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09-08
亮相IFA:从读懂用户到重塑厨房,万得厨正在改变全球厨电玩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5 年 9 月,柏林展览中心再次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 " 风暴眼 ",一年一度的 IFA 国际消费电子展如期而至。雷科技派出的史上最大规模海外报道团 " 雷科技 IFA25 报道团 " 已在柏林现场各就各位,对 IFA2025 进行现场、立体和一手报道。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与家电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IFA 向来是国际巨头发布前沿技术、抢占市场话语权的核心舞台,博世、西门子、三星等品牌的展台常年占据流量 C 位。

但今年,一个首次在 IFA 亮相的中国新锐品牌,却意外打破了这一固有格局。

在 IFA 万得厨展台前,不同肤色的观众举着手机拍摄,当牛奶与面包同时放入万得厨烹饪智能体,屏幕瞬间识别出不同菜品信息并开始分区域精准加热控温,外国友人们不时发出 "Amazing" 的惊叹。

这是万得厨的全球首秀,也是中国智能厨电出海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过去,中国厨电品牌出海多依赖成本优势 + 硬件输出,而万得厨以 AI 技术 + 生态协同为核心,在 IFA 舞台上构建了中国智造的全新故事。

这场首秀的火爆,不禁让人好奇:万得厨究竟在下一盘怎样的棋局?

IFA 的舞台,历来是全球家电产业发展的 " 晴雨表 "。

回溯近十年中国品牌在 IFA 的身影,不难发现一条清晰的出海升级路径:2015 年前后,中国厨电企业多以 OEM 代工或低端硬件输出为主,展台面积小、位置偏,核心竞争力集中在性价比;2020 年后,海尔、美的等头部品牌开始以 " 品牌出海 " 姿态亮相,通过自主设计、本地化渠道建设,将产品定位从中低端推向中高端,逐步建立中国品质认知。

而 2025 年万得厨的登场,则标志着中国品牌正式迈入 " 生态出海 " 的出海 3.0 时代,从卖硬件到卖解决方案,从单一产品输出到技术 + 生态协同输出。

这种升级并非偶然,一方面,全球厨电市场正面临传统产品 " 同质化 " 与消费需求 " 个性化 " 的矛盾:据欧睿国际 2024 年数据,全球传统厨电市场增速已降至 3.2%,而具备 " 智能交互、健康管理 " 功能的高端智能厨电增速高达 18%;

另一方面,中国在 AI 算法、物联网技术、智能制造领域的积累,为 " 生态出海 " 提供了底气,国家数据局显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占全球总量 60%,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物联网终端连接数有望突破 30 亿。这些技术储备得以让中国品牌有能力跳出硬件内卷,构建更高维度的竞争壁垒。

万得厨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与传统品牌单一厨电产品各自为营不同,万得厨在把硬件设备、智能系统和服务平台全部打通,让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

 

例如,围绕 wan AiOS 系统,用户可通过手机 App 扫描上传健康报告,并与设备端无缝关联,实现健康数据接入、个性菜谱推荐、链接优质食材供应平台配送及一键精准烹饪的全流程体验。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 " 厨电只是厨房工具 " 的传统认知,也让 " 生态出海 " 从概念落地为可感知的体验。

对中国品牌来说,万得厨的尝试特别有意义:它证明了我们走出去,不再只能靠 " 价格便宜 ",中国品牌正在从 " 靠规模 " 转向 " 靠创新 ",这种做生态、做体系的思路,很可能未来会引领整个行业,改变智能厨电的玩法。

不过,若将万得厨简单定义为 " 智能厨电企业 ",显然低估了其战略野心。

在 IFA 上,雷科技团队专访万德厨科技总经理霍立谊,其对雷科技表示:" 我们整个事业的逻辑,就是为中国老百姓,或者说为全世界老百姓定义未来厨房应该是什么样。"

