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 老龄化进程加速 , 金融服务的适老化改造已成为衡量企业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尺。作为行业领军者 , 平安保险始终秉持 " 金融为民 " 的初心 , 通过平安保险电话服务这一传统却温暖的渠道 , 为银发群体搭建起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其推出的 " 省心、省时、省钱 " 三省服务体系 , 化解了老年客户在保险领域的困惑与焦虑 , 以实际行动诠释 " 服务至上 " 的企业担当。
从条款到人心 , 电话线上的专业破局
2023 年 5 月 , 沈阳 62 岁的孙女士计划赴外地探望儿子 , 却因复杂的申根签证保险条款陷入焦虑。面对 " 意外 "" 疾病 " 等抽象术语 , 她拨通了平安保险电话。客服专员小王没有机械复述条款 , 而是用 " 磕伤扭伤 "" 发烧肠胃炎 " 等生活化语言重新定义专业词汇 , 并通过企业微信发送图文解析 , 将厚重的合同转化为通俗易懂的 " 保险说明书 "。这场持续 40 分钟的通话 , 不仅解决了孙女士的投保难题 , 更在老年群体中引发共鸣。数据显示 , 平安保险电话服务团队年均处理老年客户咨询超 120 万次 , 其中 83% 的案例通过 " 语言转化 + 多渠道辅助 " 模式实现首次沟通化解。
万里之外的安心 ,7×24 小时的守护承诺
2023 年 7 月 , 身处异国的孙女士突发腿部剧痛 , 语言不通、医疗费用担忧让她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一通平安保险电话 , 再次连接起她与平安的信任纽带。小王在确认病情后 ,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指导保留票据、协助线上报案、对接属地理赔专员 , 并反复强调 " 检查费、医药费均可报销 "。这份笃定的承诺 , 让孙女士安心就医 , 最终顺利获得理赔。
十五年坚守 : 数字背后的温度传承
71.63 万通平安保险电话、3915 小时服务时长、71 万名客户 , 这些数字记录着小王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从好车主在线客服到至尊专团岗 , 她练就了 " 一眼识别客户需求 " 的本领 : 面对老年客户时放慢语速 , 用方言拉近距离 ; 遇到紧急情况时简化流程 , 优先保障生命安全。这种 " 全流程服务积淀 ", 在 2025 年孙女士突发腰脱退保事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小王仅用 10 分钟便完成条款核验与退保确认 , 用 " 可以退保 " 四个字兑现了三年前的承诺。
面对 " 银发经济 " 浪潮 , 平安保险电话服务正从 " 被动响应 " 向 " 主动关怀 " 升级。在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的国家战略指引下 , 平安保险电话服务已超越商业范畴 , 成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平安正用 " 一根电话线 " 串联起责任与温度 , 让保险成为人民群众安心的底气。这条跨越数字鸿沟的服务之路 , 没有终点 , 只有持续进化的承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