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越来越火了,私募也将 ETF 作为重要配置工具。
据统计,年内共有 135 家私募旗下产品出现在 ETF 前十名持有人名单中,合计持有 ETF 份额超 20 亿份。
知名私募大佬林园、但斌、邓晓峰、杨东等旗下私募基金现身多只 ETF 前十大持有人。
林园旗下林园投资 201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进华夏 A50ETF 前十名持有人名单,截至今年上半年,持有 938.5 万份,持仓市值 786.56 万元。
A50ETF ( 159601 ) 跟踪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其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紫金矿业、工业富联、贵州茅台、寒武纪、比亚迪、恒瑞医药、中际旭创、招商银行、海光信息。
但斌旗下东方港湾国内基金借道 ETF 买入美股科技股。
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底,东方港湾旗下 6 只私募产品出现在现身纳指科技 ETF、纳斯达克 100 指数 ETF、纳指 100ETF 三只 ETF 前十大持有人行列,持仓总市值达 3.25 亿元。
(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这些投资纳指的 ETF 前十大成分股聚焦英伟达、微软、苹果、亚马逊、博通、Meta、特斯拉、谷歌等美股科技巨头。
邓晓峰管理的 3 只产品出现在博时国开 ETF 前十名持有人名单中。
晓峰 1 号睿远证券投资基金、高毅晓峰鸿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各持有 68.1 万份国开 ETF,持仓市值均为 7281.29 万元;高毅晓峰 2 号致信基金、中信信托锐进 43 期高毅晓峰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各持有 67.2 万份国开 ETF,持仓市值均为 7185.06 万元。
此外,高毅晓峰 2 号致信基金持有市值超 8 亿的华宝添益 ETF,作为现金管理。
私募大佬杨东旗下宁泉致远 43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则持有 2077.75 万元招商财富宝 ETF,作为现金管理。
当市场还在讨论 " 慢牛 "" 快牛 " 之际,ETF 已经悄然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标配。
此前,林园认为,牛市的真正特征是大多数人开始赚钱,至少有 40% 到 50% 的人在市场中获利,那才是牛市的明显标志;而现在,许多人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这也是一个基本常识。
林园表示,至少市场要涨到 4500 点,才能说谈牛市,当前来看,A 股现在非常便宜,是买入良机。
近期,林园与投资者进行了小范围沟通,以下是精彩观点:
1. 目前市场并不存在系统性风险,中国经济需要一个大的牛市,需要一个轰轰烈烈的股市来支撑。
当前市场整体仍然偏冷,并非过热。在当前的投资环境下,投资者需要明确判断,哪些公司值得买、哪些公司可以长期参与,核心仍然是看价值,即判断企业是否值这个价。
保持平常心,只要持有的是有价值的公司,就要坚决持有。不要轻易参与自己看不懂的投资,更不要被短期热点所迷惑。
2. 投资第一重要的就是投垄断 ",垄断的买卖能规避竞争风险。做独家生意没问题,非独家生意从投资角度不考虑。所投资的公司锚定资产越多越好,兜里的钱就是锚定资产,兜里鼓鼓的公司更具投资价值,投资兜里没钱的企业风险大。
3. 看好老龄化赛道。中国 78 岁以上老人现在 3000 多万,25 年以后,预计达 3 亿 8000 万。全球医药头部企业市值达 2 万亿、3 万亿,中国现在最大的相关企业仅一千多亿,行业成长空间巨大,有望实现 " 万倍收益 "。
4. 要抓住未来 20 年的老龄化趋势,投资与 " 嘴巴 " 相关的垄断型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大胆布局。
过去 100 年,与 " 嘴巴 " 相关的上市公司赚走了总利润的 79%,而其他所有行业只分享了 21% 的利润。其倒闭比例远低于一般制造业,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5. 今天有钱就买,闭着眼睛买,我就不相信挣不到钱。虽然短期可能亏损 20%-30%,但长期来看,现在正是布局的好时机。
6. 短期的高低很难判断,买入时会做控制,可能亏百分之几十、二三十,强调 " 只要坚信方向正确,就不断买入,拿的多才能赚钱 ",要等到泡沫出现。
7. 一个人能不能赚钱,根子上要分清楚好坏,好坏不分的人不可能赚到钱。" 好的时候参与,不好的时候退出 " 是短视行为。
8. 我们看投资要有前瞻性,我们讲的话都是至少提前 15 年的。消费人群就在那摆着,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9. 对于科技股,哪家公司能够成为未来的龙头极难预测。
一个行业即便未来规模巨大,但现在的公司最终脱颖而出的概率并不高。创新与老龄化不同。
老龄化是自然规律,是 " 人的力量之外 " 的趋势,因此容易判断;而创新完全依赖于人本身。
未来也许某位 00 后甚至 10 后,突然创立一家企业,带来颠覆性的创新,这是无法提前预判的。
10. 对于科技股,不是我不想投,而是这个钱我赚不到。我的投资方法论是 " 买了不卖,长期持有 ",我的方法论不适用科技股,所以我宁愿不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