这里的 " 未来厨房 ",可以简单理解为 " 用人工智能让做饭变得更智能 "。在过去,厨房是我们解决 " 吃什么、怎么吃 " 的关键场所,而万得厨想通过 AI 技术,把买菜、做饭、营养搭配甚至餐后服务全都串联起来,让吃饭这件事从 " 人操心 " 变成 "AI 帮你适配 "。

而支撑这一战略的,是三大核心产品与技术,以及深度绑定的产学研合作,我们一个个来说。

首先是 YINGZI OS,这是打通生态边界的 " 万物智联平台 "。

它不仅连接用户与设备,还延伸到研发、服务和产业链上下游,为智能厨房提供一个可学习、可连接、可共赢的开放生态。借助该系统,万得厨 wan AIChef 已经实现多角色、多组织的高效协同,不再局限于单台设备,而是成为 " 智能厨房生态系统的节点 "。

基于 YINGZI OS 的强大赋能,万得厨推出两大落地产品,分别瞄准家庭与商用两大核心场景。

其一是万得厨烹饪智能体 wan AIChef ultra,它基于 YINGZI OS 深度赋能,搭载了自主研发的 wan AiOS 组织体超智能系统,其中 wan AiOS 作为万得厨烹饪智能体 wan AIChef ultra 的 " 智慧大脑 ",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健康检测,在 10 秒内扫脸即可获得 27 项健康数据,比如血氧、心率等。

 雷科技主编罗超与万德厨科技总经理霍立谊深入交流

结合用户自主上传的体检报告等健康数据,wan AiOS 就可以针对性地为用户生成 7 天定制菜谱。系统还可以生成每日热量谱图,实时追踪蛋白质、脂肪等摄入量。有了定制菜谱,用户只需下单即可坐等相应的新鲜食材配送上门。

在最后一步的烹饪环节,用户只需将切配好的生鲜食材放入 wan AIChef ultra,其内部的 1200 万像素摄像头和天厨识别系统就会自动识别食材,并匹配最佳的烹饪方式,为用户烹饪出健康又地道的美食。

其二是万得厨共享站,在 IFA 现场,万德厨科技总经理霍立谊对雷科技表示:万得厨共享站 wan AIChef station 将于 11 月底正式推出。这是一台大型智能烹饪设备,专门用在写字楼、园区、便利店这些人多的地方。它的优势是能同时为多人快速出餐,24 小时不间断运行,相当于一个个迷你 " 无人厨房 ",主要解决传统餐饮高峰期忙不过来、成本高、标准不统一这些老问题。

打个比方,如果把这个设备是放在写字楼,用户打算中午 12 点吃饭,那么在 10:00 就能进行点餐,烹饪完之后格子可以保温一天,12 点下班就可以直接取餐,既不用等待外卖小哥送达,也不用担心有预制菜的风险。

 

当然,不管是 YINGZI OS 还是万得厨烹饪智能体、共享站,这些生态的构建,都离不开技术与数据的支撑。万得厨之所以能在 AI 烹饪领域快速突破,关键在于 " 产学研 " 合作。

2024 年 12 月,万得厨与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扬翔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正式启动 " 膳食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 " 合作项目,并成立 " 膳食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中心 "。

今年 5 月 19 日,万得厨联合深圳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扬翔股份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 " 食品绿色制造与智能烹饪创新联合研究院 "。这些合作并非 " 噱头式联名 ",而是从底层数据、算法模型到产品落地的深度绑定。

通过这种产学研深度协同的模式,让万得厨的 AI 技术摆脱了 " 空中楼阁 ",不是为了 AI 而 AI,而是将 AI 与食品科学、营养学深度结合,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吃得健康、吃得便捷的核心需求。

目前,全球智能厨电市场正处于 " 机遇与挑战并存 " 的关键期。

一方面,后疫情时代让健康意识空前高涨,消费者对饮食的关注从 " 便捷饱腹 " 全面转向 " 营养均衡 " 与 " 健康安全 ";另一方面,全球性的生活节奏加快与烹饪技能流失,使得 " 在家做饭 " 这一传统习惯面临巨大挑战。

