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花小萌主
近期,《脱口秀和 Ta 的朋友们 2》何广智夺冠,大众欢呼!同时,在 B 站深度访谈类视频播客节目《罗永浩的十字路口》中,何广智与罗永浩的对话视频切片更流传于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内容平台,也正因为如此," 视频播客 " 崭露的头角开始被熟知。
早前 8 月 19 日,《罗永浩的十字路口》首期上线后火速在 B 站全站登顶热门 NO.1,目前播放量已经接近 270 万。9 月 1 日上线的第三期视频,与何广智的对话,播放量也达到了 53 万。截至 9 月 6 日," 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B 官方账号粉丝已经累积到 30 万。
图文时代有博客,视频时代有播客,从 " 耳朵经济 " 向 " 视听融合 " 进化而来的视频播客,催生出全新的内容消费场景。
图片来源:B 站官方网站截图
视频播客,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刚需
通过网络公开信息了解到,全球播客市场正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27%,预计到 2026 年,其市场规模将攀升至 307.2 亿美元。视频播客并非近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早在 2020 年前后,美国市场就已有了它的发展踪迹。
根据 Edison Research 数据,2024 年美国头部播客中,大部分已同步推出视频版本,其中,视频平台 YouTube 表现尤其亮眼,占比到达了 31%,超过了主打音频的 Spotify(听众占比 27%)和苹果 Podcasts(占比 15%)。另外,根据 YouTube 数据显示,2024 年用户每月在电视端观看播客的时长超过 4 亿小时。从这些国外数据不难看出,视频化正逐渐成为播客发展的主流趋势。彼时,虽然视频播客在国内还未大规模流行开来,但其所蕴含的潜力已得到了充分验证。
图片来源:网络
再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可以发现,中文播客正以雷霆之势追赶全球发展步伐。根据 CPA 中文播客社区发布的《2025 播客营销白皮书》显示,在 AI 技术助力、名人入驻以及专业领域不断细分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中文播客在 2024 年迎来了蓬勃发展。这一年,听众规模全年将突破 1.5 亿人,同比增长 43.6%,增速位居全球首位。这一数据意味着,用户内容消费习惯开始迎来进一步变革,内容赛道也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
耳朵经济的音频播客通过时间争夺,提升了用户对深度内容的需求,为播客视频化打下了基础。随着场景迁移,用户开始追求 " 视听一体 " 的沉浸体验。
在播客市场逐渐觉醒的大环境下,其商业价值也开始日益凸显。JustPod 数据显示,2024 年 74% 的听众愿意为播客付费,71.6% 曾因播客内容产生消费行为,品牌主对视频播客的广告投放预算同比增长 210%。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视频播客开始受到各大平台的关注,并成为它们重点布局和投入的方向。
图片来源:《上海会客厅》视频截图
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押注视频播客
先来说说小红书,今年 8 月,小红书推出 " 随时随地视频播客 " 活动,首页搜索即可进入活动页面,发布笔记将有机会获得 5-30w 流量曝光,官方账号翻牌还能获得实体周边等福利。
视频播客的笔记形式要求为横屏视频,时长在 15-20min 左右,至少完整讨论一个小话题。内容方向主要是三个,一是 " 我的天才朋友 ",聊一聊好朋友才知道的有趣经历和私人情感;二是 " 我的专业故事 ",说一说那些专业但很下饭的行业知识;三是 " 我们身边的世界 ",谈一谈近期社会热点和你的感悟。
其实,小红书对于 " 视频播客 " 早有意向。2023 年的时候,平台侧重于强调内容的深度,希望吸引那些追求深度交流和优质内容的创作者与用户。到了 2024 年,小红书降低了参与门槛,让更多人能轻松加入播客创作行列。从公开的数据来看,这一年平台新增了 4.6 万个播客节目,其中视频化内容的占比超过了 60%。而到了今年,小红书又把发展方向转向了轻量化,对视频播客的时长进行了控制,让内容更加精炼、易消化。
图片来源:小红书官方账号
2024 年 9 月,抖音推出优质内容子品牌 " 抖音精选 ",持续挖掘平台优质内容,意在让每一份真诚的创作被看见。今年 6 月,抖音联合播客厂牌 JustPod 推出《精选奇遇记》,带领听众进入抖音精选创作者的故事秘境。
有报道坦言,《精选奇遇记》背后抖音的商业化模型已相对成熟,品牌植入、电商挂链、知识带货、直播打赏……视频播客可以无缝嵌入这些变现路径中。
图片来源:抖音官方账号
另外,喜马拉雅携手 " 太平洋产险 " 打造《行走的思考》全新播客视频化节目,上线 50 天全网播放量破 1000 万节目播放量。其他头部平台的入场,恐怕也是时间问题了。
B 站战略卡位,持续加码视频播客
比起小红书、抖音的小试牛刀,B 站可谓是大刀阔斧。2025 年 7 月,B 站推出《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构建了 " 流量 - 工具 - 场地 " 的全链条扶持体系。
