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09-08
前豆包大模型市场负责人创业,GEO服务商「PureblueAI清蓝」获千万级种子轮融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邓咏仪

编辑|苏建勋

一句话介绍

用自研模型替代人工 " 猜测 ",提供端到端的营销 Agent 服务,为企业主生产更容易被 AI 推荐的营销内容,监测模型答案效果,增加品牌露出。

近期,「PureblueAI 清蓝」也正式完成第一轮融资,蓝色光标(股票代码:300058)与英诺天使基金联合领投,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跟投,投资金额达千万元人民币。

团队介绍

创始人兼 CEO 鲁扬: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拥有 20 年市场营销经验。他曾是前字节跳动火山引擎市场总经理和豆包大模型市场负责人,经历了 AI 大模型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推广的全过程。此外,他还曾担任销售易市场副总裁、京东云市场公关总经理等职务。

联合创始人兼 CTO 王立新博士,博士毕业于中科院、清华大学博士后。曾任字节跳动高级算法专家、东源投资首席科学家,有着丰富的机器学习和大模型应用的经验。

联合创始人兼 COO 邹郢路,曾任浙文互联 AI 营销产品 " 好奇飞梭 " 的负责人,所开发的营销 Agent 产品服务于国内车企等众多企业。此外,他还曾担任蚂蚁集团国际事业群技术专家,从 0 到 1 参与了印尼 TOP1 数字钱包 "DANA" 的开发。

产品及业务

如今,用户从传统搜索转向 AI 问答的新趋势,营销的战场也随之转移。据 Gartner 预测,到 2028 年,传统搜索引擎的流量将有 50% 被 AI 搜索取代。

但 AI 的 " 黑箱 " 特性——答案采信规则不公开,这让传统依赖人工经验的 SEO 方法论失灵,这具体体现在:

效果不可预测:同样的方法,优化 " 咖啡哪家好 " 可以被采纳,但到了优化 " 矿泉水哪家好 ",可能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企业主也难以知道原因。

平台差异巨大:同一篇内容,可能在 DeepSeek 上立刻被采纳,但在豆包或元宝上会无法搜出。

效果不稳定:就算成功让大模型采纳,但效果难以持续,不可预测,也无法复现。

这导致企业主的营销 ROI 根本无法衡量。如今,大模型平台还没有任何给出的数据接口,没有反馈效果。对企业而言,在大模型优化上面的钱,其实没有办法算 ROI,只能按照品牌广告投放。

传统 SEO 服务商,很大程度是靠 " 堆量 " ——即大量铺设稿件,来博取平台收录模式,很容易被视为制造信息垃圾,污染生态。

「PureblueAI 清蓝」更希望用一种量化交易的模式,通过自建模型,深入学习 AI 平台的内在机制,从而提升品牌的认可度。

具体而言,「PureblueAI 清蓝」建立了一个端到端模型和 Agent 产品,让 Agent 去学习 AI 平台的推荐规律,替代过往的人工去 " 猜测 " 平台投放测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PureblueAI 清蓝」的系统,会持续分析那些在 AI 搜索中被成功推荐的内容,让模型找出这些内容背后共有的 " 特征因子 ",让模型知道什么样的内容结构和特征,能拿到 AI 平台更高的采信权重,用以指导企业客户的内容生成策略、监测模型反馈等等。

比如,当客户提出优化需求(如优化 " 超混架构车型推荐 " 这个搜索意图)时,清蓝的模型不仅会生成一篇营销稿件,还会计算出权重最高的发布平台组合。

这个过程可能得出反常规的结论,例如,PureblueAI 清蓝曾服务过一个 To B 企业,模型计算出最佳发布平台之一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 C 端平台,最终,这篇文章发布当天就被 AI 引擎引用并置顶。

不仅如此,PureblueAI 清蓝的服务链条也更长——不只是集中在 " 发文 " 这一动作。在更上游,PureblueAI 清蓝会帮助客户建立品牌资产库,进行用户意图挖掘和 AI 品牌诊断,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品牌与内容营销策略,展开 AI 口碑营销,以更好地达成优化效果。

链条也会延伸到内容发布后。PureblueAI 清蓝的自研系统,会进行分钟级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品牌呈现率或排名因 AI 平台算法迭代而突然大幅下跌,系统会立刻启动干预,让模型根据最新的学习结果,再次进行投放,以维持效果。

「PureblueAI 清蓝」采用 RaaS(按效果付费)的模式,目前主要围绕品牌效果(如承诺的品牌推荐率、排名率)按月收费。

目前,PureblueAI 清蓝已服务了包括汽车、金融、快消以及互联网大厂等客户。以某大厂的 Agent 产品为例,优化后其在 Deepseek、豆包等平台的推荐率和置顶率均从初期的不足 30%,提升并稳定在 100%。

Founder 思考

现在 GEO 市场的现状是鱼龙混杂,但已开始爆发。

去年下半年我们刚做 GEO 时,关注的人很少。但从今年春节后,GEO 的需求就爆棚了,每天至少有一个客户来问我们。几乎所有 SEO 服务商,还有一些营销咨询工作室,都开始做这个事。但市场非常混乱,有的报价极低,也根本不敢承诺最终效果。

