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地化 AI 功能的延迟以及可能采用的 eSIM 设计,iPhone 17 系列新品在中国市场的发布和销售前景正蒙上阴影。
据知名科技记者马克 · 古尔曼(Mark Gurman)的最新报道,苹果的 AI 套件 "Apple Intelligence" 将无缘随 iPhone 17 在中国市场首发。尽管苹果仍在积极推进其在华落地,但目前预计的上线时间最早也要到今年年底,这意味着新机发售初期将缺少一个关键的核心卖点。
与此同时,预计将在 9 月 10 日发布会上成为亮点的全新轻薄机型 "iPhone 17 Air",可能因其仅支持 eSIM 卡的设计而在中国市场遭遇准入难题。古尔曼称,这一硬件规格可能导致该机型在中国的发布 " 受到限制或推迟 ",直到苹果与运营商找到解决方案。
对于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苹果而言,功能软件的延迟和关键硬件的不兼容构成了双重打击。这不仅可能削弱其在与本土品牌激烈竞争中的地位,也为投资者关注的 iPhone 17 销售表现带来了新的风险变量。
AI 功能缺席国行版首发,年底前上线仍存变数
对于期待在新款 iPhone 上体验苹果原生 AI 功能的中国消费者而言,等待还将继续。
根据计划,苹果原本希望在年中通过 iOS 18.6 系统更新将 Apple Intelligence 引入中国,但这一进程被一再推迟。
据了解,目前,苹果在技术层面(如 iOS 18.5 系统)已为支持中文 AI 做好准备,国行 iPhone 的 Apple Intelligence 将通过第三方提供服务,整合了阿里巴巴、百度的大模型。
古尔曼透露,目前苹果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通过 iOS 26.1 或 iOS 26.2 更新来推出这些功能,并且已在中国员工中进行内部测试,但鉴于各种不确定性,发布计划仍可能再次被推迟。
全新 Air 机型或遇准入难题
除了软件功能的延迟,硬件层面的挑战也同样严峻。本次发布会的一大焦点预计是全新的 "iPhone 17 Air",这是一款拥有 6.6 英寸大屏的轻薄化设计机型。
然而,一个核心问题是,iPhone 17 Air 预计将完全取消实体 SIM 卡槽,全面转向 eSIM。古尔曼在其专栏中明确指出,仅支持 eSIM" 将使其在中国大陆的销售变得困难 ",不排除 " 受到限制或推迟 " 的可能。
在中国市场,eSIM 的推广和普及程度远不及欧美,主流用户仍高度依赖实体 SIM 卡。如果苹果无法为国行版 iPhone 17 Air 提供支持实体卡的版本,无疑将极大限制其市场接受度,甚至可能使其错失最佳销售窗口。
此外,iPhone 17 Air 本身的产品定位也存在争议。
为了追求极致轻薄,该机型在电池续航和摄像头方面做出了妥协(如采用单后置摄像头),而其定价预计将夹在功能更全面的标准版 iPhone 17 和性能更强的 iPhone 17 Pro 之间。
参考三星电子此前推出的类似定位的机型 S25 Edge 销售表现平平,市场目前对 iPhone 17 Air 的销量前景也持谨慎态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