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余嫄嫄 , 范琦岩近期对蓝晓科技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吸附材料业务延续增长态势,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持续推进》,给予蓝晓科技买入评级。
蓝晓科技 ( 300487 )
公司发布 2025 年中报,25H1 公司实现营收 12.47 亿元,同比 -3.64%;实现归母净利润 4.45 亿元,同比 +10.01%;其中 25Q2 实现营收 6.71 亿元,同比 +1.06%,环比 +16.27%;实现归母净利润 2.51 亿元,同比 +7.00%,环比 +30.16%。公司 2025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 10 股派送现金股利 1.8 元(含税)。看好公司吸附材料业务持续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25H1 公司营收同比下滑,主要原因为公司无盐湖提锂大型项目收入确认,扣除盐湖提锂大型项目收入确认影响后,25H1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 4.26%,其中生命科学、金属资源、水处理及超纯化等业务延续增长趋势。收入结构方面,25H1 公司实现吸附材料收入 10.07 亿元(同比 +3.40%),系统装置收入 1.83 亿元(同比 -36.53%),扣除盐湖提锂大项目影响后,系统装置收入规模同比基本持平;技术服务收入 0.37 亿元(同比 +217.55%),主要得益于提锂领域项目设计收入增加。25H1 公司毛利率为 51.26%(同比 +3.78pct),其中吸附材料毛利率为 54.27%(同比 +3.24pct),主要得益于生命科学、金属资源、超纯水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净利率为 35.97%(同比 +4.32pct);期间费用率为 10.79%(同比 -1.30pct),其中财务费用率为 -2.48%(同比 -2.51pct),主要系利息收入、汇兑收益增加所致。25Q2 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实现增长,毛利率为 51.66%(同比 +2.22pct,环比 +0.87pct),净利率为 37.75%(同比 +1.79pct,环比 +3.85pct)。
生命科学板块增长良好,水处理板块市占率持续提升。生命科学方面,25H1 公司生命科学领域吸附分离材料收入 3.20 亿元(同比 +12.43%)。根据中报,公司多肽固相合成载体业务多个头部 GLP-1 多肽类项目顺利推进,同时覆盖大多数临床阶段仿制药项目,相关项目将逐步放量。ProteinA Suno 产品通过国外知名药企测试并按计划开展替换验证。国内新增知名药企抗体临床三期项目替换验证,正在按计划测试,同时新增两个抗体 IND 申报项目;公司 10 个类型的色谱填料已完成 DMF 认证,9 款正处于申请阶段。乳铁蛋白项目完成多家国外客户的测试并获得积极反馈,产品在载量上具有明显优势。小核酸载体产品涵盖数十个临床阶段项目,部分项目针对慢性乙肝、高血脂、糖尿病等大病种适应症,具备良好市场潜力。此外,根据《关于拟购买土地使用权并投资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的公告》,为满足产能升级需求,公司拟在蒲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项目预计总投资 11.5 亿元。水处理方面,25H1 公司实现水处理与超纯化领域吸附分离材料收入 3.59 亿元(同比 +11.25%)。根据中报,25H1 公司在高端饮用水市场渗透率继续提升,已经与头部客户形成长单合同;25H1 公司在超纯水领域实现显著突破,部分重点半导体企业已有实质性订单落地;在面板行业,公司顺利实现多条新建水线的全线供货,公司产品在各大面板客户体系中的占有率持续提升。
金属资源板块稳健增长,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持续推进。25H1 公司金属资源领域吸附分离材料收入 1.49 亿元(同比 +22.84%),无盐湖提锂大型项目收入确认,其他涉锂业务收入约 0.61 亿元,涵盖吸附剂、小型及中试系统、产品精制系统、项目设计等。根据中报,截至 25H1 公司已完成及在执行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共 12 个,合计碳酸锂 / 氢氧化锂产能近 10 万吨;25H1 公司重点项目国能矿业结则茶卡项目首条产线试运行顺利。此外,根据《关于收到中标通知的公告》,公司近期中标国投新疆锂业有限公司罗布泊盐湖老卤提锂综合利用扩能改造工程吸附系统项目,中标金额为 3,577.12 万元,约占 2024 年度经审计营收总额的 1.40%。近年公司多维度布局涉锂产业链,不断提高吸附技术在矿石锂精制、锂电池回收、伴生矿等领域的应用水平;同时围绕新能源金属领域持续进行业务拓展,其中红土镍矿提镍、钴提取及回收、石煤提钒领域已签订多个工业化项目;氧化铝母液提镓始终保持较高市占率,在提铀领域持续对国外品牌进行替代,产品销售加速放量。
估值
公司吸附材料业务增长态势良好,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5-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 9.87/12.00/14.54 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 1.94/2.36/2.86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8.8/23.7/19.6 倍。看好公司吸附材料业务持续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吸附材料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 90 天内共有 17 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 15 家,增持评级 2 家。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