AI 搜索是确定的未来,但百度和 Google 不会消失。Gartner 说到 2028 年,AI 搜索会切分 50% 的(传统搜索)流量,我认为这个预测保守了,到 28 年几乎应该是 100%。这个 100% 不是指传统搜索会死掉,而是说百度和 Google 自己也会转型成 AI 搜索。

传统 SEO 的 " 经验驱动 " 打法在 GEO 上很大程度是失效的。搜索引擎的规则是公开透明的,但大模型是黑箱。靠人工经验去做 GEO,会发现效果无法预测,结果不受控制。

  比如,这个词我一下就优化上去了,换个词我做了两个月都上不去,也不知道为什么。这种不稳定性,导致你根本不敢真的把服务卖给客户。

GEO 的核心,是帮助优秀品牌通过正向的方式被 AI 发现,否则未来会被 AI 抛弃。在未来,企业只有去生产更加高质量的内容,才越有可能被 AI 抓取和推荐。所有像当年 SEO 那样投机取巧、想 Hack 规则的方法,在未来都会被 AI 判定为 Cheating(作弊),只会起到反作用。

未来 "AI 推荐 " 取代 " 竞价排名 ",这也是营销逻辑的根本转变:品牌营销将从购买硬广流量,转向影响 AI 的软性推荐。这意味着企业需要生产更高质量、更符合 AI 平台认知逻辑的内容,而不是靠投机取巧的作弊手段。

AI 营销本质是一种价值对齐,技术上去短期优化一个结果是可以的,但不可持续。

所以,我们的原则是,绝不帮客户做 " 品牌升维 "。如果有客户说 " 帮我优化成全球第一的可乐 ",这是不符合常理认知,即便短期能挣钱,未来也一定会被更聪明的 AI 模型识破。我们只帮客户在他自己真实的定位里面,被更好地呈现出来。

用模型来学习另一个模型的思路,能让人发现想不到的 " 捷径 "。有一次我们服务一个 To B 软件企业,模型告诉我们,应该发在一个 To C 的比价平台。客户觉得很荒谬,但我们说服了他。结果稿件发出去当天晚上就被引用置顶了。

在 GEO 这件事上,这是个 " 一把手工程 ",现在 To C 品牌比 To B 更早觉醒。我们看到的典型客户,集中在汽车、快消、互联网,基本上还是偏 To C 一些的,他们更重视自己的口碑。一搜自家的品类,出来的都不是我,是我的竞品,CEO 是无法接受的,他们也愿意为品牌心智的占领付费。

海外与国内的交付逻辑不同,国内必须交付 " 结果 "。海外的 GEO 服务商,大多是 SaaS 模式,他们交付的是一套数据分析报告和几条笼统的 " 优化建议 ",比如建议你跟第三方机构出个白皮书。这种模式在国内是卖不出价的,很难让客户长期付费。所以我们在国内必须是帮客户把效果优化完,交付一个能看见的结果。

所以,我们希望交付的是 Agent 服务。上一代的 SaaS,和 Agent 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流。SaaS 的工作流是客户主动,工具被动,客户得自己去点、去探索功能。

Agent 不是,Agent 是 AI 主动,它来主导,客户可以不主动做任何事情,Agent 带着你走完整流程。这是根本上的不同。

我们与大厂不是对抗关系,而是生态伙伴。大厂自己不会下场做 GEO,因为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未来只有真正优秀的品牌才能够被推荐,我们正是通过正向的优化,帮助优秀的品牌被 AI 发现。我们今天也是几家 AI 大厂的生态伙伴,帮助他们服务客户的品牌优化。

《智能涌现》访谈小记

年初 DeepSeek 的爆发,让 AI 大模型 GEO 已经成为当下最新的火热方向。

近期,我们也接触了大量 GEO 服务商,当前市场的主流,仍是大量从 SEO 转型而来的服务商,他们沿用着 " 多发稿、铺渠道 " 的人海战术,试图博取 AI 收录。

但很明显,这是不可持续的。几乎所有从业者都承认:现在 GEO 的效果不可预测、结果不稳定,甚至无法归因。

这在路径选择上,与海外的主流模式拉开了差距。在硅谷,GEO 已是热门赛道,但以 Profound 为代表的公司,其主流产品形态是 SaaS 工具,提供数据监控和分析,辅助人工决策。

创始人鲁扬对我们坦承,PureblueAI 清蓝早期曾尝试经验驱动的路径,但很快发现这是条死胡同。所以,团队才逐步摸索到如今的模式:通过模型驱动,由算法来解密算法,并通过 Agent 产品直接为客户交付结果。

技术驱动的路径虽然更难,但却是试图与 AI 建立一种基于高质量、结构化内容的沟通方式,赢得的是算法信任。在这个层面上,PureblueAI 清蓝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值得鼓励的技术样本。

欢迎交流

欢迎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效果 融资 创始人 字节跳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