这种巨大的需求矛盾,为智能厨电的爆发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

坦白来讲,目前关于智能厨电的产品并不少,比如之前较为出圈的炒菜机器人,顾客扫码下单后,机器人开始取料、注油、投料、翻炒、调味、装盘,不到三分钟,一道菜就通过传送带送至取餐口。

问题在于,万得厨跟它们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雷科技也在现场向霍总寻求答案。他表示,最核心的区别,在于"健康"

万得厨基于大量调研发现,微波热传递是当前最为健康的烹饪方式之一,能有效保留食材营养,最大限度减少流失。其次中式烹饪中普遍使用大量植物油,一旦油温升高至特定阈值,有害挥发物便难以避免。即便使用高效抽油烟机,残留问题依然存在,无论是传统灶具还是新型炒菜机器人均无法彻底解决。而微波加热通过水分子高频振动自内而外加热食物,从根源上杜绝了油烟的产生。

因此,让用户 " 吃得省心、吃得安心 ",正是万得厨塑造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当然,有机遇,也有挑战。放眼全球,智能厨电市场有三个老大难问题,而这也正是万得厨发力突破的机会:

第一,健康饮食越来越精细。大家不再满足于 " 少吃油 " 这种模糊概念,而是想知道 " 每天到底吃几克油才合适 "。传统厨电根本做不到这么个性化,但万得厨的 AI 系统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数据,实现真正的 " 精准营养 "。

第二,年轻人不会做饭成了常态。数据显示,2024 年欧洲 25-35 岁的年轻人中,超过六成因为不会做饭而很少在家吃。万得厨的 "AI 主动代劳 " 让哪怕从没下过厨的人,也能轻松做出营养健康的饭菜。

第三,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照护压力。比如日本、德国这些老龄化程度高的国家,急需更适老的厨电解决方案。万得厨的 wan AiOS 健康闭环系统可以给老人 " 膳食建议、自动烹饪 ",大大减轻了照护者的负担。

面对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万得厨并没有只靠某一个产品 " 单打独斗 ",而是打造了一个由 "AI 算法 + 终端设备 + 产业合作 " 组成的铁三角体系,形成系统性的优势。AI 算法负责决策和优化;终端设备把智能功能真正用起来;产业合作是 " 后盾 ",提供供应链、服务等生态支持。这三者互相促进、彼此依赖,持续推动品牌向前发展。

看得出来,万得厨的野心,其实远远不止是做一款智能厨电那么简单。

它真正想做的,是借用 AI 技术重新定义 " 吃饭 " 这件事,从厨房开始,把健康、饮食甚至生活服务全都串在一起,打造一个更完整的体验。

对中国品牌来说,万得厨走了一条不太一样的新路:它不再靠 " 便宜 " 或 " 成本低 " 来打市场,而是靠实打实的技术突破和生态搭建,硬是在 IFA 这样的国际大展上成了关注焦点。同时通过 " 算法 + 终端 + 产学协同 " 的模式,带动整个行业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也就是真正实现 " 全场景智慧餐饮 "。

当然,万得厨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它面前还有不少挑战:比如怎么打入已经被国际大牌占住的渠道、怎么更快响应不同市场用户的需求,以及怎么持续保持技术上的领先性等等,但有一点越来越清楚:当中国品牌开始以 " 生态构建者 " 的角色走向全球,中国制造,正在变成真正的 " 中国智造 "。

而万得厨,正是这条路上一个实实在在的探路者。

9 月 5 日 -9 日,世界最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 IFA2025 在柏林盛大开幕。

联想、海信、TCL、美的、长虹、海尔、时空壶、未来智能、安克、绿联、云鲸、追觅、MOVA、添可、影石 Insta360、大疆、万得厨、涂鸦、徕芬、影目、Rokid 等中国科技巨头云集柏林,向世界呈现中国 AI 硬科技的统治力。

雷科技 IFA2025 报道团已在现场就位,对 AI 硬科技的新趋势,特别是中国品牌在世界级大秀进行全程追踪报道,敬请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中国品牌 柏林 ai 智能制造 物联网技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