但利益受损群体的反弹却是山雨欲来。

在这个节骨眼上,米莱的妹妹卡琳娜陷入了贪腐丑闻,虽然米莱本人没有直接牵涉其中,但总统的秘书长身陷囹圄,无疑给了对手绝佳的反攻机会。

最致命的一刀,来自他的副总统比利亚鲁埃尔。

这位有着浓厚军方背景的女性,原本是米莱为稳固执政而拉拢的保险,但随着米莱野心变大,将比利亚鲁埃尔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

你不带我玩,那谁都别想玩了,两人矛盾彻底公开化。

2025 年 7 月,比利亚鲁埃尔作为参议院议长,主持通过了一项米莱强烈反对的养老金增长法案,米莱气得在总统府公开怒斥她是 " 叛徒 "。

这不仅是一次政策分歧,还是副总统精心策划的政治切割。

米莱政府的财政盈余,很大一部分是靠克扣本该下拨各省的财政款项换来的,而在比利亚鲁埃尔带领下,18 个省长组成了 " 复仇者联盟 ",在国会联手封杀米莱的法案。

副总统反水,地方诸侯合纵,国会不断封杀他的法案,米莱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更致命的是,中期选举已迫在眉睫。

米莱所在的 " 自由前进党 ",在参众两院只占极少数席位,按当前形势来看,如果失去省长盟友的支持,处境将岌岌可危。

要是选举失利,他将变成一位跛脚鸭总统,所有改革议程都将化为泡影。

目前 " 米莱改革 " 只进行到一半,实际好坏尚无定论,只是米莱本人已深陷政治泥潭,改革随时有夭折的风险。

上层政治家掐个半死,苦的依然是老百姓,他们承受了休克疗法带来的所有痛苦,却有可能永远等不到康复那一天。

而阿根廷,这个曾让世界艳羡的国家,又一次处在崩坏的边缘。

——   END   ——

往期文章

《美国是如何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

智先生
微信公众号:智先生;ID:zhixs10,欢迎大家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休克 奇迹 阿根廷 美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