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09-07
越来越多客户问高盛:美股“过于乐观”了吗?“AI交易”下一步是什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我们是否过于乐观了?" 这是高盛策略师们近期从客户那里听到最多的问题。

的确,市场的担忧不无道理。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最新报告数据显示,继 2024 年大涨 32% 之后,受 AI 驱动的相关股票在 2025 年至今又上涨了 17%。如此迅猛的涨势下,标普 500 指数的预期市盈率已达到 22 倍,处于历史第 96 百分位的高位。

然而,高盛通过深入分析后给出了一个相对缓和的答案:乐观,但尚未到非理性的地步。

报告指出,当前市场价格所隐含的长期盈利增长预期约为 10%,这仅略高于 9% 的历史平均水平,但远低于 2000 年科技泡沫时期的 16% 和 2021 年市场高点时的 13%。

即便是市场中最耀眼的 " 明星股 " ——大型科技股,其估值也相对克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市值排名前五的科技巨头(英伟达、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的平均预期市盈率为 28 倍,显著低于 2021 年峰值的 40 倍和科技泡沫时期的 50 倍。高盛认为,与历史上的两次大顶相比,目前的估值虽然昂贵,但仍留有一定距离。

AI 交易的 " 中场战事 ":基建狂欢与增长瓶颈

高盛在报告中将 AI 交易的演进划分为不同阶段,而当前市场显然仍沉浸在 " 第二阶段 " ——基础设施建设的狂欢中。

这场狂欢的燃料,来自于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等大型云服务商数千亿美元的资本支出。高盛报告援引数据显示,市场对这些巨头 2025 年的资本支出总额预测,仅今年以来就上调了 1000 亿美元,达到 3680 亿美元

这笔巨额投资直接转化为半导体、电力设备、技术硬件等基础设施供应商的订单和利润,推动了它们的股价飙升。

然而,盛宴之下也潜藏着风险。高盛警告称,资本支出的高速增长 " 不可避免地会放缓 ",这给 " 第二阶段 " 股票的估值带来了风险。目前,这些公司的股价涨幅已远远超过其近期盈利的增长轨迹,反映出市场对其未来增长的极度乐观预期。

关键风险:资本支出放缓或引发 15-20% 回调

高盛明确指出了当前 AI 交易的核心软肋:对科技巨头资本支出的依赖。分析师普遍预测,资本支出增速将在 2025 年第四季度和 2026 年出现明显减速。一旦增速拐点出现,可能会对相关股票的估值构成压力。

尽管预测这一拐点的时间极具挑战性——因为市场共识已多次低估了科技巨头的投资规模——但这种减速的趋势是 " 不可避免的 "。

该行构建了一个极端压力测试场景:如果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突然回调至 2022 年的水平,这将使标普 500 指数 2026 年的预期销售额增长减少约 30%。

报告宏观估值模型显示,这种冲击不仅会直接打击短期收入,更会严重损害市场对长期 AI 驱动盈利增长的信心,最终可能导致标普 500 指数的估值倍数出现 15% 至 20% 的下调。

下一步去向何方?市场仍在等待 " 盈利故事 "

当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逐渐见顶,AI 交易的下一站—— " 第三阶段 ",即由 AI 赋能实现收入增长的公司,能否接棒?

高盛的观察揭示了市场的犹豫。报告称,投资者对于 " 第三阶段 " 的公司,尤其是软件行业,表现出 " 有限的兴趣 "

究其原因,是市场正在努力回答一个复杂的问题:对于众多软件和服务公司而言,AI 究竟是增长的催化剂,还是颠覆性的威胁?高盛分析师指出,投资者担心 AI 可能会颠覆现有的定价模式,降低行业准入门槛,从而压缩现有软件巨头的利润空间。

与 " 第二阶段 " 中赢家清晰可见的局面不同," 第三阶段 " 将出现明显分化,既有赢家也会有输家。因此,投资者变得格外挑剔。报告强调,市场可能会要求看到 AI 对这些公司近期盈利产生 " 切实、有形的 " 影响后,才会真正拥抱它们。

至于更长远的 " 第四阶段 " —— AI 驱动的生产力提升,高盛认为,这还仅仅是个开始。报告援引数据显示,尽管已有 58% 的标普 500 公司在财报会议上提及 AI,并主要应用于客户支持、编程和营销等领域,但鲜有公司能够量化 AI 对当前利润的具体贡献。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高盛 ai 科技巨头 股票 亚马逊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