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heumatology》杂志近期发表的年度综述性文章《Gout: one year in review 2025》,2020 年全球约有 5500 万人患有痛风,年龄标准化患病率约为每 100,000 人 660 例,在过去 30 年中增长了 22.5%。2020 年全球男性痛风患病率约为女性的三倍,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预计到 2050 年痛风患病率将上升至 9600 万,这意味着未来三十年内痛风患病率可能从高收入国家转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患病率增幅最高(90.6%),其次是澳大利亚(45.9%)和加拿大(30.3%)。
痛风的发病机制
《Gout: one year in review 2025》文章指出,遗传基因在痛风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欧洲人群与东亚人群尿酸水平存在高度遗传相关性,且无显著差异:欧洲人群的心血管组织中尿酸水平更高,而亚洲人群的免疫 / 呼吸系统组织(例如鼻黏膜)中尿酸水平更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和古细菌)的变化会影响痛风的发生和病情进展。另一项研究表明,与健康对照者相比,痛风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并通过影响嘌呤代谢、尿酸排泄和 NLRP3 炎症小体活化,促进痛风的发病机制。
痛风的病理过程以早期尿酸水平升高,晚期出现炎症为特征。尿酸水平升高主要与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不足有关。尿酸的生成主要与黄嘌呤氧化酶(XO)有关,XO 能催化次黄嘌呤和黄嘌呤转化为尿酸。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异常增强或其表达水平升高可导致尿酸生成过多。
尿石素改善高尿酸血症
2016 年,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发表的研究显示,尿石素 A 能促进线粒体自噬,将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延长 45%,成为获科学界公认的首个具有促进线粒体自噬功能的天然化合物。2019 年,尿石素 A 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显示了延缓衰老的作用,显著提升了全身脂肪酸氧化水平,这是线粒体功能的重要指标。尿石素 A在线粒体代谢效率优化方面的显著潜力,已激起长寿科学研究及健康领域的高度关注。
近期抗衰新星尿石素也为高尿酸血症的改善带来了好消息。
1)尿石素的存在形式
尿石素在自然界中并不常见,它是鞣花单宁衍生的分解代谢物,鞣花单宁则是一种存在于许多水果(如石榴、草莓)和坚果(如胡桃)中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大部分鞣花单宁进入结肠,主要被结肠微生物代谢形成尿石素。
图源:freepik
有研究以伊比利亚猪为模型,研究了鞣花单宁如何生成尿石素。这项研究揭示了不同的尿石素在肠道中是如何产生的。首先鞣花单宁在体内经肠道菌群代谢为鞣花酸,然后通过去除鞣花酸的一个内酯环生成四羟基尿石素,然后依次去除羟基,最后生成尿石素 A、B 和 C。血浆和尿液样本分析表明,尿石素 A 葡萄糖醛酸苷和硫酸盐(尿石素 A 在体内主要以葡萄糖醛酸苷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是主要代谢物,尿石素 C 和 B 葡萄糖醛酸苷和硫酸盐(尿石素 C 和尿石素 B 是两种胆汁酸,它们在体内主要以葡萄糖醛酸苷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是次要代谢物。
图源:参考文献 2
2)尿石素 C 降尿酸研究
9 月 1 日中国研究团队发表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的文章显示,尿石素 C 可通过抑制 ROS-p38/ERK MAPK 轴减轻肾功能障碍,从而改善高尿酸血症。
图源:pubs
在高尿酸血症小鼠研究中显示,尿石素 C 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尿酸(SUA)水平,并且其效果优于尿石素 A 和是尿石素 B。该研究采用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和尿酸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研究了尿石素 C 的降尿酸机制,机制研究显示,尿石素 C通过增强肾脏尿酸排泄来缓解高尿酸,同时改善肾脏氧化应激和纤维化。
此外,尿石素 C 还通过降低活性氧(ROS)的生成水平来抑制尿酸诱导的 p38/ERK MAPK 活化。进一步实验证实,尿石素 C 通过抑制 p38/ERK MAPK 来改善肾脏尿酸转运蛋白和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其体内体外研究结果表明,尿石素 C 可通过改善尿酸转运表达的失衡来促进肾脏尿酸的排泄。
3)尿石素 A 降尿酸研究
先前有研究评估了尿石素 A 在培养肝细胞和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中的抗高尿酸血症作用。在培养肝细胞中,采用 100 µ M 的化合物来评估对肝细胞中尿酸生成的抑制效果,而不会造成细胞损伤。研究显示,鞣花酸、尿石素 A 和尿石素 B 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 AML12 肝细胞中的尿酸生成。并且在 100 µ M 浓度下,尿石素 A 的抑制效果强于鞣花酸和尿石素 B。
由于体外尿石素 A 的抗高尿酸血症作用强于尿石素 B,因此,只研究了尿石素 A 在嘌呤体诱发的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体内的抗高尿酸血症作用。在患有嘌呤体诱发的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中,口服尿石素 A 显著抑制血浆尿酸水平和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的升高。此外,DNA 微阵列结果显示,尿石素 A 以及强效 XO 抑制剂别嘌呤醇可诱导与肝脏嘌呤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下调。因此,尿石素 A 的降尿酸作用至少部分归因于其通过抑制肝脏中的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来抑制嘌呤代谢和尿酸生成。
参考文献
1 L. Punzi, L. Scagnellato, P. Galozzi,et al. Gout: one year in review 2025. Clin Exp Rheumatol. 43 ( 5 ) :799-808.
2 Juan Carlos Esp í n,Mar Larrosa,Mar í a Teresa Garc í a-Conesa,et al.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Urolithins, the Gut Microbial Ellagic Acid-Derived Metabolites: The Evidence So Far. 2013.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70418.
3 Shin-ichi Adachi,Kazunori Sasaki,Shinji Kondo,et al. Antihyperuricemic Effect of Urolithin A in Cultured Hepatocytes and Model Mice. 2020. 25 ( 21 ) :5136.
4 Qingqing,HanNan,ChenKun Peng,et al. Urolithin C Ameliorates Hyperuricemia by Mitigating Renal Dysfunction through ROS-p38/ERK MAPK Axis Suppression. 2025.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5 Aocheng He,Jialiang Wang,Yulin Feng,et al. Terminalia chebula Retz. extract relieves gout arthritis by inhibiting xanthine oxidase, the uric acid transporter, and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2025.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19848.
封面图来源: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top-view-sweet-sliced-pomegranates_13822770.htm=search&page=2&position=1&uuid=f0197038-c0bb-4ec1-88be-3057f589a514&query=strawberry+and+punica+granatum
延伸阅读
一周原料 | 帝斯曼 - 芬美意推新,ADM 拟优化大豆蛋白生产网络,瑞士原料生产商收购 IFF 生产工厂,罗赛洛的关节健康成分获多国专利
被忽略的 " 骨骼卫士 ",维生素 K2 会是下一个明星原料吗?
鱼油、磷虾油之外的 " 第三选择 ",它拥有强大的抗炎、护心功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