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邱处机 Author 邱鑫浩
AI 业务爆发,A 股散户发力。
作者:邱鑫浩
来源:邱处机
曾经放言 " 给大陆赏饭吃 " 的郭台铭,如今再次被大陆资本市场推上了中国台湾首富的宝座。
8 月 29 日,A 股收盘,工业富联(601138.SH)强势涨停,股价报收 53.83 元 / 股,总市值达到 1.07 万亿元,成功跻身 A 股万亿市值俱乐部,位列前十。
截至 9 月 2 日收盘,工业富联的市值依然在万亿以上。
从今年 4 月 9 日的 14.3 元 / 股低点,到 8 月 29 日的 53.83 元 / 股,工业富联在短短几个月内股价上涨了 3 倍多。仅从 7 月初至今的两个月时间里,涨幅就达到了 158%。
这家从富士康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公司,如今已成为 A 股历史上第一只万亿科技股,一度超过了招商银行、中国人寿等大型金融机构。
这里插播一条课程资讯:
报名「黑马 · 消费崛起精选课」,10 月 17 日 -19 日,用 3 天时间拆解中日消费企业突围逻辑:从索尼、无印良品、优衣库学产品创新与供应链管理,还有中国新消费冠军实战分享,想破增长瓶颈、出海避坑、摆脱同质化的创始人 /CEO 千万不要错过。
来「黑马 · 消费崛起精选课」,向中日消费冠军学习产品创新和品牌出海。
扫码咨询报名
(翻到底部了解详情)
01
万亿市值背后的财富暴涨
工业富联市值突破万亿,最直接的受益者自然是其母公司鸿海集团的创始人郭台铭。通过多层持股,郭台铭间接持有工业富联约 10.54% 的股份。
按工业富联最新市值 1.07 万亿元计算,这些股票的总价值已经高达 1128 亿元。仅仅在这一波牛市大涨中,郭台铭的个人财富就增加了 786 亿元。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它超过了 8 月 29 日收盘时 96.4% 的 A 股上市公司总市值,比大陆 13 亿人每人给他 50 元(总计 650 亿元)还要多。
这笔财富增长让郭台铭重新登顶中国台湾首富宝座。根据福布斯实时全球富豪榜数据,郭台铭的身家已达到 135 亿美元,超越了富邦蔡家、国泰蔡家和广达林百里等竞争对手。
事实上,郭台铭的首富宝座曾经失落过一段时间。
2025 年 4 月,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台湾富豪榜上,郭台铭以 105 亿美元的身家屈居第四位,排在富邦蔡家(139 亿美元)、广达林百里(126 亿美元)和国泰蔡家(109 亿美元)之后。
郭台铭当时的身家相比第一名差了 34 亿美元,这个差距在短短四个月内被彻底抹平甚至反超,一切都得益于工业富联市值的暴涨。
02
AI 业务驱动增长
工业富联市值飙升的核心因素,是其在 AI 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抢眼表现。
据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受益于 AI 相关业务的强劲增长,工业富联实现营收 3607.59 亿元,同比增长 35.58%,归母净利润 121.13 亿元,同比增长 38.61%,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而第二季度单季营收也首次突破 2000 亿元大关,达到了 2003.4 亿元。
工业富联的 AI 服务器业务已成为增长主力。
2025 年第二季度,它的整体服务器营收增长超 50%。其中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同比飙升超 150%,AI 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则超 60%。而英伟达 GB200 系列产品也实现量产爬坡,良率持续改善,出货量逐季攀升。
市场普遍预期,2025 年全球主要云服务商仍将大幅加码 AI 基础设施建设,这为工业富联提供了稳健的发展环境。
TrendForce 报告指出,今年 AI 服务器市场需求继续强劲增长,且单位平均售价贡献较高,产值预期达 2980 亿美元,在整体服务器产值的占比提升至 7 成以上。
工业富联的商业模式以代工(OEM)和设计加代工(ODM)为主,主要分为三大业务:云计算、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工业互联网。
2024 年年报中,云计算和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分别占营收的 52.43% 和 47.26%,合并贡献了营收的 99.69%。但市场的 " 想象力 " 主要来自云计算板块,因为科技巨头们正在大笔投资 AI 算力。
所以工业富联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代工厂。它变成了给全球 AI 巨头们 " 造铲子 " 的巨头,在 AI 的 " 淘金热 " 中,向所有淘金者出售 " 铲子、铁镐和挖掘机 "。
03
海外挫败与回归
郭台铭的商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8 年左右,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多数组装工业加速向印度、越南等低人工成本国家转移。
郭台铭当时大手一挥,计划先去印度投资建厂,然后再花几百亿去美国威斯康星州建厂,集中投资的落实则从 2022 年开始。
然而这一计划并未达到预期。富士康印度工厂因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技能不足,产品良率堪忧,产量难以达到预期。
而美国的工厂也是个花架子。截至 2025 年初,富士康在威斯康星的实际投资仅为 20 亿美元,创造的就业岗位不足 1000 个,产能利用率仅为设计产能的 12%。
项目迟迟未能按计划推进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国供应链不完善,导致物流成本增加;熟练工人短缺,导致用工成本比中国高出不少;以及能源成本、土地成本等各方面的巨大差距。
这些失败让郭台铭的全球野心严重受挫,股价一度低迷。眼看海外的路走不通,郭台铭在 2024 年又重返内地。
为了展示诚意,70 多岁的郭台铭亲身上阵,在郑州和深圳扩建智能工厂,投资数百亿元升级生产线,还主动参与贸易援助项目,捐款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郭台铭归来后,果断向新兴领域出手。他的打法老道,全力推动工业富联向 AI 算力基础设施转型,深度绑定英伟达等巨头,也面向国内展开业务。
年报显示,工业富联 2024 年就取得佳绩,云计算营收大幅增长了 64.37%,首次超过了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营收占比也首次突破 50%。而 2025 年上半年更是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
04
" 以德报怨 " 的市场反应
郭台铭重新成为中国台湾首富,这一幕令人玩味。
曾经放言 " 是中国市场离不开富士康 "、" 给大陆赏饭吃 " 的郭台铭,如今再次被大陆资本市场推上了首富宝座。
这距离他发表那些争议言论,不过才几年时间。
不得不说中国股民还是心胸广阔,或者说互联网的记忆只有几秒。
据棱镜报道,从资金流向来看,从 7 月 1 日到 8 月 29 日,买入工业富联成交额 100 万元及以上的机构资金,累计流入额为 477.42 亿元;而同期成交额 20 万元以下的中小资金,累计流入额则达 2001.52 亿元——其中成交额 4 万元以下的资金,就贡献了 971 亿元。
加上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真正的流通盘占比相对 " 较小 "。这么看来,工业富联的这轮行情," 散户 " 才是主力。
这些散户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支持了工业富联,也将郭台铭重新推上了首富宝座。
不知道现在郭台铭在想什么?看着自己不断上涨的财富,再想想之前发表过的那些言论,他会不会有所愧疚呢?
* 免责声明:本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创业家立场。
这里认真推荐你:
报名「黑马 · 消费崛起精选课」
本次邀请到的名师就有: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 朱啸虎、前优衣库 MD 部长 浅田拓郎、无印良品初创成员 萩原富三郎、前华为北美公关舵主 Chris Pereira 等。
10 月 17 日 -19 日,用 3 天时间,沉浸式拆解中日消费企业如何赢在存量时代,教你产品创新与品牌出海。
文章末尾扫码,即可报名!
活动详情如下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