首先是流量扶持,为视频播客创作者提供暑期 10 亿级流量支持,直接降低了创作者冷启动门槛,新锐播客也能快速破圈。
其次是技术赋能,上线的 AI 工具 " 代号 H",输入音频智能匹配画面,轻松做出爆款稿件。
最后是线下基础设施,在北上广杭等城市提供免费录制场地,高清设备 + 声学装修,播客录制一站式服务。
这些举动都在实实在在的表明,B 站明确将视频播客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图片来源:网络
一个月后,到了 8 月,B 站持续动作,不但推出了视频播客活动专属奖励,还利用明星效应聚焦播客流量,相继邀请了罗永浩、鲁豫、于谦、杨迪等近 20 位知名创作者和名人入驻、推出视频播客节目。
开篇提到的罗永浩就是 8 月 11 日正式入驻 B 站的,《罗永浩的十字路口》中罗永浩会和各界大牛聊科技、人文、世界、时代、男女、爹青,以及人生所有的十字路口。该节目每期时长 3-5 小时,主打深度交流。
B 站的视频播客策略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根据其所公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站内视频播客的消费时长达到了 259 亿分钟、同比增长超过 270%,累计受众达 4000 万人次。该季度该其用户日均平均观看时长为 108 分钟,接近 2 个小时,创下历史新高。最新的二季度数据又指出,B 站上 5 分钟以上中长视频的消费时长增长约 20%。
这些数据是在 " 无运营介入 " 的情况下产生的,充分表明,碎片化时代,深度内容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机遇,用户对深度内容的需求依然旺盛。
图片来源:B 站
相比于其他平台,近年来,作为年轻化的平台,B 站增长一直不是很理想,而本次对视频播客的深耕,背后有 3 个核心因素的驱动。
第一,是用户结构的匹配。根据 " 蓝狮问道 " 的调研统计,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B 站平台日活用户达 1.09 亿,月活用户也达到了 3.68 亿。其中,24 岁以下用户仍占近半,平台用户整体平均年龄为 26 岁,高校覆盖率超过 70%,在 985 大学中的覆盖率更是达到了 82%,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趋势。
再根据益普索的《2024 年播客行业报告》显示,18-40 岁听众占比 78.7%,为核心年龄段,其中本科及以上占比 81.3%,且播客收听人群以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为主,占比超过 6 成。
B 站主流用户与播客核心听众形成代际互补,另外,B 站用户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长视频观看习惯,是长视频的忠实受众,年轻用户对 " 视频化播客 " 的接受度较其他平台更高。相对来说,B 站的用户或许更容易接受动辄半小时起步、甚至更长的视频播客内容。
图片来源:蓝师问道
第二,是内容属性契合。B 站一向被认为是专业知识的学习领地,据 B 站公开数据显示,早在 2019 年,B 站泛知识学习类内容的观看用户数突破 5000 万。学习类 UP 主数量同比增长 151%,学习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 274%。2021 年,泛知识内容在 B 站总播放量占比已经达到了 45%,有 1.9 亿用户在 B 站观看泛知识类视频。如今,为了丰富视频播客的内容,B 站联动了不同领域的嘉宾,话题涵盖生活娱乐、末世科幻、外卖红包、国际局势等多个方向,讨论内容广泛且深入。
而播客,就像曾经的博客,是一种天生具备专业、个性属性的深度交流内容。B 站的内容恰与播客的深度内容属性契合,形成用户留存闭环。
第三,是商业价值释放。B 站最新财报显示,二季度月均付费用户达 3100 万,同比增长 9%。且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 105 分钟,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 6 分钟。可见,在视频播客的持续加码下,B 站通过广告业务、增值服务、IP 衍生等方式,进一步释放了商业势能。
从这 3 个核心因素,可以看出视频播客对于 B 站的意义,相比于小红书的社区松弛风以及抖音的泛大众风,B 站的战略卡位似乎更加精准。
图片来源:B 站
结语
视频播客正从 " 小众圈层 " 向 " 大众刚需 " 转变,不但小红书、抖音、喜马拉雅纷纷 " 下注 ",B 站更是选择加足马力投入视频播客,这既是对市场趋势的响应,也意在抢占内容升级的红利。
当然,视频播客未来也还是会面临内容同质化、用户习惯培养、商业规模受限等问题,但是,就像星巴克强化了 " 第三空间 " 体验感一样,视频播客也在打造内容的 " 第三空间 ",它比短视频更深度,比纯音频更沉浸,关键在于谁能率先掌握那些能持续输出有价值、有温度、有创新的内容创作者。
就像一位 UP 主说过," 声音是陪伴,画面是相遇。当两者结合,我们终于找到了与听众最真实的连接方式。" 这或许正是视频播客的意义所在,在碎片化的时代,重建深度与信任的桥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