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 09-09
通河县“通稻香”新米抢“鲜”上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秋风送爽,稻谷飘香。近日,通河县柞树岗农民水稻专业合作社开镰收割,伴随着收割机隆隆作业,首单 60 亩水稻完成收割;9 月中旬,第一批 2 万公斤新米将发往深圳。

通河县柞树岗水稻种植精耕细作,每年开镰较同积温带稻作区提前近一个月。本地育种的 " 通稻香 " 稻种已推广种植多年,连年获得大丰收。合作社负责人付鹏飞告诉记者,很多客商老早就盯上了这批新米,抢着下了订单,今年的发货顺序将按接订单的时间先后 " 排班 "。

在现场,付鹏飞指挥收割机开进稻田作业,还不忘用手机拍下短视频转发给客户。随着收割机推进,稻粒很快堆起了金色的 " 小山 "。合作社的晒谷场上,乡亲们忙着把稻谷摊薄自然晾晒,四五天后就可上磨米机加工新米了。

抢收稻谷抢占新米市场,被 " 老把式 " 们称为 " 收青 ",能拿到较高市场价。" 过去,‘收青’需要舍弃一定饱满度,现在不用再为此纠结了。" 付鹏飞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稻种培育优选、科技种田和水肥精细化管理,稻米饱满度一年比一年好。" 客商心急想拿到新米,不过,晒谷场地有限,为了保障新米品质不能使用烘干塔,乡亲们铆足劲儿干,每天能收几万斤粮。" 付鹏飞介绍,今年合作社种植了 11 万亩水稻。新米要想抢 " 鲜 " 上市,不仅要选对稻种、控制好成熟期,更要在春耕育苗时下功夫,得用一年时间做 " 功课 "。每年 4 月 5 日育秧、5 月 9 日插秧……这都是固定的。还要采用先进的田间管理技术、施有机肥,这些细节都是新米提早上市、持续让客户满意的保障。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开镰现场引来不少采购商,他们现场验看稻米的品质。一年辛苦劳作盼来了丰收,乡亲们笑逐颜开,有客商已经开始下明年的订单了。

近年来,通河县贯彻落实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培育通河地域的水稻优良品种,保障粮食安全。" 通稻香 " 是通过公开征名确定的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已推广种植 6 个品种,从生产到销售实现 " 六统一 ",走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孙宏阳 记者:罗彦坤

视频、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相关标签

生态农业 哈尔滨 种质资源 转型升级 短视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