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PP 09-07
OpenAI的00后“叛徒”正在碾压华尔街“老江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SnowyM

编辑|陈伊凡

头图|AI 生成

"AI 原生 100" 是虎嗅科技组推出针对 AI 原生创新栏目,这是本系列的第「18」篇文章。

当一支新锐基金在短短半年内斩获 47% 的惊人回报,以超越华尔街平均水平 700% 的业绩震惊市场,并且只投 "AGI 概念 " 时,很多人听到这个故事都想问一嘴:其背后究竟是何方神圣?

答案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缔造这一神话的,既非资深大佬,也非金融世家,而是一位年仅 23 岁、曾被 OpenAI" 扫地出门 " 的 00 后少年—— Leopold Aschenbrenner。这位学术神童曾在 OpenAI Superalignment 跟随 Ilya Sutskever 共同研究 AI 安全,却被以 " 泄密 " 为由解雇。之后写了一篇长达 165 页的 " 宏文 "《态势感知》刷爆硅谷圈。

之后不到一年,他便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 SALP,并迅速将管理规模推升至 15 亿美元以上。

这支新基金获得了硅谷最顶尖一批大佬的鼎力支持:支付巨头 Stripe 的创始人 Collison 兄弟、前 GitHub CEO Nat Friedman 以及知名投资人 Daniel Gross 等都成为了 SALP 的基石投资者。

SALP 最经典的案例是投资一家加密货币矿企 Core Scientific。这家公司当时濒临破产。SALP 发现其拥有大量被市场低估的数据中心资产,于是在 2025 年果断买入,成为其重要股东,并公开支持其向 AI 计算托管业务的成功转型。

这可能是第一支纯 AI 原生的基金,因为几乎没有哪支基金能像 SALP 一样 100% 投入 AI。作为 Open AI 团队的成员,Leopold Aschenbrenner 从产业实践角度出发,结合技术需求,对 AGI 的发展重大节点做出预判,并基于此,建立自己的基金仓位,覆盖二级市场兼顾一级,多头兼顾对冲。或许在基金交易中,也用到了 AI 工具。

学术神童的基金之路

一家基金的基因,往往源于其创始人的思想与经历。要理解 SALP,必须先了解其年仅 23 岁的创始人—— Leopold Aschenbrenner,一位集天才少年、Open AI 安全研究员和华尔街颠覆者于一身的人物。

Aschenbrenner2001 年出生于德国,他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科研天赋,15 岁便在德国顶级青年科研竞赛中获奖。高中尚未毕业,他便申请进入美国顶尖学府深造,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后,他以惊人的速度完成学业,并在 19 岁那年(2021 年)以全院第一名成绩毕业。

Leopold Aschenbrenner

毕业后的 Aschenbrenner 没有马上进入工业界赚钱,而是选择深入研究和公益。

2021-2022 年间,他来到牛津大学的全球优先研究院担任研究员,钻研长期经济增长和技术对社会影响等课题。

这一机构汇聚了许多前瞻思想家,使得 Aschenbrenner 接触到 " 有效利他主义 "(EA)运动圈子。EA 倡导用理性客观的方法将资源用于最大程度造福人类未来的事业,其中就包括防范 AI 风险。很快 Aschenbrenner 就成为其中一员,并十分活跃。

后来,Aschenbrenner 加入了由加密货币富豪资助的 FTX Future Fund 团队,参与评估资助项目,希望把数亿美元资金投入最有潜力改善人类的领域。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2022 年末 FTX 交易所爆雷破产,相关基金戛然而止,他也失去了这个平台。

怀揣着对 AI 安全的浓厚兴趣,Aschenbrenner 于 2023 年加入了 OpenAI,成为 OpenAI 旗下专注于 AI 长期风险的 " 超级对齐(Superalignment)" 精英团队的一员。然而,这位年轻的理想主义者很快与庞大机构的现实发生了激烈碰撞。据报道,在察觉到公司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后,Aschenbrenner 向董事会提交了一份内部备忘录,直言不讳地警告称,OpenAI 在防止窃取关键算法秘密方面的安保措施 " 极度不足 "。

