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医典她知 09-08
身上长了这 4 种小红点,要抓紧看医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生活中很多人胳膊上会长小红点,压着不痛,也不褪色。

网上一搜,有人说是缺乏维生素 C,有人说是皮肤衰老的表现,还有人说小心可能是紫癜……

这不禁让人心里打鼓,这些小红点到底是什么?是暗示身体不健康吗?

血管痣(红痣),学名是樱桃样血管瘤或者老年性血管瘤

这些名字其实都不太准确,因为这个皮肤问题并不是真正的痣,也不是老年人才有。

从本质上说,血管痣是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增生产生的红点,而红点里面是流动着的血液 [ 1 ] 。

血管痣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其中 75 岁以上的老人中约 75% 都有血管痣 [ 2 ] 。

但血管痣也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统计发现,5%~41% 的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会出现血管痣 [ 2 ] 。

所以,判断是不是血管痣不能只看年龄,还要同时满足以下 3 个条件:

主要长在手臂或上半身,基本不长在脸上、手上和腿上。

主要是红点,个数多,可以平整也可以突起,按压后不褪色,大小是 1~3 毫米的样子。

没有瘙痒、没有疼痛,大小比较稳定,不会溃烂,也不会自己消退。

坊间传言,血管痣提示内脏有问题,甚至认为是恶性肿瘤的迹象。

对于这种谣言,千万别信!

血管痣只是局部的血管问题,翻不起什么大浪,和恶性肿瘤更是不沾边。

考虑到它是绝对良性的皮肤问题,很多时候都不需要治疗,日常该干嘛干嘛。

当然,如果大家觉得影响美观,想治疗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治疗方法也很多,比如电灼、冷冻,不过这两种疗法的疼痛感比较明显,还可能引起色斑、瘢痕。

推荐的还是激光治疗,尤其是 "脉冲染料激光",专门针对多种血管方面的病变 [ 1 ] 。

但不管是哪种治疗,都需要去正规医院皮肤科门诊面诊,别为了省钱、方便去不合规的小诊所。

还有一些疾病也可以表现为 " 红点 ",容易和血管痣搞混,大家一定要记起来:

1. 蜘蛛痣  

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段扩张引起,容易长在面颈部、手臂和上半身。

它有一个中心红点,会向周围辐射出血管分支,形态像蜘蛛。

用力按压中心点,周围会褪色

(来源:contemporary pediatrics)

蜘蛛痣可以出现在正常人群,比如儿童和怀孕的女性,也可以出现在有肝病的患者身上。

儿童的蜘蛛痣一般会一直存在,个别的会自己消退。

孕妇怀孕期间的蜘蛛痣大多在生孩子后 3 个月左右消失。

如果发现身上的蜘蛛痣短期内大量增多,就要去医院做检查,评估下是不是肝上出问题了。

2.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IgA 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过敏性炎症,往往是自身免疫应答异常,引起了全身多处小血管发生炎症

除了四肢部位的皮疹,它还可能引起:

腹痛:多位于下腹部

关节肿痛:主要为膝盖、脚踝

肾炎:如血尿、泡沫尿

过敏性紫癜的皮疹表现为红点、瘀斑,有的略高于皮肤表面,也有的融合成片,按压不褪色。

主要在下肢,尤其是小腿和踝关节附近。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对健康有一定的威胁,需要规范的治疗。

一旦怀疑这个问题,需要及时去皮肤科就诊,如果未满 14 岁,也可以去儿科

3.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表现为密集成片、胡椒面样的小瘀点,主要发生在四肢,尤其是下肢。 

按压不褪色,也不痛,一般不痒。

滑动查看更多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大多发生在成年人群体。

虽然这个病对健康影响不大,但如果出现疑似的情况,最好还是去医院看下皮肤科医生,做进一步的评估。

4. 机械性紫癜  

机械性紫癜是倒立、咳嗽、哭闹、便秘、憋气时,引起头面部的血管压力增高,导致毛细血管受压破裂,形成的小出血点

(来源:参考文献 3)

机械性紫癜主要发生在儿童,由于可以不治而愈,平时注意避免发生上面说的情况即可,一般没必要去医院看医生。

看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血管痣有了更深的认识了吧?

如果还是无法对号入座,一定要记得找专业医生帮忙哦!

想第一时间了解更多健康内容,记得把腾讯医典她知设为星标哦,我们每天都等待着与你的相遇!

审稿专家

魏国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 1 ] Qadeer HA, Singal A, Patel BC. Cherry Hemangioma. 2021. In: StatPearls [ Internet ] . Treasure Island ( FL ) : StatPearls Publishing.

[ 2 ] Murison AR, Sutherland JW, Williamson AM. De Morgan's spots. Br Med J. 1947; 1 ( 4505 ) : 634-636.

[ 3 ] Iio K, Kinumaki A. Periorbital Exercise-Induced Purpura. J Pediatr. 2019 Dec;215:277. doi: 10.1016/j.jpeds.2019.07.046. Epub 2019 Aug 28. PMID: 31472928.

内容制作

*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往期推荐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