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瑞财经 许淑敏
华夏银行收到金融业年内最大罚单。
9 月 5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显示,华夏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被处罚款 8725 万元,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处罚款合计 20 万元。
华夏银行发布公告解释称,已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2023 年对该行开展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进行行政处罚的决定书。对于监管部门的处罚决定,华夏银行诚恳接受。
对于监管处罚问题,华夏银行将高度重视,深入分析问题成因,迅速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问责。下一步华夏银行将严格落实监管要求,持续强化内控合规管理,推动业务经营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华夏银行换了一批高管。除了杨书剑新任董事长以外,华夏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小莉、首席合规官杨宏、首席信息官龚伟华均为新任的高管。
另外,今年 4 月,刘春华因到龄退休,辞去该行首席审计官职务,宋继清亦因到龄退休,辞去执行董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及董事会秘书职务。杨伟接任董事会秘书。
新的管理层班底逐渐形成,且看未来华夏银行合规管控的能力会不会有所提升。
当下,新管理层还面临着华夏银行盈利承压的问题。
今年上半年,华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455.22 亿元,同比下降 5.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4.7 亿元,同比下降 7.95%,营收、净利双降。
按地区划分营业收入情况,华夏银行京津冀地区实现营收 191.16 亿元,同比下滑了 11.66%,营业利润 79.29 亿元,同比上涨了 46.21%,长三角地区营收 100.24 亿元,同比上涨 2.35%,营业利润 50.33 亿元,同比下滑 28.05%。
作为全国性的股份行,华夏银行各区域发展仍有一定的分化。上半年,该行在粤港澳大湾区、中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营业利润分别为 -3.3 亿元、-1.12 亿元、-4.6 亿元,均为亏损状态。
华夏银行坚持 " 三区、两线、多点 " 区域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以 " 三区 " 为引领," 两线、多点 " 为支撑的协调发展新格局。截至 2025 年 6 月底,该行贷款总额 24170.9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2.15%。
其中,从总量看,长三角、京津冀和中东部地区贷款余额居前三位,分别为 7582.89 亿元、4896.67 亿元、3813.21 亿元,占比分别为 31.37%、20.26%、15.78%。
从增速看,粤港澳大湾区、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贷款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 9.67%、5.17%、4.47% 和 4.37%。
在资产质量上,上半年,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386.7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7.56 亿元,不良贷款率 1.6%,仍处于上市股份行最高的水平。
该行公司贷款不良率有所下滑,但个人贷款不良率继续上升。上半年,华夏银行公司贷款不良余额 224.35 亿元,比上年末减少 24.61 亿元,不良贷款率 1.36%,比上年末下降 0.23 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余额 162.3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32.17 亿元,不良贷款率 2.27%,比上年末上升 0.47 个百分点。
其解释,受外部风险形势影响,部分债务人收入水平与还款能力下降,个人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
按地区划分,截至 2025 年 6 月底,该行不良贷款率较高的地区主要为京津冀地区、东北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分别为 3.78%、2.19%、1.51%。
华夏银行坚持费用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严格管控费用成本,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上半年,其业务及管理费 132.05 亿元,同比减少 0.88 亿元,下降 0.66%。
不过,职工薪酬及福利为 76.38 亿元,同比上涨了 1.19%。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华夏银行员工 3.68 万人,简单折算下,人均月薪约 3.45 万元。
相关公司:华夏银行 sh600015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