这一 " 吹哨 " 行为并未得到赞赏,反而让他陷入了内部政治的漩涡。在著名的 "2023 年 11 月 OpenAI 董事会政变 " 事件中,有 90% 的员工签署了联名信,支持 Sam Altman,而 Aschenbrenner 是少数的那派人,他表示 " 在董事会事件期间,尽管受到压力,但我没有签署员工信 "。

最终在 2024 年 4 月,OpenAI 以 " 泄露机密 " 为由将其解雇,而 Aschenbrenner 坚称自己只是与外部学者进行了一次 " 无害的 " 学术安全探讨。" 我确实‘得罪了一些人’(ruffled some feathers)" 他后来在采访中坦言," 那是因为我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我们在安全问题上的盲点。"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 Aschenbrenner 被开除一个月后,一件可能是 AI 历史留名的大事发生了:OpenAI 宣布解散了包括他曾效力的超对齐团队在内的长期风险研究部门,这一系列事件令业界哗然。

不过,被解雇的挫折并未击倒 Aschenbrenner,反而让他了两个月的沉淀时间。2024 年 6 月,他发布了长达 165 页的重磅文章——《态势感知:未来十年》(Situational Awareness: The Decade Ahead)。这篇宏文迅速在科技圈和投资界疯传。有趣的是,在这份报告下面,他还特别致谢了 AI 圈子里 " 永远的神 "Ilya Sutskever"(OpenAI 联合创始人)。

在文章中,他大胆预测:

AGI 迫在眉睫:他通过对算力和算法效率增长的严谨推算,认为通用人工智能(AGI)极有可能在 2027 年左右出现。

2. 智能爆炸:一旦 AGI 实现,数百万 AI 智能体将投入自我改进的研究,可能在短短几年内推动智能水平从人类级别跃迁至远超人类的 " 超级智能 "。

这篇充满紧迫感与现实主义色彩的 " 宣言 ",为他接下来的行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不再满足于纸上谈兵,而是决定亲自下场。

凭借《态势感知》一文建立的巨大声望,年仅 22 岁的 Aschenbrenner 在 2024 年下半年正式创立了 Situational Awareness LP。

这家基金的官网异常简单,只有寥寥几行文字:"Situational   Awareness LP 是一个聚焦 AGI 的投资建议者,该公司由 Leopold Aschenbrenner 建立。"

024 年底,SALP 正式起航,由于对冲基金运作相对低调,当时外界并不了解细节。

直到 2025 年中,SALP 基金在短短半年内净收益达   47%,远远跑赢了同期标普 500 约 6% 的涨幅,以及平均仅 7% 回报的科技类对冲基金指数。

甚至有媒体称该基金的表现比华尔街还高出 700%。

各路媒体开始争相报道这个 " 没有华尔街履历的 23 岁奇才如何吊打老江湖 " 的故事。一些刻薄的评论也出现了,比如 Raconteur 的文章标题调侃:"23 岁没任何投资经验的小子拉了 15 亿美元搞 AI 对冲基金——能出啥岔子?

AGI 现实主义的基金哲学

作为一家 "AGI 对冲基金 ",SALP 的策略核心就是小、强、快。

首先,SALP 是一支对冲基金,主要运作二级市场投资,资金规模据报道在 2025 年已超过   15 亿美元,这一体量相比传统基金动不动上百亿美元相比要小得很多,但也给了他们更多的空间。

SALP 的工具箱非常丰富,它可以投资上市公司股票、私募股权,也可以运用期权、期货等衍生品来放大收益或对冲风险。也因此,与追求分散风险的传统基金不同,SALP 敢于将其绝大部分资金集中押注在少数几个高度确信的领域和标的上。

