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之家 09-08
全球观测网络!“云遥一号”计划2026年底前完成90颗发射组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快科技 9 月 8 日消息,据媒体报道,9 月 5 日晚,谷神星一号(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云遥一号 27 星和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送入预定轨道。

云遥一号 27 星是一颗科学实验卫星,搭载了用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反演大气参数的遥感设备,将开展在轨技术验证与业务应用示范,为大气探测等领域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据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哈琳介绍,卫星入轨后将按计划进行平台与载荷测试。待数据质量评估通过后,相关数据将推送至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系统及多家用户单位,应用于气象预报和防灾减灾等业务。目前," 云遥一号 " 系列已完成 46 颗卫星在轨部署,预计 2026 年底前将建成由 90 颗卫星组成的全球观测网络。

我国目前已发射两代四型共 21 颗风云气象卫星,其中 8 颗仍在轨运行,服务覆盖全球 133 个国家和地区,整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商业气象小卫星凭借 " 小、快、灵 " 的独特优势,成为风云卫星体系的重要补充。它们可执行掩星探测等专项任务,有效提升大气要素监测的时空分辨率。掩星探测通过分析导航卫星与低轨卫星之间的信号遮挡现象,可获取高精度大气廓线数据。

去年底," 天目一号 " 星座 23 颗卫星与 " 云遥一号 " 系列 12 颗卫星已纳入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系统,每日可提供约 4.5 万条掩星廓线产品。

风云极轨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副总指挥徐娜表示,商业卫星数据通过气象大数据云平台 " 天擎 " 与风云卫星数据协同质控,已广泛应用于数值预报、台风监测等业务。中国气象局建立了涵盖试用、评估、准入和推广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并发布载荷发展建议,积极推进商业卫星数据产品国际化。

目前,欧美多个国家已出台政策推动气象卫星数据共享。我国也坚持开放合作,积极向国际气象界推介小卫星数据应用成果。

随着技术迭代与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以天目、云遥为代表的商业气象小卫星星座正快速成型。中国气象局已成立掩星气象探测数据应用专班,推动相关数据在气候研究、灾害预警等领域发挥实效。这种 " 主辅结合 " 的观测模式,不仅增强了我国气象精密监测能力,也为全球气象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卫星 风云 气象局 星座 分辨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