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09-06
津城高校相继开学 有“新意”也有“心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6 日,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等多所高校新生报到,大学校园里彩旗飘扬,学长学姐志愿者们举着院系牌热情引路,新生和家长提着行李穿梭其间,各式各样的迎新活动仪式感满满,让学子们在学校的暖心和热情中开启人生新篇章。

机器人机械狗 " 迎新 "

播下科技 " 种子 "

当天,天津科技大学 8000 余名新生到校报到。在熙熙攘攘的报到现场,该校人工智能学院的智能机器人、机械狗频频与新生互动,成为回头率最高的 " 志愿者 "。迎新工作中,智能机器人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机械狗则不仅能灵活操纵自己的四肢、做出蹲坐奔跑等动作,而且能与现场人员握手、击掌,展现出高度的协调性与精确度。

" 机器人与机械狗是学院最新研究改进的成果。今年让它们首次参与迎新工作,并设置了现场体验环节,是想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科技魅力,在新生心中播下科技‘种子’。" 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韩静介绍,在互动过程中,新生们能清晰看到机械狗如何通过传感器识别障碍物、通过算法调整行进路线,切实感受到机械工程的结构设计与智能算法的逻辑运算协同工作;智能机器人则开放了基础编程接口,新生可尝试修改交互话术或动作指令,亲身体验技术参数调整带来的功能变化,让学生明白技术研发的核心是 " 解决真实需求 ",也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用方案,培养从 " 学习知识 " 到 " 创造价值 " 的思维转变。

与机器人互动、沉浸式体验 " 黑科技 " 力反馈互动、现场和语音大模型互动……南开大学的迎新现场也充满 " 新意 "。不少学院纷纷将科研 " 实验室 " 搬到迎新 " 第一线 ",让前来报到的新生们近距离感受科技创新的无限魅力。

国之重器迎新生

9 月 6 日,天津大学将 2025 级迎新点设置在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前广场,并打开大门,让新生和家长一睹国之重器。

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我市不少高校将红色基因与开学教育深度融合,为学子们打造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 开学第一课 "。

今年也是南开系列学校老校长张伯苓提出 " 爱国三问 "90 周年。南开大学迎新现场,校史讲解、" 爱国三问 " 互动展示区、该校师生自主设计的 " 黑土蒙尘十四载 · 忠魂血沃万千重 " 东北沦陷与抗战 14 年图文展……新生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让红色基因在新南开人的血脉中根植流淌。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向新生赠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引导学生在入学之初便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天津理工大学有名新生刚完成一份特殊的任务:该校管理学院杨璧聪,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文艺晚会中作为化妆团队的一员,见证了每个精彩瞬间背后的汗水与付出。她说:" 我至今记得为一位老红军演员化妆时,他颤抖的手紧紧握住我说:‘姑娘,要把我们化得精神些,让年轻人看看当年咱们是怎么走过来的!’那一刻,我手中的粉刷仿佛重若千钧。我精心修饰他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那些岁月的沟壑里,藏着一个民族不屈的历史。当看到他在镜中露出满意的笑容,我的眼眶湿润了。"

天津外国语大学将新生入学教育从 " 开学后的集中培训 " 向 " 报到前的主动融入 " 的转变,以重大历史时刻为鲜活思政教育素材,以校园文化与历史传承为根基,通过组织新生代表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等,前置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将国家叙事、民族记忆与个体成长深度融合。

天津城建大学开设了题为 " 天津红色记忆 " 的特色思政公选课,依托我市红色资源,通过讲好红色故事和建筑背后的烽火岁月,为学生了解天津红色文化打下基础,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血脉中传承。

天津音乐学院以红色故事开启新学期 " 第一课 "。作为迎新重头戏,由该院院长王宏伟策划、师生共同排演的民族歌剧《同心结》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吸纳刚步入大学生活的新生加入排演队伍,引导新同学回到艰苦卓绝、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让爱国主义成为艺术教育的底色,用艺术的语言宣讲红色文化、凝聚奋进之力。

天津美术学院前身为 1906 年创办的北洋女师范学堂,2026 年将迎来办学 120 周年华诞。为弘扬校史文化、传承先辈精神,该校创作并编排了原创校史舞台剧《先声》,并将于今年迎新晚会上进行第一次公演,既是对百廿校庆的献礼,更是对 " 大美术 " 教育观的传承,以艺术之名,赓续百年薪火。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迎新时公布了新学期推动思政课教学体系改革创新的举措:构建 " 全专业推进、全课程融入、全过程贯穿、全方位保障 " 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落地。" 我们将通过行走的‘大思政课’,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更好读懂中国、感悟时代、砥砺担当。" 该校教务部负责人介绍。

" 上海精神 " 照亮前行之路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前不久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揭牌,由该校牵头负责具体建设任务和日常运行保障。据了解,这个新学期,该中心将加强研究与智库建设,开展国际化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培训服务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技术技能人才,深化数字技术赋能,推动教育教学装备、教学模式共享与资源建设,让 " 上海精神 " 继续照亮前行之路,为中心的后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目前,天津中医药大学已迎来 70 余名来自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十余个国家的留学生,国际学生们互致问候,校园内洋溢着青春与友谊的气息。来自巴基斯坦的于白芷(中文译名)一踏进校门就兴奋得像发现了宝藏:" 我一直痴迷中医药,针灸、推拿、中药都让我觉得太神奇了!" 她表示,自己要借助上合组织峰会的东风,把中医药知识学扎实,将来带回家乡,让更多人受益," 我愿做中巴友谊使者,让中医药在更多地方绽放魅力。" 据了解,该校这学期将发挥中医药文化优势,持续助力 " 留学天津 " 品牌建设,推出 " 洲际参娃 "IP(知识产权),让留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体验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多举措护航新生启航

2025 年迎新季,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切入点,创新统筹校院两级实践育人资源,精心规划校内特色研学线路,组织新生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生态记忆馆开展专题参观讨论;走进 " 新时代伟大成就 " 天津市思政课教学改革重点实验室,感悟传承伟大抗战精神;驻足 " 弘道修身 " 教育家精神展,砥砺从教初心;漫步 " 沧海桑田话天津 " 科普走廊,回顾从 " 新质绿 " 到 " 上合蓝 " 的美丽津城生态变迁 ...... 以 " 校内研学 " 为媒介,将校园化为一本立体的 " 大学第一课 ",以沉浸式、场景化的学习教育矩阵,带领全校 2025 级新生分批在边走边学的 " 校园   Walk(漫步)" 中厚植家国情怀,坚定专业理想,融入大学生活。

天津商业大学精心设计了由文创礼品、新生入学报到指南和该校心理中心宣传扇组成的 " 暖心礼包 "。

天津农学院在迎新活动中为新生准备了精美的校园打卡纪念册,让学生与家长在拍照打卡留念的同时沉浸式体会校园的美好氛围、熟悉校区环境。

这个新学期,天津仁爱学院迎来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首届新生。据了解,该专业紧密对接新能源产业需求,拥有一支 100%博士学历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在建的五大现代化实验室配备高精度电池测试系统、抽水蓄能动态模拟系统、微电网能源与管理系统等先进设备,打造 " 学训赛创 " 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此外,学校与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聚焦储能系统集成与管理等应用领域,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直通车。

据了解,报到当天,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学校还推出 " 迎新面 ",以这 " 第一面 " 开启新生与学校最 " 对味 " 的青春旅程。

(记者 姜凝 摄影 姜宝成)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天津科技大学 红色基因 南开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