具现化一点的体现是:传统 VC 更多是商业驱动——旨在寻找下一个 " 独角兽 " 和商业模式的突破。

SALP 则是 " 使命驱动 ",其所有投资决策都服务于其对 AGI 未来的宏大叙事,带有强烈的技术预判色彩,可以称之为 "AGI 现实主义 "。这套哲学承认 AGI 的到来不可避免且近在咫尺,因此人类社会必须放弃幻想,采取务实行动,最大化其益处,最小化其风险。

而 SALP 的成功并不依赖于投中少数几个爆发性增长的公司,而是通过对宏观趋势的把握,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多空配置,理论上在市场涨跌中都有获利可能。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SALP 的资金是高度聚焦于 AI 主题的,每一美元都专注于相关领域;而大牌风投的资金则分布在各种科技子领域,即使近年来加大了对 AI 的投入,其组合中 AI 项目所占比例也不会像 SALP 这样接近 100%。

SALP 的投资哲学建立在下面这个对未来的关键判断之上:

首先,AI 智能正在以指数级加速,AGI 即一切,社会即将进入一个 " 技术大爆发 " 的前夜。这意味着过去需要数十年才能完成的变革,未来可能在几年内发生,这将对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社会稳定带来剧烈冲击。

Aschenbrenner 本人在 AGI 这件事情上到底有多激进呢?他甚至曾经提议过美国必须将 AI 上升为类似 " 曼哈顿计划 " 的国家级优先战略,建立 "AGI 工业复合体 "。

基于 "AGI 现实主义 ",SALP 形成了一套清晰的投资论断——所有思考和操作几乎都围绕 AGI 主线展开,涉及到 AI 成败的各个环节。

首先,在公开市场股票方面,SALP 倾向于 AI 产业链上游和基础设施类公司。前文提及的 2025 年中报持仓显示,其资产几乎全部集中在少数几只股票或头寸上,且全部与 AI 的关键要素相关。

其次,他们开始全面押注 AI 革命的水电煤。他们认为,在通往 AGI 的淘金热中,最确定的机会并非是变幻莫测的前端应用(" 卖水者 "),而是支撑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基础设施——即 AI 时代的 " 水电煤 "。具体而言,他们锁定了三大核心瓶颈:算力、电力、Infra。

在一场播客中,Aschenbrenner 和主持人仔细论述了 "AI 水电煤 " 理论的缘由:

从需要大约 10 兆瓦功率的 GPT-4 开始,只需要推进 4 年,就会形成一个吉瓦级,相当于大型核反应堆的规模的集群,数百亿美元的资金将被投在 AI 领域,到 2028 年,所需的功率将会比大多数美国州的功率还要大,大概是 1000 万个 H100 的等效设备,需要数百亿美元的资金。等到了 2030 年,其将会占美国电力生产超过 20%。

Aschenbrenner 曾在 2024 年展示的 AI 进展图

另外,在芯片与算力行业里,他们重仓持有芯片巨头博通(Broadcom)的股票,并利用期权看好英特尔(Intel)的潜力。同时,也积极布局了 CoreWeave 这类新兴的 GPU 云算力服务商。

在电力与能源行业,大举买入大型发电公司 Vistra 的股票,押注数据中心扩张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在数据中心与运营商行业里,最经典的案例是投资 Core Scientific。这家公司原为加密货币矿企,后濒临破产。SALP 发现其拥有大量被市场低估的数据中心资产,于是在 2025 年果断买入,成为其重要股东,并公开支持其向 AI 计算托管业务的成功转型。

通过 SALP,他已经在用资本杠杆撬动 AI 行业,而未来的 AGI 竞赛将更加激烈,他可能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当然,他也面临不小的挑战:在金融市场上,如果哪天判断失误,他能否顶住压力?在技术上,AGI 时间表也可能没有他预测的那么快,投资布局需要等待多久?这些都是未知数。

最后,用 Aschenbrenner 在接受采访时自嘲的一句话作结:" 我的起步有点慢,不过人生很长,别太担心,我有的是时间迎头赶上。"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基金 华尔街 创始人 虎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