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9-08
8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再创新高:新能源渗透率连续5个月超50%,增程车批发销量明显下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9 月 8 日,乘联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 1~8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为 1474.1 万辆,同比增长 9.5%。其中,8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 199.5 万辆,同比增长 4.6%,环比增长 8.2%。

图片来源:乘联分会

从数据来看,今年 8 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再创新高,较 2023 年 8 月 192 万辆的历史最高水平增长了 3.7 个百分点,呈现了逐步平缓的增长态势。" 反内卷浪潮正推动车市向‘降价减少、促销平缓’的方向转变,车市运行日益平稳。"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据崔东树介绍,根据车企官宣降价或新车价格实质性突破近两年最低指导价的规则统计,今年 8 月有 23 款车型降价(去年同期 29 款,2023 年同期 25 款),当前市场保持相对稳定。新能源乘用车的促销力度维持在 10.7% 的中高位水平,较同期增加 2.5 个百分点;传统燃油车的促销力度稳定在 22.9% 的水平上,较同期增加 0.9 个百分点。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连续 5 个月超 50%

8 月,自主品牌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零售销量为 132 万辆,同比增长 9%,环比增长 8.6%。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 65.7%,同比增长 2.3 个百分点。1~8 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 64%,较去年同期增长 6.2 个百分点。

对于自主品牌乘用车持续保持高增长的原因,崔东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了明显增量,主流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

8 月,主流合资品牌没有延续 7 月的销量回暖态势,零售销量为 47 万辆,同比下降 2%。细分来看,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 14.2%,同比下降 2.4 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 12.5%,同比下降 0.1 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为 6%,同比增长 0.2 个百分点;韩系和其他欧系品牌零售份额均有微增。

豪华车方面,8 月,豪华车零售销量为 21 万辆,同比下降 5%,环比增长 21%。当月,豪华品牌零售份额为 10.5%,同比下降 1.1%。

作为国内车市重要增长力,8 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出由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叠加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普惠政策托底背景下的平稳增长。

数据显示,8 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批发销量达 128.2 万辆,同比增长 22.3%,厂商批发渗透率 52.2%,较 2024 年 8 月提升 3.3 个百分点;零售销量为 110.1 万辆,同比增长 7.5%,环比增长 11.6%,零售渗透率增长至 55.2%,较去年同期提升 1.5 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新能源乘用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市场的零售渗透率第 5 个月超过 50%。

增程车批发销量同、环比均下滑超 9%

曾被视为 " 续航焦虑解药 " 的增程式汽车(以下简称增程车),在经历了几年高速增长后,今年夏天遭遇了 " 寒流 "。

继 7 月份批发销量出现大幅下滑后,8 月的增程车批发销量同比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零售销量同比微增。乘联分会数据显示,8 月,增程车批发销量为 9.9 万辆,同比下滑 9.5%,环比下滑 9.2%;零售销量同比增长 0.3%,环比下滑 1.4%。

图片来源:乘联分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纯电动汽车同期销量同比增幅最高超 38%。当月,纯电动乘用车零售和批发销量分别为 68.6 万辆和 81.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7.2%、38.5%。

" 当前,增程车的发展处于高速增长后的调整期。未来,增程车仍会有一定市场份额,但重回到原来高增长态势,难度很大。" 崔东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前几年,增程式车成为新能源市场的 " 宠儿 "。理想汽车通过增程路线精准击中用户对续航焦虑的痛点,实现了销量爆发,并吸引了众多追随者。吉利、奇瑞、长安、比亚迪等头部玩家先后将增程纳入产品矩阵;零跑汽车、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持续加码;小米汽车也将增程车型作为重要布局;通用、福特、现代等也纷纷披露了增程车型的研发与上市规划。

然而,曾经的高速增长态势在 2025 年出现了转折。记者查阅乘联分会发布销量数据发现,增程车批发销量在今年前 8 个月中,有 3 个月出现同比下滑。1~8 月,国内增程车市场厂商批发份额也从 2024 年的 10.27% 下滑至 8.81%,远低于纯电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

在外界看来,增程车市场的遇冷并非偶然。在纯电技术飞速发展与补能网络持续完善的双重推动下,增程车曾经引以为傲的竞争优势正逐步被弱化。一方面,纯电车型的续航能力显著提升,充电效率也迎来跨越式进步,800V 高压平台正在加速普及。这些技术突破使得纯电动车的使用短板被迅速补齐,其固有优势则被进一步放大。

另一方面,随着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下降,纯电动车的制造成本持续走低,价格竞争力不断增强。这也意味着,增程车赖以生存的 " 无续航焦虑 " 这一核心卖点,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市场吸引力。

" 随着长续航里程纯电动车越来越多,以及充电技术的大幅提升,使得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近期纯电动产品不断补齐完善的情况下,纯电动车发展走势会越来越好。" 崔东树认为,纯电动技术路线始终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曾高度依赖增程路线撑起销量的部分车企,如今不仅增速明显放缓,部分还出现了产品战略的转向。

崔东树表示,未来,增程车市场在新产品、新技术出来后仍会有所回暖,但不会再回到早前高速增长盛况。"2025 年最后几个月中,增程车增速会进一步放缓,全年增速会在个位数水平上。" 崔东树称。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 渗透率 自主品牌 燃油车 浪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