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8 日晚间,中芯国际公告称,公司拟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发行股份购买中芯北方 49% 的股权。
发行价格定为 74.20 元 / 股,这一价格较中芯国际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8 月 29 日)收盘价 114.76 元折让约 35%。公司股票自 2025 年 9 月 1 日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 10 个交易日,并于 9 月 9 日起复牌。
交易完成后,中芯国际对中芯北方的持股比例将从 51% 提升至 100%,实现全资控股。
收购优质资产盈利增厚可期
中芯国际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标志性企业,主要从事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业务,覆盖逻辑电路、存储器、射频等多个领域。
截至 2025 年上半年,中芯国际的产能已位居全球前五,仅次于台积电(TSMC)、三星等巨头。尽管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如 7nm 以下)上进展受限,但其在成熟制程(28nm 及以上)领域的积累深厚,服务于消费电子、汽车、物联网等下游市场。
中芯北方作为中芯国际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专注于 12 英寸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其核心工艺平台包括 28nm、40nm 等成熟节点,2024 年实现营收 129.79 亿元,净利润 16.82 亿元,表现出色。
根据中芯国际 2025 年上半年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23.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 22%;毛利率达 21.4%,较去年同期提升 7.6 个百分点。
中芯北方在上半年的贡献显著,其与另一子公司中芯南方共同支撑了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二季度整体产能利用率达 92.5%,环比增长 2.9%。
收购完成后,中芯北方全部利润将并入上市公司报表,预计将显著增厚母公司净利润。
收购虽导致股权稀释,但分析师看好其对盈利的正面影响。民生证券预计公司 2025/2026/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99.33/825.21/963.8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3.31/67.09/83.91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172/137/109 倍。考虑到公司产品在晶圆代工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长期成长逻辑明确,维持 " 推荐 " 评级。
助力国产半导体腾飞
回顾来看看,中芯国际的扩张路径深受国家政策支持。
自 2014 年国家大基金成立以来,中芯国际多次获得注资,推动其从 14nm 制程突破到更先进的节点。2025 年,随着全球芯片需求回暖,中芯国际的这一并购被视为巩固本土生态的战略一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并购并非孤立事件。
就在几天前,华虹半导体也宣布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上海华力微 97.5% 股权,聚焦 28nm 工艺平台。这反映出中国半导体企业正通过并购加速产能整合,应对全球供应链重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